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當消失的可以重生|施星宇
當消失的可以重生|施星宇

當消失的可以重生|施星宇

人與土地重新連結

正在新冠疫情蔓延最嚴重的時候,施星宇卻做了幾件看起來對社會時事沒有什麼快速幫助的事,他完成了「記憶的連結–被淹沒的回憶之路」雲林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的紀錄片,並且拍攝了一支描述外配媽媽的「迷鳥媽媽」影片。冷靜的敘事風格,俯瞰大局的文字,像極了毫無矯飾的他自己。

當消失的可以重生|施星宇
濕地北側的三座竹編瓶型裝置藝術作品「水核心」。

故事自己會說話,感染力卻穿透了手機螢幕,直接爭奪了我的目光與注意力。他說他的影片極少人觀看,但他仍然持續了一系列的拍攝計畫。

成龍溼地在雲林,從2009 年開始,觀樹教育基金會投入當地,為因為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的當地居民,進行為期長達十年以上的國際藝術策展,目的在喚起更多人重視環保及偏鄉人口外移的問題,2019 年,施星宇首次參與,並投入製作了成龍濕地紀錄片,透過村民的觀點和記憶,呈現地層下陷前的當地風貌,並藉由結合大小村民一同搭建在一個木板橋,連結人與土地,還原濕地的前身,人們記憶中的牛車路。牛車路重生了,以一種符合現代的方式融合成新的面貌,觀樹基金會的這項舉動,帶動了三代的村民,讓村民重新願意投入村民活動,並增加了凝聚力。

當消失的可以重生|施星宇
良田積水終至鹽化成為濕地,反而成為重要生態環境。

大費周章的替小人物說話,替小村落拍攝,在這個擾攘的喧嘩世界裡,未必是件什麼有影響力的事情,但是施星宇卻看似慢條斯理,其實深思熟慮的決定,要讓人們去關注。甚至只能產生微小的改變,即使只有兩個人留言互動,但也可能打中了兩個關鍵人物,引起了蝴蝶效應般的,讓這些生存於底層,或是無聲角落的事情能有受到關注,甚至質變的機會。善的力量會凝聚,單純的心會彼此相互吸引。

很幸運的,他的人生可以自在的做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而彰顯這股力量的內心聲音源自於施星宇國小五年級,那時候有位害羞的同班同學,被同學們用小團體的力量排擠孤立,施星宇觀察到這個微型的團體霸凌,想要為她挺身而出,而迫於情勢猶豫了,後來,這位同學在一次意外中被土石流吞沒。施星宇於是下定決心,「接下來不再遲疑去做有善意的事情。」因為「可能就來不及。」

當消失的可以重生|施星宇
與團隊夥伴收工後所拍攝的濕地落日美景。

後來,到了美國唸書,很認真的完成了家人的期待,唸了UCLA 電機系,確認自己將不會從事電機工作或是商業管理工作,但是理工的背景卻造就了他處理感性事務的理性角度,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在溫暖題材之下亦能抽絲剝繭的冷靜風格。

2008 年金融海嘯時期,他去完成了自己夢想,繼續研讀NYFA 的碩士電影學程,他的作品是拍攝自閉症兒童,高中時期他參與了慈濟的計畫,在美國當地教導自閉症兒童念腦課,他發現,自閉症的學童有時候根本就是不可思議的天才,有一位孩童會持續性地在一分鐘後回答你的問題,他是個汽車專家,描述起各種車款有憑有據,擁有驚人的記憶力。

當消失的可以重生|施星宇
施星宇希望透過影像,重尋生命力。

這些不可思議推動了他一個又一個的弱勢題材,對於新冠病毒帶給人們什麼樣的影響?施星宇說,「人只有在遭受明顯迫害時,才會開始反省自己。」這疫情會帶給人們更多的反省,和更珍惜生命。談起他的拍片計畫,他想要透過影片找回一些單純的東西,他說,要在弱勢身上找到單純會比正常人身上更為簡單。

TEXT Anna Lee
PHOTO 林東亮、施星宇提供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