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黃棣棟專訪|在開刀30小時也不喊累!他行醫大半輩子、72歲仍不退休⋯背後故事超感人

黃棣棟專訪|在開刀30小時也不喊累!他行醫大半輩子、72歲仍不退休⋯背後故事超感人

在慈悲之前,要先有智慧。因為懂得用智慧判斷與佈局,才能將慈悲的力量發揮最大,這也是他一貫的處事風格。

採訪當天下著大雨,現任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兒童中心召集人的黃棣棟,爽朗地朝著我們走來,接著幫我們打點行程,雖然他已兩鬢斑白,卻看起來朝氣蓬勃,沒有絲毫累意,不像是長期處在高壓中的神經外科醫師,這令我不禁好奇,他從醫四十年來,到底如何撐起兒童神經外科專業與團隊?

(黃棣棟醫師與病童、醫護團隊合影 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在冰冷的醫院得到溫暖 種下畢生從醫的憧憬 

堪稱首開兒童神經外科先河的黃棣棟,聊起他從醫的契機,竟要追溯到1953年的澳門,因早年環境大多飲用井水,當時年僅五歲的他不幸感染了傷寒(註一),於是他到了歷史悠久的鏡湖醫院看診,這家醫院也曾經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從醫的地方。

他回憶,鏡湖醫院四面皆是白色的牆面,充斥著藥水、消毒水氣味,讓他感到格外冰冷與不安,但當時受到一位護理長妥善貼心的照護,在陌生的醫療空間裡,讓年幼的黃棣棟感受到溫情,因此在心中種下從醫的種子。

為了能盡快加入到第一線治病救人的行列,黃棣棟高中就讀香港嶺英中學,即將畢業之際,在恩師的建議下鎖定了台灣的國防醫學院,成績優異的他獲得了名額極少的保送醫科的資格,並經僑委會申請通過,於1967年如願進入國防醫學院,實現他學醫的夢想。之後一路到外科、神經外科,再到兒童神經外科,開啟了黃棣棟長達40年的杏林生涯。

深受的孩童純真天性而感動 盡力救治患者 

1981年,當時年僅33歲的他,就已帶領團隊,讓兒童神經外科成為一門專科,2年後,他更開創了國內兒童指標性癲癇手術。自那時起,黃棣棟與其團隊,至今已收治了大約1600例腦瘤病童,數量是全台之冠。

接著黃棣棟話鋒一轉,語帶感性地說,由於工作的關係,他經常看到罹患腦瘤的孩子手術後在加護病房被五花大綁痛苦掙扎的模樣,他不捨地說:「我們身為兒科醫師,一定要喜歡小孩,因為學齡前的小孩子,純真、直率,是人類最美善的天性。」

這也與黃棣棟的人生哲學不謀而合,他認為純真和直率是生而為人很重要的本質,也因此,他與他的團隊一定會盡力救治每個孩童,讓他們不再受病痛折磨。

(黃棣棟醫師與病童合影 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行醫40年如一日 關鍵在互相補位

    然而兒童腦瘤手術執行起來並不輕鬆,兒童神經外科醫師要在極其小巧、複雜、未完全發育的幼童腦組織中進行精密的手術,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因此他開過最長的刀,曾經要站上30幾個小時。而手術醫師久站、過勞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了。

    不過今年高齡72歲的黃棣棟仍讓我們感受到一股從容不迫的感覺,問起他從醫40年以來,如何面對外科手術的高壓環境?他說,這其實不是一個人所能及的事,「大家要互相補位」。

    因此黃棣棟成為兒童神經外科醫師之後,第一任務就是成立了整合醫療團隊,從1990年代始,陸續開創了兒童腦瘤、癲癇、脊椎裂以及兒童腦麻痺手術團隊的治療模式,能力之內就要全力以赴,但超出能力的,就交給團隊,國內每年新增大約一百例的兒童腦瘤病患,其中幾乎半數都在黃棣棟團隊下治療。

    在他的團隊中,「同理心」是最核心的價值,不過他也說:「當醫生要有同理心,但不能陷進去。」情感一旦放得太深,就不容易做出客觀的判斷,尤其在外科,每天碰到這麼多的個案,他希望他的團隊成員要理解,真正的慈悲不是一味濫情,要用智慧善巧權宜,理智地以專業素養面對病患與家屬。也因為他們縝密又有默契的合作氛圍,黃棣棟與他的團隊才能以從容姿態,堅持40年的行醫路。

抽言:「真正的慈悲不是一味濫情,要用智慧善巧權宜。」

行醫之餘 做公益也不遺餘力

    黃棣棟曾經擔任喜願協會理事長,現任關懷腦瘤兒童協會顧問以及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董事,也創辦了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可見他參與公益也是不遺餘力。

   「平常為別人做一件好事,就是公益。」黃棣棟先定義了公益對他本身而言的意義。醫護同仁在照護病童之餘,也常常為滿足他們的心願而努力。只要是病童的心願,醫護團隊就想辦法幫忙圓夢,因為生命相當短暫而珍貴。

在病房辦活動是最簡單的圓夢方式,轉介給喜願協會當喜願兒是進階模式。喜願協會曾經有一位癌症小病童--宗儒,他很喜歡汽車模型,為了圓他一個看汽車的夢,醫療團隊進行專業評估後,經台灣克萊斯勒協助,去了一趟堪稱是汽車工業大國——德國參觀Mercedes-Benz的博物館與工廠,讓人生不留遺憾。

    黃棣棟與兒癌醫界聯合在今年十月十八日成立台灣兒童腦瘤聯盟,並計劃籌募聯盟基金會,整合了兒童腦腫瘤臨床診斷、手術、病理診斷、用藥、放療、營養、生長發育、生活品質、營養,流行病學共九大專業面向,再加上分子診斷,更深入分析基因輪廓,目標全方位改善病童的治療效果、基礎研究、與新治療方法,治癒更多病童,亦讓醫界、學界、公益三邊整合。

Share:

成為一名記者,正是找到了人生志向,把正向美好的事物,傳遞社會大眾,是一貫初衷,身、心、靈三者平衡,我們才有更大的力量,去追尋更美善的將來,期盼透過報導,一起看見世界的美好。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