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出自己 中國趁早網創辦人王瀟
把人生經驗寫成一本書,也許不難,但要寫得膾炙人口,甚至啟蒙、改變人的行為,這已經脫離了暢銷書的層次,2010年在中國上市的《女人明白要趁早》一書就是這樣的傳奇,如今這本書甚至成為一個網站、一個品牌,作者王瀟更成為中國當前年輕女性的勵志偶像。
「創業者,是一個人在世間最好的狀態,靠自己所有的東西活著,智慧、思維、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習能力、成長速度等等,你就靠著這一切活著,這是最酷的!」王瀟精神奕奕地說著,她是中國女性社群網站與品牌「趁早網」創辦人,也是中國網民們口中的「瀟灑姐」。今年秋天,她來台宣傳2010年讓她在中國一炮而紅的暢銷書《女人明白要趁早》繁體中文版出版,為期三天的緊湊宣傳行程中,特地撥空接受本刊專訪。
「趁早」的傳奇
約莫五年的時間,一本書,變成了一個網站、一個品牌,趁早網成立不到兩年,所發行的文具、筆記本等周邊商品,年營業額已達5000萬元台幣;王瀟個人也從暢銷書作者成為品牌創辦人,她的成功不言可喻,今年6月開始,她又多了個身分,擔任《時尚cosmo》主編,然而在作家、主編或勵志偶像等等身分之中,王瀟不諱言,她始終最在意、最認定的身分只有一個,「創業者」。
《女人明白要趁早》其實就是王瀟從一個上班族成為創業者、女孩成為姊姊的故事,時間回到2009年11月,當時她創業約莫三年,在30歲生日的那晚,她在電腦前寫下「寫在30歲到來這一天」一文,將事業、人生與愛情等方面的心得總結為語錄體式的經驗教訓,轉發給幾位「閨密」,沒想到數月後,王瀟收到許多陌生人的email,紛紛針對「30」一文提問,她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這篇文章的轉載次數已經超過百萬。於是,王瀟以「30」一文為架構,思索自己與身邊的姐妹們究竟經歷過哪些事,才得出了「30」文中的結論,最後她寫出了25個故事,集結成《明白》一書,2010年上市18天後旋即改版,至今累積了超過30萬冊的銷售記錄,還有讀者看完書後,選擇創業,締造亮眼的事業成績。
創業者的故事,動人之處永遠在于啟蒙的意味。2004年六月,當時的王瀟還未創業,她以公費生資格錄取了中國人民大學研究所,在此之前她已是有了三年職場歷練的OL,這三年裡先是央視新聞播報工作,後來又到了跨國公關公司擔任活動策劃,怎麼說,這些都是年輕人艷羨的白領階級生活,然而三年下來,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卻是身為無名小卒的心驚,並非心酸於卑微之感,而是警覺到「如此待著,不會迎來想要的未來。」
在職場上,被瞧不起是許多人都曾歷經的羞辱,但只有少數人能發覺、掌握羞辱在人生中的真實價值。遭到羞辱而後勵精圖治,那是多數人都能明白的膚淺領悟,在領悟之前,若沒能看懂自己所處的局勢,再如何努力也只是困獸之鬥,人生的勝利往往是奠基於選擇一個自己有機會贏的局面。王瀟曾在電視談話中提及,曾在職場中被前輩瞧不起,斥為「只是會讀稿的花瓶」,還有公關公司裡夙有大志,準備報考國外MBA的同事也曾在無意間嗆她「你就這麼一天一天地過吧,看看十年之後,你什麼樣,我又是什麼樣。」然而王瀟沒有困在被羞辱的憤怒裡,「十年之後」的提問有如將她敲醒的警鐘,她意識到自己只看見眼下的每一場公關活動,而同事卻早已望向遠方,為未來而謀畫。

安全感的大哉問
感覺到自己的不足,也意識到眼下工作「作不出名堂」,於是王瀟重返校園,在研究所念到第二學年,約莫在2006年就創辦了工作室,但說起創業生涯的起點,她跟一般女人沒有不同,「我創業的前提不是遠大的理想,也沒有一定要賺多少錢,做多大事業、影響多少人等等,都沒有,當年我辭了工作去讀研究所,讀到第二年的時候,實在沒有錢花,沒有收入就沒有安全感,所以我開始接案子作平面設計,沒想到接案的報酬超乎預期,存到錢之後,我索性開了公司。」
安全感是所有女人都熟悉的字眼,但是不論追求財富、名利或另一半,很多女人往往以為必須犧牲心裡真實而抽象的渴望,例如自由與尊嚴,才能得到安全感,但王瀟不是這麼想,「創業是我積極找尋安全感的結果,當時我29歲,想要賺到錢,但想靠自己,而不是『要嫁個好老公』,或再找一間公司待著。」她認為不論是男人或公司,這樣的安全感並不牢靠。
「在公司做事的時候,我發現長官們說的未必是對的,他們有時候會蠢,不代表我沒有蠢的時候,但當我明知道老闆是蠢,還得按著他的方式去做,只為了拿到薪水,我覺得這件事情實在太不科學了。」王瀟口中的「不科學」可以理解為某種不公平,她說打工只是一種「點對點」的關係,創業卻是可以面對整個市場,「也許你上頭有十個老闆,但歸根結底,只有一兩個人決定了你的命運,萬一你們星座不合、個性不合呢?萬一他老婆討厭你長得太漂亮呢?但創業是你通過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讓大多數人來為你打分數,一個市場只要有一半的人認同你,超過了平均值,你基本上就能活下來。」
為了不讓少數人宰制,一心想要得到自由與尊嚴的王瀟就這麼走上創業路,成立了Motionpost設計顧問公司,一開始承辦小活動的時候,王瀟自己還得跟屬下一起黏貼活動用的小紙袋,但後來,她的公司不比跨國公司遜色,曾承辦過中國500大品牌公關活動,也曾舉辦過巴菲特、比爾蓋茲的北京之行。然而現實人生畢竟不是玫瑰色的浪漫傳奇,她帶苦笑著坦言,當初創業是為了「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見不想見的人」,真正創業了,卻依然得妥協。
享受寂寞
「為了賺錢,我還是得做不想做的事,在這個不得不的過程中,能夠放棄的是什麼?那就是有得選,我可以接單,也可以不接單,就看我當下有沒有那麼必須生存,大不了我就窮死,至少窮死是我選的,要是在公司上班,那就沒得選。」王瀟說,當年決定創業以後,曾經歷過好幾次自我懷疑,生意差的時候,錢賺得少的時候,她心裡就會浮現「我真的適合創業嗎?」、「是不是選錯行?」等疑問,把自己逼到夜裡睡不著覺,在無人的時刻淚水劃過臉頰。
「但後來我了解了,創業這件事本身就是寂寞的,不可能有人理解你在做什麼,那樣的話,你就不會成功。在你的領域裡面,當你做得越棒,你就走得越窄,同行者越少,你就越孤獨,但你不可以哭,不能軟弱,因為已經不可回頭。」王瀟笑稱,創業與上班,其實都是折磨,但是「自己折磨自己總是比較好」,在創業步上軌道之後,公司的未來發展仍是時時刻刻充滿未知,在王瀟成為勵志偶像、個人品牌後,帶動了公司轉型為社群網站,前景被看好,但光環也會是一種壓力,如此嚮往自由的她,又該如何自處?
「寫美容書的人,最大的壓力就是要用自己的外表,來印證她寫的一切是否真實有效;寫勵志書壓力應該更大,作者必須用自己的未來證明書裡的道理是對的,現在看起來,我會活得有如一場真人秀,大家等著看我寫的是否是對的。這似乎很難,但是對我來說又不難,因為我寫的每一句話,都是我真正相信的,我不是藝人,不需要演。不用背台詞。有可能我未來的人生會出現低谷,但本來就沒有一種人生是永遠往上走,至少寫完書的這些年,我和我身邊的朋友,大家都是一路成長,精神與物質都是越來越好。」王瀟直言,她書裡所銘刻的是真實,而非完美,但她並不畏懼這些真實也有被顛覆的可能。
「我最開始寫東西並不是為了讀者,但是現在太多人對我寫出的東西有所期待,所以未來寫東西、做事,已經不可能不管別人的情緒,我有一份使命感。如果有天我的決定違背了當初書裡寫的,對於這個違背,我還是要真誠,要思索是什麼原因讓我改變,然後對這個過程做最大化的詮釋,如果讀者不懂,拋棄了我,那是我應得的。」人生講究的是真實、自由與尊嚴,而不是片刻成敗,2010年王瀟結婚,2012年她生下女兒,創業之路依然能建立溫暖的家庭,成功的事業是徹底發揮感性的訴求,瀟灑姐的故事啟發著女孩們,得到愛與幸福的途徑不是委屈或索討,而是活出自己。
Photo/張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