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森林療癒 Forest Therapy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森林療癒 Forest Therapy

芳療專家溫佑君老師送我一本書《樹之歌》,作者哈思克雖然是名生物學家,其筆下描述大自然生命卻美的如詩如畫,他的文字優雅、帶點感性的敘述讀來通暢,同時又不失科學的理性與嚴謹。謝謝翻譯者蕭寶森的用心,讓作者的浪漫與理性完美的用中文呈現出來。

 

作者特別關注來自樹木的聲音,每種聲音都訴說著樹木與其他生物動人的故事。每一章節述說一種樹木的歌聲,對於聲音的誕生、特性以及來源皆有詳盡而完整地描述, 讓讀者不小心就進入這棵樹的生態環境,以及我們人對這種聲音的身體感覺、情緒反應。

在森林裡,每一棵樹看似各自獨立地存在,但事實上,沒有一棵樹是單獨活著的。因此,我們所聽到的聲音絕不只是一棵樹的聲音,有風、有雨、有蟲鳴鳥叫,萬物的聲音為它伴奏。譬如下雨時,書中形容雨滴落在不同植物葉片上發出不同的聲響,生動有趣。如落在飛天蘚苔的寬廣小葉上發出「滴答滴答」聲、海芋略呈心型的葉片在雨滴消散後仍舊「嘟!嘟!」的聲音、又大又硬的葉子上發出緊繃的「啪!啪!啪!」聲,一株假輪葉科灌木頂端蓮座狀長矛形葉片在雨滴的敲擊下發出「噠!噠!噠!」聲,亞馬遜酪梨樹的葉子聲音則有如木頭撞擊聲般低沉俐落……。

我們為何要傾聽樹木的歌聲?作者說,因為樹木的歌聲訴說的不僅僅是它自身的故事,而是整個生態圈的故事,物種與物種之間的共鳴和對話,宇宙萬物的生命共同體的故事。而在這個巨大的生命網絡之中,人類是屬於這個生命共同體,不可分離。

 

這讓我想到排灣族的撒可努建立的獵人學校。撒可努說,在排灣族語言裡,「獵人」真正的涵義不是狩獵,而是能和土地、自然溝通的人,也就是聽得懂大自然的語言。他說:「台灣民眾雖喜愛爬山,但心態上卻不親山,也缺乏與自然的互動。」

 

這也是我為何堅持在台東都蘭山下舉辦【更快樂體驗營】,而不選在都市裡的豪華酒店或渡假村裡辦。透過大自然,我們探索自己與自然的關係,擁抱自然的那一剎那,就是自我療癒的開始。

-你有多久沒親近大自然?你與大自然的關係如何?

-聽到夏夜大自然的交響音樂嗎?

-聞到森林裡獨特的空氣嗎?

-看到綠意盎然的山林的各種色彩嗎?

-感受到都蘭山的風如何輕撫你的肌膚?

相信大家都聽過來自日本的「森林浴」,是最單純的在親近或觀賞森林時得到身心健康的提升。「森林療癒」則是由專業人員陪伴與引導下走進森林,通過五感練習與療癒活動,達到身心療癒的效能。在台灣,林務局與森林保健協會正在積極發展「森林療癒」,即將推出教育認證課程培養森林療癒師。

大自然是我們真正的療癒師,所以入山時我們需要做到最基本的「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和避免人為噪音污染自然環境(no man-made noise pollution),才能夠保持適合療養的環境生態。

 

傾聽大自然的音樂、樹木的聲音,即是傾聽自我的聲音。

TEXT 美好生活探索者 Ming

Share:

來自馬來西亞,為「更快樂實驗所」與「漣漪人文化基金會」的創辦人。目前台北台東二地居,實踐工作與生活(work-life integration)的美好整合。身為企業教練,她認為教練的任務,不僅止於幫助高階主管發展他們的領導力,更重要的是,讓大家活出更快樂、更有意義的綻放人生。讓自己更快樂(Be happier)是一種能力,是可以學習的。」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