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傳承有何秘密? 年收300億紡織二代:「永遠別講接班兩個字!」
5月底,黃冠華受知名國際人才育成及企業策略規劃機構、以熙國際「國際菁英學院」(EGM)名人講堂邀約,以「從國際企業經營到天使投資–我的接班傳承之路」為主題,分享自己的經驗。
EGM是由以熙國際創辦人鄭宇庭2020年最新規劃的中小企業社群,聚焦品牌、數位轉型和逆境領導三大主題,一年並規劃名人講堂、企業參訪與閉門讀書會等10場活動,希望協助年收2000萬到5億的中小企業能突破成長撞牆期,甚至走向國際。
以熙國際從去年開始,舉辦跨產業交流後,目的是讓我許多企業家來聽前輩的分享,順帶能帶一些反思心得,重新整頓企業,在經營挫折中找到方向。
舉辦幾次跨產業交流會下來。發現一次性交流的盲點。
1.許多人都是報名一次性活動來尋找業務機會的。
2.交流一次只是mingle(認識),但是要做生意或是變成朋友還是要建立長期信任。
3.一次性的演講,學習只能停留在表面沒有連貫性
4.講者自我發揮沒有主軸

經過幾次舉辦跨產業交流的經驗,意識到中小企業與傳產轉型都會遇到共同的逆境,而這些逆境必須培養長期的淤考慣性與技能,企業主才能痛定思定回去帶領團隊轉型。
共同逆境是,
1.國際品牌發展-代工廠中小企業要出海必備思考路徑
2.數位轉型-不是老一輩不會,中年企業家也會花心理學習
3.逆境領導-執行時遇到的逆境都不是事情本身,都是人
有了這樣的觀察之後,決定做一個社群 EGM,國際菁英學院。
用以上三個主題,分成兩次企業參訪,四次名人講堂,四次閉門讀書會,一整年凝聚大家的學習力。第一次名人講堂請到: 黃冠華先生
不只身為傳產二代經營者,身兼全台最大天使投資社群識富天使會聯合創辦人的黃冠華,也分享自己如何創造個人品牌,及團隊重要性等兩大管理心法。
「不要想創造一個不是你的你,」他強調,塑造個人品牌時,「真」字訣最重要,「偽裝一時,偽裝不了一世。」
中山裝成為黃冠華招牌 兼顧休閒及公務需求
黃冠華每次一出場,總是穿著中山裝,這也因此成了他的正字標記。現場就有人好奇,他如何藉此塑造個人品牌?
「我有40套中山裝,」他笑說,中山裝不用打領帶,也符合所有從休閒到正式休閒的全品項穿著要求,「人家穿短褲、穿西裝,我穿這樣都不失禮,」
其次,國際會議一大堆老外,他穿這樣超級顯眼,也常常變成討論話題,又有遮肚子、行動方便等好處。
再來,不論國際企業經營或天使投資,他都強調團隊的重要性。
分享經營經驗 「幫新一代創業者創造更多價值」
舉例來說,旭榮在非洲三國紡織廠擁有10000名員工,卻只有1.5位台灣人,生產製造和品管,分別由斯里蘭卡和模里西斯的儲備幹部負責;至於3年前成立的識富天使會,目前也有170位會員、現已投資逾36個新創團隊。
「透過我的力量,幫台灣到兩岸新一代創業者創造更多價值。」他並引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的名言解釋天使會的成功,「如果只是說,『我有一個計畫!』(I have a plan),效果會差很多,這非常關鍵。」

黃冠華:時間管理是超級假議題
面對創業者提問,身兼多職的他如何做時間分配和管理?「時間跟乳溝一樣,都是擠出來的!」
黃冠華強調,時間管理是超級假議題,你有沒有是一回事,你願不願意擠是一回事,「大方向是化繁為簡,還有靠團隊,我只處理關鍵的事情。」
「雖然我是處女座AB型,但我允許不完美,這是10年來最大收穫。」他補充說,當團隊出事,自己給的回饋是下一次機會要好好加油,「如果我判定他沒有下一次,我直接說謝謝,我們當朋友就好。」
「打天下和治天下是兩回事」
另一位新創事業執行長則詢問,他的公司團隊從最早5人如今擴張到50人,創業元老卻自認專業上有些力不從心,如何協調位置?
黃冠華直言,「你是執行長應該要有答案,他認為他不適合坐這個位置並不重要,你怎麼認為比較重要。」
「創業股份該分享就分享,不然後面留不住人才」
當公司從小到大,打天下和治天下是兩回事,「旭榮45年公司,到目前為止除了2位創辦人,其它年資最多28年,前面17年沒有人在了,沒辦法,」他不諱言,「如果你是執行長,搞不好過幾年你都覺得自己沒那麼適任了!」
「內部要有機制、外部要有顧問,然後手腳快一點、心態狠一點,」他補充說,也要有制度誘因,後續才能吸引到好人才,「創業股份該分享就分享,不然後面留不住人才。」
Photo:以熙國際Madeleine提供、IMD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