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創新醫療先鋒 | 富比士醫師 靳嚴博

創新醫療先鋒 | 富比士醫師 靳嚴博

僅僅 27 歲的靳嚴博,人生像是開了外掛般的超無限展開,但旁人似乎只看見他的幸運,箇中艱辛唯有他自己明暸,問起獲選富比士亞洲30 位傑出青年是否感到壓力很大 ? 他笑著回說 :「從徵選到獲選,這過程我的心境一直很平靜,當然非常感謝及幸運能得到肯定,也因為這樣讓更多人看到我,但這些都是附加的,我還是得繼續專注於我的研究中。」當他將自己放在國際上最有競爭力的環境中去歷練自己,而不設限自身的力量時,就知道他會靠著那不服輸的拼勁,成為國際醫學界最耀眼的那顆星。

Q: 最近在波士頓忙什麼計劃?

A: 八月開始,我與哈佛合作新的醫療科技創新研究,哈佛醫學院選出四個人組成一個研究團隊,團隊中每個人皆有不同的擅長領域,剛好我的專長在於人工智慧與數位醫療,於是很榮幸地被選中,團隊研究目的在於找出臨床上還沒有被解決的問題,並將針對問題去做解決,發展更高階的商業方案。

Q: 在哈佛的研究對你有什麼層面的改變?

A: 我覺得哈佛很有趣的地方是,他們有一個很成熟的生態系統,這邊聚集了所有知名的生醫藥廠、醫療器材公司、風險投資公司等大公司,所以當你隨時研究出一個商業模式的計畫時,馬上就會有公司詢問合作的可能性。這邊也有很多優秀的前輩,在哈佛創辦好幾間公司再轉賣等,你會發現你可以參考或諮詢的對象有很多,而不只是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所以這對我的思維影響也很大,讓我不會設限自己。

Q: 今年的疫情對你的公司有什麼影響嗎?

A: 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有正面的幫助,像皮智醫療科技公司研發出的「皮膚好朋友」就是一款線上診療間,能針對皮膚做出最即時的判斷,在疫情期間大家不敢出門就醫,就可以用這個進行初步診斷,在今年的使用人數有很明顯的大幅增長。

台大醫療AI和精準醫學演講

Q: 你在這一路上,遇到最大的挫折?

A: 大家可能都覺得我一路走來很順遂,但其實失敗的次數是比成功還高的,還記得之前開發醫療人工智慧軟體時,當你不知道還可以往上突破多少及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去評斷,你又不斷的投入研究、重複好幾十次的試驗時,每失敗一次,就會感到非常的挫敗,當然挫折感到失落是很正常的,但我把每一次的失敗都當作很棒的歷程,繼續堅持下去。

Q: 從醫生到創辦醫療科技公司,你怎麼找到自己的定位?

A: 因為創新本身就不是本業的人都會想去做的,所以我覺得有一點是你必須知道你的喜歡與不喜歡,人不可能馬上喜歡上一件事,所以你必須不斷的去探索,畢竟當你都不喜歡了,怎麼可能會做到出色?但我深信「你不喜歡的東西不會變,但你喜歡的東西會變 」,所以在學生生涯中,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並不斷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Q: 創新對你的定義?

A: 創新必須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找新方法來解決事情,二是有支持下去的商業模式。像是舉臨床上的例子,很多新科技之所以會被發明出來,就是因為有人去問說為什麼要那麼麻煩?明明你一個工具就可以完成,卻要兩個儀器去完成的原因是什麼?所以你就要不斷的去問問題、解決問題;再來就是探討你做的事情有沒有價值,也就是說有沒有人願意付錢用你的東西,進而導引出後面的商業模式,當這兩個層面都具備了,才是真正的創新。

與台灣新創團隊於哈佛商學院前合影

Q: 如何給也想朝你這個領域發展的大學生建議?
A: 當你開發出一個新的醫療器材、科技、或是藥物時,是直接對人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醫療領域跟其他領域最不同的地方是在於他的遊戲規則是更細、更複雜的,所以當你要開始創新前,你必須先瞭解你想投入的領域將會造成的各層面影響,不論是倫理、精準度、法規等,你必須很有耐心的把它拆解到很細微去探討「為什麼?」因為創新是沒有所謂的規則,你只能不斷的實驗到最後可以運用到臨床上。

Q: 最近人人都在探討後疫情的產業變化,你覺得醫療智慧在疫情下會有什麼演化?
A: 就醫療產業來說,絕對是巨大的轉機,像在哈佛知名的Dana-Farber 癌症治療中心,很多來自各國的病患都會定期去那邊做追蹤檢查,在過去三、四年一直都想要研發遠距看診的醫療系統,因為法規問題、病人隱私等而進展緩慢;但因為疫情的影響,在今年年初整套系統馬上就被研發出來並加以應用,每月的線上看診數增加至好幾千人。我相信就算疫情結束這系統也會持續使用,遠距醫療、到家庭檢測用的精密設備將會是未來醫療大趨勢。

上節目推廣醫療人工智慧應用

請輸入文字

Share:

時尚造型師、主編, 曾任數位媒體主編、國際中文版時尚編輯、品牌視覺陳列師,造型合作有賈靜雯《我們與惡的距離》、張軒睿、林柏睿、吳慷仁、胡宇威、張立昂、曾菀婷、鍾瑶、陳庭妮、郭書瑤、邵雨薇、莫允雯等藝人造型。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