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丞舞製作團隊藝術總監蔡博丞.藝術帶來的光
原本所有的工作日程都已被排滿,但因為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疫情而改變了原訂計畫,丞舞製作團隊藝術總監蔡博丞也終於能空出時間與我們好好聊聊。雖然有許多工作受到影響,但生性樂觀的蔡博丞笑說:「我最常跟團隊說『所有最壞的事都是最好的事』,每件事發生的背後都會有另一種轉機。」正是這樣一直以來帶領著團隊的正向思考,讓丞舞製作團隊在此次疫情期間,開啟了全台藝文界首創的獨特挑戰!

為防止疫情擴散使社交隔離成為必要的手段,國內外的所有藝文活動都面臨取消的命運。在歐美有部分劇院採取線上直播、或是訂閱制的線上看方式。藝術總監蔡博丞帶著丞舞製作團隊,也同時在思考身為藝文團隊,在氣氛低迷時期能為社會提供些什麼?幫助減緩什麼都不能做的無力困境感?因此決定運用藝術的力量,為所有人帶來一點衝擊和不一樣的刺激。「既然大家不能出門,那不如就改成線上演出的方式!」蔡博丞說,「但丞舞所做的線上演出並不是單純播出預錄的舞台畫面,而是盡量打造一個擁有現場感的遠端觀賞方式。」團隊重新剪輯舊有的舞作,錄製了開演前的導聆、舞作分析,並在演出結束後增加花絮片段。規劃六周的線上播出,就如同進到劇院一樣有3分鐘的休息時間,並且透過畫面安排使觀眾們面對螢幕還是充滿現場感,創造跳脫在家中、而是跟大家一起觀看演出的共感。
台灣首次的持續性線上藝文演出,就是在這艱困的時期添上了一點創意而迸發出來。正所謂危機的背後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蔡博丞表示免費線上演出,也是開發潛在觀眾的一種嘗試:「或許有人覺得進劇院看舞壓力很大,那透過線上播出接觸看看,感受現代舞的樂趣之處,或許之後就會願意購票進場看舞。」從一開始希望能運用藝術為這個社會貢獻,跟世界做連結、互相共鳴,也藉此發掘更多潛在觀眾,透過小小的進步慢慢累積,逐步拓展藝文界的影響力。「在社會上藝文團體的規模比較小,但依舊可以用小小的力量可以為大大的世界做點事。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現實,那就改變面對它的態度。我相信所有困境裡面都是有光的,只要有那麼一個光點在,我都不會放棄,因為那小小的光點說不定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蔡博丞說。

一路走來相信藝術的力量,對蔡博丞而言藝術創作並不是自己關起門來完成,而是要與當下的社會有所連結、使人產生共感。蔡博丞透露:「每個階段的創作都會有不同的出口,我的每個作品也都與自己的經歷有關。《浮花》是在父親過世後獻給他的作品、《怒》則是在小燈泡事件發生後,我觀察到人跟人之間所增加的距離感,另外還有電影《分裂》、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也都是作品的靈感來源。」蔡博丞期待能透過舞作使觀眾感受到情緒,讓每個觀者發現自己曾經受過傷的部分,並且願意踏出一步面對傷口、進一步開始療癒自己。



PHOTO/陳宏修、丞舞製作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