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煙波集團旗下所有飯店皆獲得「金級環保旅館」的認證,在所有飯店體系中,成為積極投入ESG認證的代表之一。執行煙波集團ESG相關內容的集團副執行長董華玲表示,這是他們持續精進、穩定運作的成果:「轉眼間,煙波集團投入ESG永續經營至今已邁入第9年,從審視、評估到 汰換飯店維運與資源管理政策,是全體同仁一起努力換得的成果。回想當初制定ESG方針時,我們察覺 大眾對環保的重視正在提升,也希望透過這個契機讓企業更具競爭力。雖然當時飯店業與「環保」仍有距離,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與消費者一起在可行範圍內投入與響應,就能讓永續發展更進一步。」
減少能源消耗做比說難
推動ESG前,董華玲也透過評估發現,飯店營運對環境的負擔主要來自「瓶裝水供應」、「一次性備品使用」、「能源消耗」這三件事。為減少塑膠使用,煙波集團於2022年全面 採用竹炭飲水系統取代瓶裝水,迄今已減少至少420萬罐PET瓶,他們甚至邀請品水師,規劃優質飲水方案,確保提供的水源既環保又安心。「此外,我們鼓勵旅客不主動索取一次性備品,並以會員點數作為獎勵,透過誘因與消費者共同為環境盡一份力。」董華玲道。
懂得付出才有回收
在能源管理方面,煙波集團也投資5,000萬元汰換熱泵與冰水主機等高耗能設備,至今已成功減少約16%的能源消耗,董華玲更表示:「未來更計畫導入儲能系統,以離峰儲電方式降低尖峰用電負擔。」而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環保,也間接地優化了飯店的營運成本。當然,ESG 不僅關乎環保,也涵蓋社會責任與企業治理。於是董華玲說道:「為此,我們開啟了薪資改革與引進職人文化,致力於創造更公平的職場環境。像是導入稅前營收分潤制度提撥 15-20%,讓員工共享企業成長成果;規劃「愛心假」鼓勵同仁參與社會服務,提升社會影響力。也推出職人獎金制度,當客人給予小費,我們將等額加碼獎勵。」根據內部統計,單2024年,光是這項制度便發出200萬元獎金。
可是煙波集團還想要做得更多,也覺得只用獎金鼓舞士氣還不夠,需要更有效的營運規模。「所以我們自行研發程式系統,並導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優化排班與房務管理,提升跨店資訊交換的效率。這不僅降低人工作業成本,也讓同仁能專注於服務上。這一切,只為創造永續正向循環。」董華玲道。
雖然ESG投入初期成本較高,但煙波集團始終相信,價值觀比資金成本更重要。「當企業運行於「善的循環」,所有規劃都將朝正向發展,在陸續推展及實現各項ESG舉措後,我們的人才流動率也較往年下降了五成!」這些真實數據的反饋,不正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最佳驗證嗎? 對此,董華玲解釋:「ESG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持續精進的旅程。我們將以此為基礎,持續深耕永續發展,讓煙波大飯店不僅是旅人的歇息之所,更期望將自己作為引信,在能力範圍內,一起推動觀光產業的整體生態。」
煙波國際觀光集團副執行長 董華玲
從事飯店觀光產業已13年,因《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接觸到瑜伽士Sadhguru,繼而關注土地、社會、身心靈成長的議題。藉由自身投入於飯店業的環境,致力於提升和解決產業問題,並創造更多創新產業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