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出精采人生!四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智偉的傳奇故事
出生於美籍猶太家庭,在台娶妻生子,薛智偉於1970年代在台灣開始了他的國際貿易事業-四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據點遍及台灣、中國、東南亞、歐美、墨西哥與南美洲。儘管因為經濟態勢變遷,事業體的重心已外移,但是,每每在一趟又一趟的商務差旅後,總是飛回到台灣這個被他視作為家的所在,就像倦鳥歸巢一般,回到這片他開展事業、遇到愛並且蘊育出下一代的土地,生活。
很特別的,這次的人物採訪拍攝地點,是在一處拳擊場與道場相連的諾大場地,而且,還是隱身在台北市區裡的某個商業辦公大樓裡;誰能想到,在一處匯集著大小公司行號的建築中,有著一處不時會有一群拳擊、空手道的練家子們聚在一起切磋身手的專業運動場地?
這裡是四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智偉一手打造的個人天地,對他而言,此處是僅次於「家」的另一個摯愛所在,不僅是他個人強身健體、修練心性的天地,也是他與好朋友間交流分享的地方。這個緊鄰在他辦公室旁的諾大空間,一邊是可以練氣功、泡茶聊天甚至開會的道場,一邊則是各種健身設備齊全的拳擊場地。最初從氣功開始入門的他,一路就這麼不間斷地練了二十年;現在的他,打起空手道來,力道紮實到會有掌風,不只是比劃比劃動作這麼簡單!

心念的訓練
直到現在,他只要待在台灣,幾乎每周就會在這裡打擂台賽,「我大概是全台灣打擂台賽的人當中,年紀最大的。」薛智偉幽默而自豪地說道。這種短短兩三分鐘內定輸贏的競技,並非蠻力的比拚,其實是一種透析人我心性的修練,「對沙包這種不是活的東西打,它並不會回手。對一個陌生人打,你不知道他的能力在哪裡,當他站在你前面時,第一個感受其實是怕,你說完全不怕是不可能的。怕了不能走,要去了解,只要慢慢放鬆就會不怕,你可以從中了解,自己的心可以堅強到什麼程度。所以,『了解到自己』是空手道最重要的精神,打不是最重要的,從內到外要練通,空手道會給你很多可以運用到生活上的東西,了解到自己才能了解到別人,不管是要做生意等等,都是要先了解自己。」
一次又一次的擂台賽,讓他磨練出在過招的過程中調整心態,讓自己放鬆以對,而且「放鬆之後還是要有內涵,訓練再訓練,不用想就會直接使出應對動作來。用想的都來不及了,一切都是要靠直覺反應。」擂台上的肉搏,是心性修練,也變成是一種面對商場征戰的敏銳本領,「學到這些東西,再回去面對家庭和事業,會有不同的心態。」
薛智偉在四十餘歲時開始接觸氣功,「那時原本是我太太需要。她身體比較弱,為了她,我研究了世界各地的另類醫療和傳統醫療。其實最初的用意不是為了我自己,但因為也是對我有益,所以就順便跟著吸收了。」在事業已穩健豐收之際,恰好也感覺到自己身體狀況不如以往;也許是機緣到了,薛智偉自此一頭栽進這個修練的世界,「20歲到台灣後創業,只專心在事業,結婚成家後公司慢慢發展起來,直到40多歲時,身體不太對的地方慢慢出現了。我目標要活一百歲,因為我的祖先都活了超過一百歲,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生活方式就要改變,所以我就從河南找來師父學氣功,天天做,慢慢會有效果;接著從氣功、拉筋、軟骨、伸展,到健身,再慢慢培養到武術,包括空手道和擂台對打。」
薛智偉的個性中,有一種一旦決定要做什麼,就會很投入的堅持,而且淋漓盡致。「為了打擂台,我要做很多身體訓練。人身體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像手腕這類的小關節」,為了訓練這些弱處,他沒有採用任何護具地直接以拳頭打木樁。「我不聰明,什麼事都一般般;但我做什麼都會投入,因為意志力很強。現在回頭來看,我在很多事上可以做得比別人好,但比專業的人差;於是我在想,這樣是不是不好?但是如果很專心地一輩子都做同一樣東西又好嗎?」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也許都是一個難有正解的大哉問,人窮極一生在探索、在追尋,怎麼做才是最好,可能在心隨境遷的機緣下,一切都有不同的意義。
養狗,也是薛智偉另一項驚人的興趣與專業。小時候成長在美國的那段時間,當時家中就有養狗,到台灣之後,一直到成家有了小孩才又再度有了養狗的念頭。面對養狗這件事,同樣可以看到薛智偉個性中執著於「精準」與「究極」的特質,「我做事情都會很投入,決定養狗後,我研究各種狗的背景、血統、功能,不同種類有不同特色,研究之後覺得狼犬最忠心。我的狗都是從德國買的,從他們一歲半~二歲開始養,在此之前他們都是被名師訓練過的冠軍犬。」家中三隻早已像是薛智偉家人一樣和他一起生活的狼犬,得獎無數,身價不凡,在薛智偉面前,他們可以像是開心雀躍的大男孩,但是一進入接受到指令的狀態後,那種極度專注的眼神與攻擊力,渾身散發著使命必達的剽悍。對薛智偉來說,這三隻如同戰士般的狼犬,帶給薛智偉的是生活中最溫馨的陪伴,以及沒有條件的愛,「平常最常陪我的就是他們。我在家裡唱歌時,他們也會覺得很好聽。」他打趣地說。
在薛智偉的道場外,陳列著一整排大小獎盃,「那些獎盃大部分是狗的。這是我熟悉的地盤,很多第一次來打擂臺的人,加上面對的又是一個老外,一看到這麼多的獎盃,我什麼也不講,他們心想『這個人一定很高手』,還沒開始打就快心臟病了。一直到他們離開的時候,我才會跟他們說,這些獎盃全部都是狗的。」薛智偉打趣地描述著,讓人不難想見那個情境的微妙逗趣,但也同時讓我們看到他透析人性的犀利內在。
鐵漢見柔情
「我是顧家的人,充電就是住家裡;事業的基礎,就是穩固的家庭。」十分著重家庭的薛智偉,與妻子吳育美的好感情是認識他們夫妻倆的朋友們都知道的事。吳育美長期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不少友人都是在她去年辭世之後才很驚訝地知道,原來她沉痾難起,因為吳育美即便在她後來健康狀況不佳時,還是非常用心地照顧身邊的朋友。她那份體貼溫暖的性情,至今仍令朋友們十分感念,更遑論與她在婚姻路上牽手數十年的薛智偉,「我太太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持,她長期身體不好,她曾對我說她一定會先走,所以她把家庭扶持好,叫我要先讓自己好,才能扶持事業。」
「一眨眼,我結婚33年了。當初我覺得自己很珍惜這份情了,但是當沒了這份情的時候,我才覺得我的珍惜不太夠。我太太留給我的,是兩個很孝順的小孩。時間實在太快,小孩一下就長大,現在要接班交給下一代,我的責任就是,把我的中國、美國與猶太文化背景傳承下去。」
「她照顧我這麼多年,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她的個性很強,但她不做老大,永遠都做老二,我說我需要什麼,她不管怎麼樣就會去做。她以前在公司是執行長,其實更是我人生中的執行長,如果我說我明天要見總統,她也會想辦法幫我去安排;她就是這麼厲害。我比較保守低調,她為了我什麼都可以做。」薛智偉和吳育美的結識,就是在台灣,「當時我大概已經來台灣十年,公司持續擴大,需要一個特別助理。她一來公司就讓我感覺到她對我的照顧,來了一年之後就訂婚結婚。看到她沒多久後,我當時心裡就認定,要結婚就是這個女的。她的強項是我的弱點,我的強項就是她的弱點。我們兩個很互補。」薛智偉感念地說著與妻子之間的感情。
「去年,我的家庭多了一個新成員。」薛智偉的兒子JD和愛情長跑11年的周韻於2013年底結婚,原本他就與後來成了親家公的周信義是好朋友,現在更是親上加親,「可以看我兒子從一個孩子(child)、變成男人(man),再變成一個丈夫(husband),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生成就。我很愛我的媳婦,也很愛他的家,我本來和周家就是好朋友,現在他們倆人結婚後,我又多了很多家人。」「我覺得這是我太太的安排,讓我在她走了以後還感覺到舒服、有成就,也感覺到家的溫暖。」「儘管她身體走了,但靈魂還在,我常常覺得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
躬逢盛時 乘勢而起
大學一畢業後就馬上飛到台灣,從那時候起至今四十多年來,創業、娶妻生子,薛智偉所有人生中的重要事件,都一一發生在此,台灣對薛智偉來說,是一個生活的地方,是一個他終將落地生根的地方。也因為在這裡開啟他的個人事業,他在待人處事的方法態度上,很台式,「我是美國出生,居住時間最久的地方是台灣,我太太是台灣人,小孩也在這裡出生,我把台灣當做第一個家。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生意,怎麼樣對社會有貢獻,都是在台灣生活這個階段開始學的,我學到的是台灣人的方法。」「台灣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我在1972年到台灣,那時台灣剛起步,是歷史上很特殊的一個時間,我很幸運在那個時候慢慢認識的人一起發展、一起成功。我剛好參與了台灣一個很重要的時間。」
而當初為什麼會遠道從美國來到台灣創業呢?「有一年,我哥哥來台灣工作幾個月,當時我念大學,暑假的時候過來看他,才來台灣兩個星期被這個地方電到了。我在美國成長時的環境滿舒服的,相較之下,當時的台灣好質樸,路上跑的是三輪車,沒有高樓,鄉下還有人駕牛車;除了中山北路和西門町,台北市區內還很多農田。」「當時來台灣一兩個禮拜沒辦法跟人家溝通,覺得很不舒服,但是我真的感覺這個地方的人跟我很合,所以一回到學校,馬上把所有的課改成和中國有關,不管是歷史、文化和語言。畢業後一個星期,就飛到台灣,那時候我爸爸在美國事業很不錯,他朋友幫我在台北安排了一份工作,我本來不想要那份工作,而想當學者,我跟我爸提這個想法,但我爸笑著跟我說,我們家好像沒有這樣的人,一代一代都是經商做生意的。因為做生意,中南部到處去,交了很多朋友,我對做生意開始有興趣,很快就做起來。」
回首這段漫長的人生歲月,說來緣分實在奇妙,「我來台灣是什麼原因?其實也說不清,我想是緣分吧。我來第一次就感覺很好,一回去就準備第二次再來。沒想到就一輩子留在這。真的是沒想到。」
「我最近在想,要進入台灣籍。」薛智偉說。礙於法規,在台居住長達四十年時間的他,目前僅有台灣永久居留權,也許這對居住在此的生活並不會有什麼不便,但是,心念已然在此落地生根的他,對台灣所懷抱且渴求的是一份實質與名分皆具的歸屬感,「我花了好幾年在金寶山蓋了一個房子,裡面可以容納五六十個人,以後可以放未來的一代代。」薛智偉在台灣人的民俗中學到,為祖先打造的長眠之地很重要,這樣一來,就能知道一個家族的歷史,猶太人也有這種概念。
脖子上掛著紅絲繩繫著的翠綠玉佩,家中客廳最顯眼的位子是一座特別打造的猶太經典《妥拉》(Torah),從人生樣貌到待人處事的方法,薛智偉身上盡是這種跨文化的多元面向,既緊繫猶太人的傳統根本,也融入台灣風土民情。對台灣來說,這個連抒發感情的方式都很台灣味的猶太人,並不只是過客,而是歸人,「人生不會只有快樂,悲傷的事情該怎麼消化?歌唱一唱,悲傷就過去了,尤其是台語歌,唱起來咖爽快啦。」薛智偉豪氣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