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黃其光 人情練達

黃其光 人情練達

國際扶輪社首位華人社長  黃其光

2012年國際扶輪社宣佈,黃其光當選2014–2015年度總社長,他是扶輪社史上首位台灣籍社長,東南亞,甚至上海與香港、南韓等地扶輪社都拋下國籍歧見,競相舉辦慶祝會,大家認定這是華人的榮耀,甚至未赴任前,美國總社也已佈置好插著中華民國國旗的辦公室,據聞,這是前所未有的待遇。

黃其光是何許人也?來自台灣,竟能有縱橫國際的影響力?他的父親是國內保險業耆老,曾任友聯產物保險公司副董事長的黃秉心,在父親栽培下,黃其光不僅赴美取得保險碩士,又陸續到英、日、瑞、德等國保險業龍頭公司實習,在奠定良好新種保險市場實務基礎後,返台後,黃其光有心自我磨練,便不到父親創立的友聯產險上班,而是選擇到當時市場表現不佳的華僑產險任職,此後便是他發跡的開始,1970–1980年代,黃其光都是帶領華僑產險(現為蘇黎世產物保險公司)擺脫頹勢,躍居市場排名第二,成為台灣當時最大外商保險公司的關鍵人物,30歲就當上華僑產險副總經理,隨後更成為當時台灣保險業最年輕的總經理。

望重仕林與商界的台灣扶輪之父

因傑出的管理能力,離開產險業後,他更屢屢遭臨危授命,重整保全業、流通業、連鎖餐飲業等多種業態有成,更難能可貴的是,職涯數十年歲月裡,多數時刻,他都得同時身兼國際扶輪社的重要幹部職務,台灣扶輪社近40年來的重要發展,都與他的積極運作有關,「結拜兄弟」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就稱他為「台灣扶輪之父」,他因此望重國際仕林、商界多年,此番榮登大位,大家都認為他是實至名歸、理所當然。

然而他自己說起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無數的機遇與努力才造就這個結果,別人看我風光,但我也經歷過很多困難,我只是擅長把握機會,每次輪到我上舞台,我都是有備而來。」黃其光淡淡地笑著,採訪這一天,我們來得不巧,前陣子他在雪地裡跌傷了右手,初見面時手臂上還包著穩定肘部重心的支撐帶,聽我們有意當場拍照,他二話不說拆掉支撐帶,看見我們錯愕試圖阻攔的神情,黃其光更是搶著說︰「一點也不礙事,真的。」他看來和藹親切,有如鄰家的長者;然而體貼訪客的細膩心思,以及忙不迭招呼喝水,非要送點小禮物的舉動,在在流露出某種老派的禮貌,那是受過良好教養所培養出的紳士風度。

飽歷世事,把挫折當成勳章

他面對往日記憶的態度,也有著飽歷世事的智慧:「台北扶輪社在民國52年為台北市中學舉辦了『服務熱心獎』,我當時是成功高中班聯會主席,因為參加很多社團活動,因此獲選受獎,典禮辦在『自由之家』,也就是當時的『凱撒大飯店』,當晚是我生平第一次吃西餐,我看著台上都是孫運璿、李國鼎等大人物,他們都是扶輪社社友,我心裡就想著,有一天我也想成為扶輪社社友,站到台上!那是我對扶輪社的第一個記憶。」他悠然神往地回憶著,儘管在後來的歲月裡,參與扶輪社社務的經驗並不全然愉快,但黃其光像個懂得為傷疤感到驕傲的軍人,「發生過的阻撓這麼多,所以我才更珍惜機會,更懂得人情世故,大風大浪我都見過了,上天其實很善待我。」

黃其光當初進入扶輪社的過程並不風光,這段「被拒入會長達九個月」的故事,廣泛流傳於台灣地區的扶輪社裡,他也不諱言,當初在外商保險公司掌管一百多位業務員,在台灣分公司幾乎是「一人之下,眾人之上」,但黃其光申請加入扶輪社,卻遭到「年紀太輕」、「同性質業種社員太多」、「非公司實際負責人」等各種理由拒絕,就算他不放棄,透過持續送件申請、自繳社友午餐例會餐費,請社友推薦等方法試圖突破,「最後大概是看我趕不走,所以就讓我加入了,哈哈。」黃其光一笑置之,進入扶輪社八年內,他就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扶輪社社長,不好的開始阻擋不了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爭取好久才得到的機會,會格外珍惜,有錢有權的人最欠缺時間,他們不想做,沒時間做的事,比如開例行會議、籌備活動或聯絡社友,我都願意代勞。」扶輪社是國際性組織,裡頭遍佈著不分中外,各行各業的精英仕紳,當年英文好,為人親切的黃其光,就靠著服務的熱忱打破原本選舉各種階級幹部時,「外國人只投給外國人,台灣人一定投給台灣人」的局面,征服中外社友,但這當然也包含著對人性的理解與相應的管理技巧。

征服人心,管理人性

「在扶輪社裡,人分成很多種,有些人學歷高,有些人則是含著金湯匙出生,還有些人是白手起家或暴發戶,你得用不同的方法去相處,比如有人很愛現,那就要讓他們願意多捐獻點,讓他們知道多出錢比炫耀自己更能得到掌聲;專家型的人願意做事,卻有個盲點,覺得大家都要聽他的,因此常瞧不起學識不如自己的有錢人,我鼓勵他們展現專業實力而不是傲氣,並且要認清事實,懂得多,大家也不見得要聽你的,但是當專家放下身段,請求幫忙,金主會覺得真有面子,甚至會主動捧場幫忙、給資源,這不是兩邊都開心嗎?還有一種人,出身窮苦,處事低調,聚會時常常待在角落不吭聲,這種人不是沒有能力或熱忱,他只是欠缺自信,你要去關心他,拉著他認識大家,一旦參與公共事物的興趣被啟發,他會是很好的助手。」

然而熟諳人性的他,也曾在這上頭吃過許多悶虧,1980年代中後期,當時擔任台灣扶輪社地區總監的黃其光開始佈局,想把台灣帶出國際舞台,爭取國際扶輪社來台召開國際總會,當時全球扶輪社有五百多個「地區」,意即每一回都有五百多個總監同時爭取著主辦年會的機會,好讓自己的地區贏得高評價,黃其光努力串聯人脈網路,也透過邀訪較小型的國際例行會議,精心安排豐富而舒適的參訪旅程,讓關鍵的決策者對台灣與台灣扶輪社都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等,經過種種有形、無形的公關技巧,終於在1988年國際扶輪總社宣佈由台北主辦1994年的國際總會,然而因有心人士的運作,後來台北主辦國際年會的主委竟然不是黃其光。

不過,也許黃其光的影響力已難撼動,到了真正召開年會前,國際總會還是分派給他諸多任務,黃其光也認定「讓外國人喜歡台灣」才是眼前要務,於是他不僅依舊卯足勁辦活動,且動用自己的金錢與人脈,在大會期間無酬支援三萬多名與會人士的交通往返,甚至主動擔任貴賓參訪市區的嚮導,日夜奔波,足足忙了十天,所以他雖不是活動籌備主委,卻在活動後收到上百封來自世界各地的謝函。

把友誼看得比權勢還重要,是黃其光的處事原則,這回他參選總會社長,原本自己也沒把握,「我的全盛時期是十年前還擔任總會副社長時期,原本當得很平穩,但後來社長在帳務問題上遭人質疑,我負責調查此事,事後證明是誤會,但因為我處理得太好,大家認為我和他是『同一陣線』,所以總社長退位後,我原本是最有希望接任的人,卻因為大家擔心他很快就會藉著我來『復辟』,再加上各個參選陣營的縱橫捭闔,這些年我連番參選失利。」但人性的陰暗面,並沒有擊垮他,黃其光從不因帳務事件而避嫌當時的總會長,在公開場合碰面,他仍舊熱情接待。

「真心,才能交到真朋友。」黃其光堅定地說,願意為朋友付出,真心關懷朋友讓他不僅在扶輪社裡贏得無數敬意與友情,在職場上,也贏得許多屬下的忠誠,「我管過保全業,當時我親自查勤,不是為了抓他們小辮子,而是去了解實際上帶機巡邏會遇到什麼問題,然後改善制度,幫員工解決問題;管物流業也一樣,基層員工也許學歷不高,但他們性情很真,當時有個『帶頭大哥』,下班後常撂同事去喝酒,隔天上班臉色很差,我私下了解,他是為了勸兄弟們不要集體離職,才常常約人喝酒,結果惹老婆不高興,不讓他進家門,所以我沒有怪他,反而找來這些大哥們,請他們和太太一起到法樂琪吃大餐,還教他們品酒,謝謝他們的付出,結果每對夫婦都好高興,後來那位大哥的工作表現扶搖直上,績效名列前茅,他還告訴我:『晚下班如果和老婆報備是幫董事長做事,她會開門迎接我回家。』後來我卸任時,那人還抱著我哭。」始終微笑著的黃其光,眼角突然濕潤了起來,突然說不出話來,那一刻歷久彌新的友情,如常地溫暖了他的心扉。●○

Photo/鄧明昌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