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保加利亞導演Ivan Panteleev 的城市獨家記憶

保加利亞導演Ivan Panteleev 的城市獨家記憶

城市跟人一樣也在求存,也得建立形象,前柏林市長Klaus Wowereit 的名言「柏林貧窮,但性感」(Berlin ist arm,aber sexy)」還在我的腦海裡盤旋,但試問台北的形象又是什麼呢?

1968 年出生於保加利亞, 導演Ivan Panteleev 目前居住於德國柏林, 此次他偕同Samuel Finzi 與Wolfram Koch 等四位演員,為了在台北藝術節演出貝克特的經典名劇《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柏林德意志劇院版而來。

此劇既是經典,觀眾自然對文本自然瞭若指掌,差別只在柏林德意志劇院的演出有何不同?事實上巨型漏斗式的舞台是相當突出的設計亮點,而幾乎無可挑剔的演員陣容,更是將極盡荒唐且毫無道具可言的舞台,營造出各種笑果。然而熟悉此文本的觀眾大多明白,這是一齣非常無聊的劇,在《等待果陀》中重複是無可逃避的生存狀態,而兩位主角果果與迪迪亦長期被動等待著不確定,但這種無聊其實正是城市裏隨處可見的日常。

日常造就了城市

不過Ivan Panteleev 認為正是日常造就了城市,為此他提前造訪台北,穿梭巷弄,時而行走,時而乘坐計程車,頗有迷走台北的氛圍。「所有事在此時此刻發生,品嘗這一切會讓我忘記自己從何而來。」於是他的手機裡拍攝了許多關於台北的視角,包括路邊的佛堂、台北車站黑白交錯的地板,以及麵店老闆娘一張疲憊的臉。

但之於他台北跟柏林沒什麼不同,因為人都是相同的,都嘗試在城市中生存下去。因此他認為生存是這世界的基本意義,「我存在嗎?我在這嗎?我是我所說的那個我嗎?」Ivan 猶記自己有一次問女兒的朋友你想做什麼,女孩說她還不知道,反問Ivan,他則說:「我正在做我想做的事。我總是做我想做的(I always do what I want to do .)」因為你想要,就會以最適合的方式去做,也會做得有聲有色。

因此擅於觀察的他,在台北到處亂走、亂看,Ivan 拒絕了德國啤酒,反而選擇坐在街邊品嚐四神湯、肉圓等台灣小吃。「我特別喜歡傳統市場,非常獨特,那是只有在這裡才會有的風景。」尤其經常造訪世界各地的他認為,無論身處何處他每一天都會持續問自己「我是誰,我在這裡做什麼」(Who I am and what I am doing here),他深信只要持續提問,就會明白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你自己。

於是在這個「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巨型漏斗舞台上,觀眾百無聊賴地,見證這齣無論在哪一座城市上演,都處於徒勞無功的來回奔波以及不斷等待的荒謬,這或許也是每個人在每個城市都會發生的日常吧!

 

Share:

無可救藥的老派性格,熱愛一個人旅行,熱衷滑雪,偏好獨立電影與英式搖滾,且酗咖啡成癮;總是在前往喝酒的路上、喝完酒的路口,或在酒館裡。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