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森林療癒 Forest Therapy
5.25k


我們為何要傾聽樹木的歌聲?作者說,因為樹木的歌聲訴說的不僅僅是它自身的故事,而是整個生態圈的故事,物種與物種之間的共鳴和對話,宇宙萬物的生命共同體的故事。而在這個巨大的生命網絡之中,人類是屬於這個生命共同體,不可分離。
這讓我想到排灣族的撒可努建立的獵人學校。撒可努說,在排灣族語言裡,「獵人」真正的涵義不是狩獵,而是能和土地、自然溝通的人,也就是聽得懂大自然的語言。他說:「台灣民眾雖喜愛爬山,但心態上卻不親山,也缺乏與自然的互動。」
這也是我為何堅持在台東都蘭山下舉辦【更快樂體驗營】,而不選在都市裡的豪華酒店或渡假村裡辦。透過大自然,我們探索自己與自然的關係,擁抱自然的那一剎那,就是自我療癒的開始。

-你有多久沒親近大自然?你與大自然的關係如何?
-聽到夏夜大自然的交響音樂嗎?
-聞到森林裡獨特的空氣嗎?
-看到綠意盎然的山林的各種色彩嗎?
-感受到都蘭山的風如何輕撫你的肌膚?

相信大家都聽過來自日本的「森林浴」,是最單純的在親近或觀賞森林時得到身心健康的提升。「森林療癒」則是由專業人員陪伴與引導下走進森林,通過五感練習與療癒活動,達到身心療癒的效能。在台灣,林務局與森林保健協會正在積極發展「森林療癒」,即將推出教育認證課程培養森林療癒師。

大自然是我們真正的療癒師,所以入山時我們需要做到最基本的「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和避免人為噪音污染自然環境(no man-made noise pollution),才能夠保持適合療養的環境生態。
傾聽大自然的音樂、樹木的聲音,即是傾聽自我的聲音。
TEXT 美好生活探索者 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