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新媒體生態

新媒體生態

新閱聽習慣

今年上半年記憶猶新的學運事件,有如一面鏡子,除了讓我們明白,不同立場的人們,價值觀是如此涇渭分明;也凸顯了這幾年值得關注的新聞現象,不同管道的資訊傳播有如劃分出兩種族群,看電視與看網路的人們,所認識的是兩種不同的世界。

「新媒體」一詞在媒體教科書與創業圈中喊了很久,終於在學運潮中讓大家見識其威力,不少獨立媒體網站在內容上以評論為主,而不是真正派員採訪、製作原生新聞,但這類的評論新聞網站在瀏覽量、黏著性、被分享等表現上,絲毫不遜於傳統媒體所成立的網站,甚至在學運潮退燒後,依舊保有相當的閱聽影響力。為探索這個新興的媒體生態,我們走訪三家近年成立,具一定知名度的網路媒體;也訪問資深媒體人,前貓頭鷹出版社社長陳穎青與網路創投公司負責人,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釐清該從什麼角度來思考評論式新聞網站的新聞價值與商業價值。

雖然來自不同背景與立場,但陳穎青與林之晨都認為評論式新聞網站的出現,已經改變了媒體生態,並且這個改變是不可逆的,陳穎青說:「雖然大家常忽略這種新媒體存在的前提是必須有傳統媒體製作原生新聞,這個現象是很傾斜的,傳統媒體付出高昂的成本去製作,本身閱聽量下滑之餘,新聞的外部價值又被別人收割,回不到自己身上,但就算了解這個事實,也無法阻擋這個現象持續發生,而且的確,評論式新聞網站有個優點是能在看似平凡的新聞材料中,挖掘出討論價值,雖然這種例子目前還不多。」林之晨則認為,媒體從過去的特許壟斷時代、開放報禁時代,直到今日的網路時代,供需關係已經大舉翻轉,「壟斷的年代,獲利是很驚人的,所以大家認為媒體有利可圖,但如今網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媒體,資訊傳播是大家的權力,這是自然的演化。」

門檻更低,獲利更難

而當進入門檻大幅降低,成功難度也會相對提高許多,「新媒體」作為一個創業或投資選項,還是得面對網路生態的大哉問,是否能創造獨特而能穩定、持續獲利的商業模式?許多人會聯想到「哈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以3.15億美元被美國線上(AOL)收購的美事,但是林之晨提醒,美國與台灣在網路廣告的先天條件上存在極大差異,「在美國,網站流量很容易被換算出廣告價值,但是在台灣,這種估值通常很低,每單位的估值相較於美國,可能差到十倍之多。」除了估值,他也認為新聞網站其實是網路商業題材中獲利幅度相對少的選項,「臉書是社交相關,亞馬遜是電子商務,Google是做搜尋,還有做Candy Crush的King.com,估值全都是數十億,甚至千億美元的規模,相較之下,哈芬頓郵報的3.15億元是矮了一大截。」林之晨說,雖然歐美與台灣情況不同,但以此類推可以得知新聞網站相較於其他種類網站,獲利空間極有限,「如今大家期待新聞盡量中立,盡可能不影響讀者的購買意願與其他立場,這會增加與商業結合的困難,估值當然就會低。」

新聞價值與商業價值之間,是否必然矛盾?陳穎青提供了有趣的案例,「新聞還有周邊效益,英國衛報是風格強烈的媒體,他們的讀者可能具有相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他們發展了讀者的交友服務,幫讀者們配對,這不是很棒的服務嗎;紐約時報以駐外記者為基礎,組織了旅行團,想想看,跟著紐約時報記者去旅行,那一定跟一般旅行者很不同吧,這個難題主要還是因為大家的嘗試與想像太少了。」其實本次受訪的三家網路媒體,他們都對這個產業內的獲利瓶頸早有認識,正不斷嘗試與找尋最適合自家的獲利模式,網路雖然改變了媒體的遊戲規則,但新興媒體也得面對網路世界平均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成功機會的現實,三五年後,可能又得重新定義誰是新媒體。

Text/賴韋廷  photo/張光宇、張嘉興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