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書瑄 傳遞真善美的能量
為推廣《美麗人間》藝術展,平日低調的鄭書瑄終於站到鏡頭之前。如同鍾愛的翡翠,她無論外表或內在,皆散發著耐人尋味卻不張揚的智慧與秀美……。
出自《左傳》的成語「嘆為觀止」字面解釋為:「看到這裡已足夠,其他的就不必再看了。」其故事源於春秋時代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國,觀賞周天子制定的雅樂歌舞時,內心澎湃悸動的震撼感受,被後世用來形容美感的最高境界。4月27日下午,華山文創園區便有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展-《美麗人間》。除了陳顯棟、曾仕猷等多位大師的巨幅畫作,還展出翡翠藝術家胡焱榮設計的四件翡翠鏤空透雕-其中又以直徑達50公分的「四季平安」最讓現場嘉賓屏息,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亦親臨參觀、駐足良久。這場展覽的策劃人與主辦人,是御藏藝術珠寶執行長暨幸福本色國際文創創辦人鄭書瑄。如美玉一般秀麗典雅的她與《WE PEOPLE》結緣於數年前的「喜願東西名人藝術慈善晚宴」,此後每年均主動共襄盛舉,為公益與弱勢族群貢獻心力。《WE PEOPLE》趁此難得機會,與平日低調的鄭書瑄聊事業、聊藝術、聊慈善……。
白手起家,身兼數職
「我28歲在大安路開了第一間珠寶店,只經營翡翠。」鄭書瑄娓娓道來。不靠父蔭、沒有背景,她純粹憑自身努力和不怕吃苦的衝勁白手起家,為求專精還報名GIA上課,學鑑定與設計。由於資金有限,店的面積和規模都頗小,不過經手的皆為上品,有時甚至捨不得賣,想「據為己有」。「同齡朋友多數喜歡閃閃發光的鑽石,我獨獨鍾情翡翠,這也是我當初選擇只賣翡翠的原因。」鄭書瑄解釋。「翡翠屬硬玉,大約明、清時期才從緬甸被引進中原,為了與中國產的翠玉(和闐玉,屬軟玉)有所區隔,特地取名『非翠』。後來才叫翡翠。慈禧太后特別喜愛綠翡翠,因為她的緣故,色澤飽滿、水頭透亮的翡翠開始風靡全中國。」玉和翡翠雖然沒有金剛鑽的耀眼光芒,但底蘊之中寶光流轉的深邃美感和裊裊餘韻,遠非一眼即看透的鑽石可比擬,不僅演繹了中華文化最瑰麗深刻的美學內涵,也承載了全世界華人的情感。
可惜租金壓力沉重,大安路那間店只做五年就收了;「但我和許多客人變成好朋友,譬如花藝大師齊云便是那段時間認識的。」不久,鄭書瑄將經營轉至民生東路、她稱之為「起家厝」的首幢自購公寓內,以工作室的形式繼續服務舊雨新知,同時大膽嘗試迥然不同的行業,積極拓展事業版圖;「我在台中開了模特兒經紀公司,業績很不錯,存夠資本後又在羅斯福路四段開了一間火鍋店讓妹妹管理。」20、30幾歲的花樣女性多半忙著玩耍、打扮、談戀愛,鄭書瑄卻無暇他顧,盡全力為事業拚搏;驅使她不斷向前的動力,來自身為家中長女的責任感。「大概從小就習慣照顧弟妹吧?我承擔了原本毫無把握能做好的事情,硬著頭皮往前衝,進而發現自己竟然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她看似嬌弱的身軀承載著無比堅毅的意志,遭遇大小難題從不逃避,「面對、解決、放下,沒有其他捷徑。」
興趣多元,鍾情藝術
創業多年以來,鄭書瑄始終心懷感恩,愈成功愈謙遜,感謝一路上幫助、提攜她的貴人。38歲那年她跨足工程業,發展日益多元;「我的興趣很廣泛,碰到不懂的東西一定深入探究,屬於閒不下來的個性。」不過,她並沒有脫離最初始的本業-成立於六年前的御藏藝術珠寶,堪稱當年「小珠寶店」的延伸與成長,但營運項目已不限頂級翡翠首飾,還囊括稀有彩鑽與翡翠雕件、珠寶畫、油畫等各類藝術創作。此次《美麗人間》展出的絕美傑作,即是御藏藝術珠寶的珍貴收藏。過往,低調一直是御藏秉持的經營思維,開始涉獵藝術作品後,鄭書瑄才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藝術屬於大眾,這麼美的東西應該和每個人分享,創作者的心血結晶應該被看見。」多年前首次接觸胡焱榮設計的翡翠雕件時,鄭書瑄立刻被深深震懾,油然生出一股使命感,想推廣胡老師巧奪天工的藝術創作。
「多項特殊技藝與特殊條件的完美融合,才能造就頂級翡翠鏤空雕件。」鄭書瑄表示。首先是玉石材料的取得,在礦源日漸枯竭的今天,這是第一個必須克服的難題。其次,要有懂玉石又深具美感的藝術家,配合多位技術卓越的工匠師傅,才能將不起眼的原石,轉化為美輪美奐的藝術珍品。「舉『四季平安』為例,」鄭書瑄介紹道,「胡焱榮老師憑多年經驗與專業,先判斷原石裡層的紋理與色脈,再根據其特性進行設計。接著,與他長久合作、默契十足的師傅採用不同工法著手雕刻。通常,一位師傅只專精一、兩種工法,『四季平安』運用了九種工法,損耗了數以千計的鑽石雕刻刀(翡翠硬度為七度,只能用鑽石刀),邊雕邊打磨,可見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鏤空部分的難度最高,一不小心整塊原石就毀了。」歷時四年,「四季平安」終於完成;梅蘭竹菊栩栩如生地綻放,枝枒伸展的線條彷彿自然生成,花瓣與葉片的紋理清晰可見、薄可透光,蘭花的鬚根細如麵條,讓人捨不得移開目光。
倘若在古代,如此頂級珍品肯定被皇帝納入宮中,尋常百姓根本無緣親見。說實話,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雖有其歷史價值,但藝術價值絕對不及胡焱榮的作品,連見過無數傾城寶物的已故前院長秦孝儀先生亦讚不絕口。北京故宮博物院目前已搶先一步收藏兩件他的創作-「百年好合」與「一露甘甜」,名符其實的博物館等級夢幻逸品。除了《美麗人間》展出的四件,御藏藝術珠寶尚珍藏了多件胡焱榮的創作,《WE PEOPLE》亦有幸先睹為快。欣賞的同時忽然心生疑問,被切掉的邊角料能夠做成首飾嗎?鄭書瑄笑答:「沒辦法,都是碎屑。不過,我們會予以收集,請緬甸藝術學院的學生分色,然後製成珠寶畫。」抬頭細看才發現,原來牆上掛的畫乃以珠寶製成;「這是緬甸的傳統工藝,利用當地盛產的翡翠、尖晶石、石榴石等不同顏色寶石的細小微粒,像馬賽克一樣拼貼成一幅畫,以往都被緬甸政府用來送給到訪的外國元首,現在原料欠缺,緬甸市面上看到的多數是沙畫仿製成的珠寶畫,真品已非常罕見。而且,這項工藝的傳承出現嚴重斷層,這幾幅是我的珍藏,賣掉就再也找不到了。我們預計年底再辦展覽,展出這批珍貴的珠寶畫。」
正向思考,無私付出
承辦《美麗人間》的幸福本色國際文創,是鄭書瑄於去年成立的新公司,媒體企畫宣傳、拍電影皆屬其營運範疇。「今年夏天會開拍一部新電影,探討時下重度使用通訊軟體的年輕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以及衍生而來種種問題。2019賀歲片的檔期也排了,起步相當不錯。」錢龍堡軟體開發,則是精力充沛的鄭書瑄的最新事業,首個APP已於日前上架。觸角如此廣,難道從來不覺得累嗎?「有時壓力確實大,幸好我有宗教信仰,」她笑著說,「藉由靜坐,我得以排除負面思考、獲得正能量,面對更多挑戰。既然要做就全力以赴,我並不是因為想得到什麼而努力,只是想好好做每一件事。就像布施並非一種交換,而是純粹想給予、付出。」
事實上,鄭書瑄不僅任關愛之家大使,還經常號召同事與她一同行善,不遺餘力。「做慈善不代表非得捐一大筆錢,心意最重要。我年輕的時候沒什麼錢,但會固定幫身障老人洗澡,持續了許多年,捐錢是經濟能力許可以後的事。」此外,她經常與同事帶著尿布和米等資源,以及四處蒐集來的舊文具、二手圖書、二手玩具,親身送至桃園的弘化育幼院-收容吸毒媽媽無力照顧的孩子,甚至捐棺、捐靈骨塔予無力支付喪葬費的貧苦人家。「對我而言是小小的力量,對需要的人來說或許是大大的幫助,」她表示,「無論出錢或出力,那樣做讓我很開心、很滿足。」真摯、直爽的鄭書瑄無疑是可愛的性情中人,這項特質在凡事精密計算的現代商業社會尤其難得。擁有柔軟的、感恩的心,她的富足毋須靠帶不走的身外物來衡量。
Profile:
鄭書瑄
御藏藝術珠寶執行長
幸福本色國際文創創辦人
錢龍堡軟體開發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