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家推出「匠心製造」(Made of Makers)的最新藝術合作計劃 —— 中國街頭光繪藝術家王思博(Roy Wang)呈獻一系列藝術作品。這些委託創作的作品(三幅光繪照片與一段定格動畫)旨在致敬積家大工坊近兩百年來對精準之藝的不懈追求,將於5月7日至19日在杜拜的「精準先鋒」(The Precision Pioneer)展覽開幕日上亮相。
拓展製錶與藝術之間的對話
積家與高級製錶領域外的藝術家、設計師及工藝大師展開一系列合作,以此探索並拓展高級製錶與藝術之間的對話。此計劃尤為青睞與積家理念相同的傑出藝術家,他們重視創意,臻於技藝,追求精準,擅長運用意想不到的材質與媒介探索全新的演繹方式。這些藝術家和創新者,與大工坊的製錶師不謀而合,他們尊重傳統,將之視為創意根基和開拓全新疆界的出發點。
街頭光繪藝術家:捕捉瞬逝時刻
王思博在攝影創作中巧妙運用光線與動感,突破全新藝術界限。他的光繪作品生動傳神,極具視覺衝擊力,享負國際。王思博生於北京,特殊的職涯發展為其創作提供豐富的靈感:在2009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日本成為職業欖球運動員。在訓練以外的時間,他開始遊歷日本各地,並隨身攜帶相機,透過不斷練習,自學攝影技術。
某天,他偶然看到一張黑白照,那是藝術家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與《Life》雜誌前衛攝影師Gjon Mili於1949年合作的作品。巴布羅.畢加索手持小電筒在空中作畫,Gjon Mili則用慢速快門拍攝照片。這幅作品令王思博深感震撼,當天晚上他便拿著手電筒出門,第一次嘗試光繪創作。
在傳統攝影和具象藝術中,藝術家致力捕捉光線在創作主題上的效果,但對於王思博而言,光是一個媒介,在黑暗中從無到有創造出主題。他的光繪作品經常以城市為背景,將中國文化、神話故事、流行符號和書法元素相融一體。
結合技術與藝術,探索未知境界
自古以來,人類便對漆黑夜空中的光影變幻深深著迷,不禁從火堆中撿起燃燒的木棒,在空中勾勒圖案。然而直到攝影技術的出現,人們才能將之定格為雋永作品。實際上,光繪是一門透過挪動光線軌跡「繪製」成圖像的藝術,並以單次的長曝光(通常為一分鐘或更久)鏡頭捕捉畫面。
王思博以夜幕為布、以光為筆,向著相機鏡頭,在毫無參考圖片的情況下,於虛空中勾勒圖案。(他只能從拍攝成品中看到自己的創作成果。)因此,他必須依靠空間記憶、肌肉記憶和想像力。多年的職業運動員生涯,能幫助他將肌肉記憶運用到藝術創作之中。這位藝術家在創作時身穿黑衣,融入四周黑暗環境,在最終作品中隱匿不見。
四件迷人藝術傑作:以光影彰顯高級製錶的精湛工藝
王思博為積家創作四件藝術作品 —— 一部定格動畫和三幅具實驗性質的攝影作品,過程中面對前所未有的艱巨挑戰。他需要將平日的作品尺寸縮小到腕錶般的大小,這意味著必須對原本的創作手法進行重大的技術調整。首先,為了繪製精細入微的圖案,他研發出一套嶄新的微型照明工具,其中大部分與機芯零件一樣袖珍。其次,他需要採用截然不同的繪製姿勢,精準掌握手部和手腕的細微動作,這與製錶師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的每個動作都經過縝密考量和精準掌控,取代過往牽動全身的揮臂動作。除了縝密的規劃外,他還需要大量練習,直到新的動作成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此創作過程恰巧呼應著每枚積家時計的周密準備、精準細節、技術知識與藝術品味。
在這三幅攝影作品和一部定格動畫中,王思博將中國傳統元素結合參觀汝山谷積家大工坊的親身經歷,深入探索製錶工藝的魅力,尤其是精密之藝的各個層面。他運用形狀、色彩和動感線條,營造出令人目眩神迷的獨特作品,盡顯個人藝術風格。
- 《龘》(dá – 意為「飛龍」)致敬經典的Reverso翻轉系列腕錶 注音為「ㄉㄚˊ」
- 《叒》(ruò – 意為「同心同德」)呼應Duometre雙翼系列腕錶的精妙設計注音為「ㄖㄨㄛˋ」
- 《燚》(yì – 意為「火焰」)致敬一枚誕生於19世紀的積家懷錶注音為「ㄧˋ」
在定格動畫《時光繪龍》(The Dragon of Time)中,王思博結合光繪技法與定格動畫,在每秒數十張照片中調整主題對象,最後連續播放照片,形成流暢的動畫效果。《時光繪龍》以王思博的標誌性圖案「龍」作為主題,帶領觀眾探索位於汝山谷的積家大工坊,開展一段奇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