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People 藝術設計

被拋棄的廢棄物也能重獲新生!META Design總監鄭遠揚:「是否還要用對環境成本毫無考量的方式去消費?」

策劃展覽「無用之用」的策展單位「META Design」,自 2010 年開始使用廢棄材 料作為載體,在走過 15 個年頭後,品牌的範疇也從燈具、家具等商品,逐步拓展 到空間與藝術策展,透過自己的方式,闡述與詮釋對於廢棄物再製的想像。會讓 META Design 一腳踏入回收物再製 的領域,並非是因為團隊總監鄭遠揚洞察 全球永續議題的發展。事實上,他們最初 切入的動機也並非著眼於「永續」,這一 切就像是心照不宣的默契,只是單純希望 減少對新資源的浪費,以「在做任何事情 的時候,我們不要再用到新的資源」為出 發點,與大眾溝通。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非盲目追求慾望」

這是 META Design 創立團隊的核心訴求,不僅是如此要求自己,也要求合作的企業。雖然乍聽下有點過於理想,畢竟怎麼可能 沒有慾望?但鄭遠揚搖搖頭認為:「我們還是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過想過的生活,但唯一的差別,是思考著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試看,不要再消耗新的資源?」 人類已經從地球上獲得過多的資源,卻似乎沒有好好利用,從這角度切入全球面臨資源耗盡窘境,也正好貼合當前的永續趨勢,更引發另一層級的思考——如何讓資源有效利用?

一塊木材引發討論

一開始 META Design 以木材作為介質,設計燈具產品。木頭的溫潤與生長特性,讓他覺得木材是有生命的,「當有了生命介質的介入,你不會只把它當成是一塊材料,反而會特別謹慎小心的使用。」於是鄭遠揚開始使用回收木頭製作產品、佈置展場。一開始僅是使用因貨運包材而衍生的木棧板,爾後開始收集木構造房屋經拆除後所遺留下的木窗櫺與門樑,「這些老物件又與木棧板不同,它們承載著情感與記憶,進而開啟了另一層討論,促使我們繼續深入發展直至今日。」

汰換廢材的重生

以META Design與台電文創的合作為例,他提及台電每年都會汰換不少木橫擔、礙子、變電箱等等耗材,每每看見一座座的退役材料,總覺得應該還能再做些什麼。例如以淘汰木橫擔切片再製成家居品,但仍趕不上汰換速度。於是鄭遠揚又嘗試將高溫燒製的陶瓷電阻器材「礙子」,研發出新產品「礙子石」。無法回收的礙子,替換下來後只能當成廢棄物堆置,但透過再製,就能有效率跟有意義的去化,於是嘗試將添加在礙子石的礙子成份,一口氣加到 60% 最高極限,最後成功了,也讓鄭遠揚驕傲地表示:「這次我只做了5片礙子石,就消化了1頓的礙子。」成效可觀。

被拋棄的廢棄物也能重獲新生!META Design總監鄭遠揚:「是否還要用對環境成本毫無考量的方式去消費?」 被拋棄的廢棄物也能重獲新生!META Design總監鄭遠揚:「是否還要用對環境成本毫無考量的方式去消費?」

讓「永續意識」成為更深層的溝通

外人看了或許不解,為什麼要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但鄭遠揚這麼做卻有他的理由:「過去,我們試圖從產品上講述與傳 遞理念,但最後依舊是用『消費行為』做終結,這是一種衝突與矛盾。所以慢慢地讓我們想要跳脫純粹以商品作為載體媒介,達到溝通目的。」過於強調循環經濟,可能會使消費者產生「即使是一次性商品也能回收再製」的錯覺,鄭遠揚表示:「唯有讓民眾真切地認知到、意識到這整件事情是需要被控制、被注 意的,這個水龍頭才有可能被關小。不然我們永遠都會陷入必須『去化』已被產出廢棄物。」

被拋棄的廢棄物也能重獲新生!META Design總監鄭遠揚:「是否還要用對環境成本毫無考量的方式去消費?」 被拋棄的廢棄物也能重獲新生!META Design總監鄭遠揚:「是否還要用對環境成本毫無考量的方式去消費?」

因此不論是自製商品、企業合作,還是舉辦「無用之用」特展,他們利用不同渠道,不斷溝通與感受永續的本質。META Design 的溝通與合作對象,從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台電文創,到高奢產業的Cartier卡地亞等不同維度。「當有了『意識』,我們會開始斟酌是否還要用對環境成本毫無考量的方式去消費?還是我在消費的時候,我可以加入我們對於環境這事情的關心?」沒將永續視為是多高尚理想,僅是透過有意識的採購、有意識的消費,單純想著為環境多想一步。如同鄭遠揚的釋義:「永續,無非是為了讓人類繼續在這顆地球,過上良好的生活所提出來的一個概念而已。」

 

Share:
Zoe Chen

editor
藝術、建築、家居、選物,還有一點愛吃、愛看劇、愛逛展的成份。 可透過zoe@wepeopleclub.com與我聯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