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浪漫夜巡 當代水墨畫家 郝量

浪漫夜巡 當代水墨畫家 郝量

透明長袍,包裹著人體軀幹,唯美裡,透出灰暗底層,郝量的作品,一貫有著暗夜傷感的氣息,「什麼是虛?什麼是實?我以人為主體,透視生命的核心。」深受西洋古典主義畫派的洗禮,1983年出生,不畫當代主流油畫,而是選擇中國水墨作為入口,郝量在大陸新生代藝術家中,風格格外獨特,年輕卻老成,浪漫而沉重,「我把生活裡很多東西都看的很重,然後用畫來表達我的觀察。」

透明的沉重敘事

郝量的畫,如同他的人,與這個時代有種疏離感。即使已從故鄉成都遷至北京居住,車水馬龍的擁擠與喧囂只是靜默地從他的身上流淌而過,沒有留下痕跡。

在堅持寫實與具象的畫面裡,郝量漸層式解剖、透視生命的本質,幽暗背景中,竹、骨;兔子、神;心臟、花朵,這些主體不斷地交相指涉彼此的存在根本,何者是現在?何者是永遠?誰也不能確定,郝量這麼表示。他所描繪的虛擬實境,像夢境卻又很真切。看郝量的畫,像在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是敘事型的文字性畫作,他以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兼當科學家的角色,詩意又冷酷地切入生命,一再逼近心內的意識流,「普魯斯特談孤獨、談青春、談自我、談回憶,事實上,生活就是這樣密實地包圍著我。」

身為正受矚目的八○後新生代藝術家,郝量直言,自己從小習慣孤獨,享受寂寞,年齡對他沒有太大意義,話語裡總像習慣了現實的推擠,彷彿他的靈魂早已來來回回地在這個世界闖蕩了好幾回。「也不是早熟,只是我把生活看的很重,而且年輕絕不等同於青澀,對我來說,現在正是我最明白、找到自己的時刻。」出生於中國成都,師承中國水墨大師徐累的郝量,2009年取得四川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自幼習畫的郝量自2006年開始發表作品以來,便以中西合璧的工筆畫成為八○後藝術家清新的新星,陸續獲得今日美術大學生展提名、羅中立獎學金最高獎,「一個藝術家能不能找到自我定位,30歲以前是非常重要的階段。」一面摸著頭,郝量一面直率說道,「外界評論我們這一代藝術家還年輕,但年紀和畫風的成熟性與完整性無關。」

古典線索

中國當代油畫走到高點時,郝量依舊熱愛水墨,他的畫從正統而扎實的兩宋院體畫出發,卻衍生出讓人驚豔的西方文藝氣息,彷彿達文西遇到李嵩。「古典主義啟發我許多,我受文藝復興時期的畫派影響很大。」大量地以解剖學的觀念解構人體骨幹與器官,又透徹地由透視學的概念深入平面的立體感,一幅幅郝量的作品,排列成一條通往古典主義的時空長廊,「我在醫用解剖與藝用解剖之間來回,藉由虛與實還有介於其中的中間狀態,探討客觀的、形而上的課題。」也因為深受古典主義的洗禮,郝量的繪畫雖然陰暗卻具有美感,「我以透明的紗、美麗的花花草草,抵銷畫作裡的陰暗感,我的畫依然比較訴諸唯美與平和感。」

散發出文人的風雅氣質,郝量從小就喜歡閱讀、沉浸在書堆,「我讀許多古典文學,這些流動的時空脈絡,總是穿越我而過,讓我釐清一些疑惑,閱讀有助於我漫長的孤獨創作。」師從徐累,郝量直言,恩師帶領他前進,「老師對我影響很大,他並不要我像他,而是鼓勵我大量閱讀,所以我們兩人的畫風截然不同。」以中國畫為核心,郝量強調,他相信慢工出細活,所以嚴格要求自己不只講理念卻忽視最基本的紮實畫工,「如果我想更快地表達我的主張,我就不會選擇以畫為媒介。」

經緯交界回望東西

帶著疏離的文學式風格,紙上偶化的人物隱喻現實的陰影,郝量的創作畫風古典優雅並注重細節,主題上他卻關注著現象與本質、虛與實、短暫與信仰種種哲學議題,因而形塑出唯美詭異的氛圍。「我喜歡去想尖銳、複雜的問題,像是由時間和文本應接而來的提問。」生長於一個快速革新的時代與社會環境,所有的新舊、東西軌跡交錯在郝量的腦海裡,「其實我還是喜歡待在成都,但是為了許多的藝術交流,搬到北京,對我來說是不得不然的決定。」他離開了家,卻未將他的執著留在故鄉,雖然北京繁華而熱鬧,郝量直言自己仍不愛社交活動,「不管在哪裡,只要是進入創作狀態,我都會將自己關禁閉,完全地把自己獨立出來。」

宋畫架構裡,有著古往今來、貫串中西的內容性,除了解剖學,郝量也探討宗教,「信仰是最穩定的,我藉由宗教思考自我本身、思考生命最初的狀態。」於是夜裡失眠的片段光陰,讓郝量進入冥想的後設場域,「我很少失眠,每當失眠,我會很快樂,這讓我有時間去想很多問題,我很欣賞杜象的實用美感思維,而不是概念性過強的陳述方式。」站在東西方的經緯交界點,郝量畫人的異化,也畫寓言式的真實,這個年輕的身影,用一顆成熟而世故的警覺心,提煉繪畫藝術性。●○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