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Pearl Lam 造反有理

Pearl Lam 造反有理

藝術門創辦人林明珠挑戰不設限

身為香港富豪林百欣之女,擁有商業與法律學位,經營家族房地產發展事業,直到她決定到此為止。遠離家族事業,投入自己真心熱愛的藝術,20年過去,她成為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推手。

一切只因為她想質問現狀。
「我不能只是做不一樣的展覽,終究要有我的中心思想。 我們必須知道自己是誰,要的是什麼。市場的策略會改變,我深信亞洲自己的力量會發展起來。藝廊所扮演的將不只有單純的展演空間,而是觀念的傳播中心。」她說。

人生的大轉彎,從房地產跨入藝術

來到正在趕工中的香港藝術門藝廊,座落在中環的熱鬧地段,樓下是正在裝修中的A & F旗艦店,對面是路易威登專賣店,要在如此精品環伺地段搞藝廊,不是傻子就是有真本事。頂著一頭挑染的頭髮,帶著民俗風的誇張銀飾手環,足登高跟鞋前來視察工地的林明珠,在她一手設計的藝廊空間也小小迷了路。然而這一點也難不倒她,就像她過去所從事的當代藝術推廣工作一樣,別人眼中的無法歸類,對她只是家常便飯。

她先是對著老外員工抱怨,開幕在即,為何大廈一樓連個告示牌也沒有,「能不能立刻做張紙先貼著應付?」她說話的聲音低沈、沙啞,也不是高挑身材,可是那一身的裝扮就是給人無法忽視的權威。就連一聽到員工解釋畫作不夠詳盡,她馬上停下手邊的事,把原委說個明白。完全解釋了,她放棄家族事業、改做這行是絕對認真的。不過,林明珠的叛逆並非從小就開始,她始終是個乖乖女,聽從父母的安排,就讀哪個科系、加入家族事業、徹底把自己想做的事放到最後,直到1993年,人在上海的她,雖然替家族事業掌管房地產生意,但心卻飛到了另外一個地方。

「當時我遇到香港藝術家,帶我遊歷上海,那時上海的風氣並不開放、感覺上也沒有什麼可以發展。但有趣的是,我自己很喜歡藝術,因此觀察整個上海市在重新發展的樣貌,帶給我很多樂趣。」當時以她玩票性質,在香港策劃了一檔張曉剛的展覽,算正式把中國當代藝術介紹給大眾,「我壓根從來沒想過要經營一個藝廊,因為我不想被『卡』在某個地方,我就是沒辦法忍受。」一直到2003年SARS爆發,整整四個月沒有辦法回港,歷經生死關頭、離鄉背井的考驗,林明珠覺得自己再也無法繼續家族事業的經營。恰好當時有個「中法文化年」的交流計畫,先是從2003年底到隔年7月,在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活動;2004年底至隔年7月,在中國舉辦法國文化活動。於是她動手策劃了一檔展覽,沒想到大受好評,成為整個交流活動當中最多人參觀的展。「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很多國際媒體很驚訝,我為何以辦法吸引那麼多沒來過藝廊、博物館的人,願意去看展;就事論事,我不是法國人、也不代表中國,只是讓觀眾有機會去參觀、體驗、瞭解不同的樣貌。」

不只如此,林明珠還啟發了員工心中那股反叛的火苗,記得2005年左右,她從美國找來一位執行長,在上海當地替她招募員工,「和他們開了兩次會議之後,我說『我不要沒有聲音的員工』,不要只會說『是』。結果四個月後,執行長告訴我,『這間公司簡直是怪獸製造工廠!』那些原本乖巧聽話的員工,完全不聽話、什麼都要頂嘴,一直到我出面主持大局為止,最後變成管理上的災難。」所以她認為自己有啟發他人、鼓舞他人的本能,終究可以組成一個很棒的團隊,「我對員工說,『不要把被拒絕當成理所當然,繼續找解決辦法』,所以這些員工就是做自己。我不是要唯命是從的機器人,我總是願意與員工討論,因為沒有意見,就不會成長。」她給員工的終極方針就是,「如果你能辦得到,就動手去做,不需要問我、也不要等我。但你搞砸了,你就滾吧!」

「造反」了這麼多年,問她究竟想要達成什麼目的,林明珠不認為自己是叛逆成性,「我不是要改變每件事,我喜歡質問、反問現有的制度;光問別人,他們也無法回答。所以我把人們帶到藝術作品之前。藝術只是溝通,讓我遇到更多人,我很喜歡那種人與人知識的交流,給我很多樂趣。那種樂趣讓我明白,我必須與人分享那些疑問,只有更深的疑問可以帶來更多的人、更多交流,讓我們進步。」

有趣的是,在上海工作多年,林明珠偏偏要自稱是「香港人」,「因為我越瞭解中國藝術、文化,發現中國人的思想,與我不同。」她也不覺得自己講的是所謂的粵語,「因為我講的是很香港特色的廣東話,已經不能稱之『廣東話』了。」她相信
自己終究能改變這個處處與她意見相左的世界,「就算是一點點也好。」而且過程中的紛擾雜音,她毫無畏懼。

「 我鼓勵大家不要害怕,去找出真正的自我,很驕傲地成為自己。」關於這點,林明珠說到做到。●○

Photo/Pearl Lam Galleries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