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巾幗風範 彭麗媛
三月二十二日,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就在全球媒體都聚焦於這位新上任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所代表的意義之時,在莫斯科機場、習近平踏出其專機的那一刻,他身邊一位身穿深色大衣、雲鬢高挽的女子卻在瞬間成為在場所有鎂光燈的焦點。這位蛾眉淡掃、衣飾簡約卻盡顯端莊優雅氣韻的女性,正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妻子、新任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
注定不凡的民族藝術家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日生於山東鄆城的彭麗媛出身於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她的父親曾任文化館館長,母親則是地方劇團的一位主要演員。從小受到母親的耳濡目染,彭麗媛十四歲時進入山東藝術學院、專攻民族聲樂,並很快在中國音樂界嶄露頭角。她於十八歲時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文藝兵,她的足跡從此遍及中國邊疆海防前線,她的歌聲也因此飄揚在各地的解放軍營間。一九八二年,彭麗媛於第一屆央視春晚演唱其名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大獲成功,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演唱新星,此時的她年僅二十歲。
在此後的二十多年間,彭麗媛屢屢獲得國家級音樂或文化藝術大獎;她出版音樂專輯、舉辦獨唱會,並前往世界各地進行歌唱或戲劇演出,致力於將中國民族聲樂與中國歌劇推向國際舞台。她更於2005年應邀在美國紐約的林肯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演出中國歌劇《木蘭詩篇》,獲頒「傑出藝術家」獎。對中國音樂界來說,彭麗媛是個不可多得的民族藝術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就曾稱她是「中國民族聲樂的一個典範」,享譽中外的著名鋼琴家劉詩昆更讚美彭麗媛的不斷突破與勇於創新「為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撇開那些學術界的讚譽不提,彭麗媛本人與她的歌聲早已深入中國廣大人民心中,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歌唱家之一。

第一夫人輪廓成形
一九八七年九月一日,當時已紅遍大江南北的彭麗媛與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結為連理。隨著丈夫平步青雲,如今已是中國國家主席夫人的彭麗媛無疑較以往多了一重身分與責任。在現代社會,國家元首的妻子、所謂的「第一夫人」顯然已被視為一種象徵:在對外場合中,第一夫人的出色表現可顯示出夫人對教育、公益慈善或兩性平權等議題的關心,傳遞出國家的正面能量與價值觀,為國家與元首加分;更甚者,夫人的品味與喜好還能為國家文化與形象做免費的宣傳與提升,可謂一舉數得。過去有名的例子如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到最近的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卡拉.布魯尼(Carla Bruni-Sarkozy)都是。
然而在中國,第一夫人卻一直只是個模糊的影子。第一個以中國最高領導人夫人的身分出現在國際舞台上的,是江澤民的夫人王冶坪。王冶坪的身體虛弱、樸素而且低調,但即便如此、她仍堅持陪同丈夫出訪他國,只因她要盡到她身為一個中國男人的妻子的本分。第二個登上國際舞台的中國第一夫人,則是胡錦濤的夫人劉永清。相較於王冶坪的簡單樸素,劉永清顯然更注意在外交場合中的穿著打扮;她的衣裝得體且能與夫婿胡錦濤的穿著相得益彰,性格作風也十分親民。不變的是她們的低調,她們永遠只有在國事訪問時默默陪伴在丈夫身邊,需要時對民眾微笑揮手致意;她們的性格、想法、談話、作風外界一概不知,她們只是一個國家元首的陪襯而已。
但彭麗媛顯然不是如此。首先,與王冶坪、劉永清遠離政局的低調態度不同,彭麗媛曾數次擔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文職幹部(相當於少將軍銜);其次,她對於自己即將擔當的角色早有準備,從2007年最後一次登上央視春晚後就逐漸淡出表演舞台,201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任命為結核病與愛滋病防治親善大使,2012年應邀擔任比爾蓋茲所創辦的蓋茲基金會控菸活動形象大使,到今年初,她以各式各樣時尚優雅又不失端莊的扮相偕同夫婿出席各大國際場合。彭麗媛姣好的外型與高雅的氣質再搭配上她熱衷公益的形象,完全符合現代國際社會對於一個「第一夫人」的要求與想像。
中國軟實力的契機
或許對中國而言,彭麗媛這位第一夫人出現的時機可謂恰到好處。在過去十年間,中國在經濟、軍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展現出驚人的進步與傲人的成績,然而物質上突飛猛進的進展結果就是多數人民的文化水準無法跟進。這種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巨大落差也是當前中共欲改善的目標之一。而彭麗媛這段日子在國際場域的亮眼表現在外媒或中國人眼中不啻於是個扭轉的契機。
紐約時報就已拿她與蜜雪兒.歐巴馬相提並論,認為這兩位第一夫人有相似之處,並期待她們未來能在公開場合一同亮相;時代雜誌更形容彭麗媛是新一代「外交偶像」,認為她體現了中國第一夫人的嶄新形象、進而提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甚至可能有助於中國新一代領導階層在國內的民意支持度。當然,中國的軟實力是不可能單靠一位第一夫人就能有顯著提升的。一個國家的歷史、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相結合所展現出的獨特魅力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淬煉,各領域人才的創造、交流與不斷努力,人民的接納與傳承,日積月累下產生並發揚光大的。
但不可否認的,彭麗媛此行可圈可點的表現讓外界對中國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甚至讓中國人民對本國形象與本土設計產業有了更多的嚮往與期待。拜網路發達所賜,彭麗媛展現的新中國第一夫人形象不僅引起國際媒體關注,也在中國內部激起熱烈討論:「彭麗媛的『國母』範兒沉穩、大氣、得體的恰到好處」、「她揮手挽手剎那間、完美展示中國夢應該表達的內涵——能力所及、責任與尊榮同在」、「美國有蜜雪兒,中國有彭麗媛!」……從網友們在微博的評論,不難看出中國人民普遍對彭麗媛不無驕傲。或許這只是一陣趕搭國際媒體討論的熱潮,然而若以此為基點擴大發展,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典雅、溫厚、包容等特質滲透進中國社會,再由中國人集體向外展示,未來也許能改變中國一貫財大氣粗的形象。
中國本土品牌站上世界舞台
在這篇報導中,《時代》還特別指出彭麗媛的時尚品味之所以廣受好評不僅只是因為她的個人特質,最重要的是她選擇了中國本土品牌。雖然近年來中國設計師品牌如雨後春筍大量出現,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顯然還是歐美的時尚品牌更「上檔次」;彭麗媛的選擇可說是展現了一國元首夫人對於本土原創品牌的實際支持。事實上,也因為彭麗媛的選擇,讓廣州品牌《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一躍而上國際舞台,重現當年Jason Wu的風光時刻。
根據《例外》品牌創始人與設計師毛繼鴻的說法,該品牌適合的是「追求生活品質又想與眾不同,了解國際流行卻想表達東方氣息」的女性。「很多人在大學時可能都是文藝青年,對藝術、人文與美的需求很強烈;但在日後的工作當中,自己內在對浪漫、對文化藝術的興趣卻丟失了。也就是說、裡面有,只是被包住了。我們就是要喚醒她們的這種需求。」雖然《例外》因此一砲而紅,但確切來說,為彭麗媛打造這一身艷驚國際的服裝造型的,是與《例外》同一集團的品牌《無用》的設計師,馬可。這位生性低調的女設計師過去曾在巴黎、荷蘭等地的時裝周發表其《無用之土地》、《奢侈的清貧》等系列作品,是首位受邀參加巴黎高級訂製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從她的系列作品名稱到她為彭麗媛特別訂做的服飾,可以看出這位設計師對所謂「奢侈」的全新演繹,而讓中國第一夫人在外訪行程穿上更能展現東方文化異於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質。
麗媛效應
眾所周知,因成本上升和出口疲軟,中國的紡織服裝業早在兩年前就已陷入寒冬。而在去年,紡織服裝業更是在中國製造業九個細分板塊中表現最弱的,股市跌幅占去年下半年倒數第一,可見景況之慘。然而在今年年初,中國紡織服裝業開始有逐漸回暖的趨勢,除了品牌類服裝上市公司盈利狀況的改善,「第一夫人概念股」的市場效應顯然也有功勞。外界觀察認為,彭麗媛此次的一身行頭或許代表日後中共高層所使用的奢侈品,從服裝、手表到汽車,都將以國產品牌優先,外國奢侈品牌再難有露面機會。在歐美奢侈品大廠搶佔中國市場的同時,彭麗媛一身本土品牌服飾不僅是對中國設計師品牌的支持與對外展示,也標誌著中國高級服裝產業蓬勃發展的一次機會。2011年,《例外》在全中國的銷售額已突破十億人民幣,可以預料在經過這次彭麗媛的加持,該品牌的知名度與銷售額必定又有飛躍性的成長。其實不只是《例外》,因為第一夫人的捧場而受到影響的還有其他中國本土高品質的服飾品牌公司。在彭麗媛亮相俄羅斯後沒幾天,服裝品牌大楊創世在股市開盤不久即漲停,其餘如朗姿、凱撒等女裝上市公司漲幅均居於前,強大效應被媒體大幅報導之餘,也不禁讓人期待這位新科中國第一夫人在日後還會為中國外交與時尚帶來什麼新風貌。●○
Photo/達志影像、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