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女紅文化之美 傳承千年的藝術

女紅文化之美 傳承千年的藝術

 

「台北市母親的藝術發展協會」於松山文化創意園區舉辦的《洛書之美─華夏文化生活藝術展》開幕在即,《WE PEOPLE》藉此難得的機會,向陳曹倩女士請教華夏女紅文化之美。

儘管外表溫柔婉約,言行舉止從容優雅,渾身散發迷人的古典韻味,前監察院長陳履安的夫人陳曹倩女士,其實是一位走在很前面的時代女性。出生、成長於香港的她從小受西式教育,18歲赴美求學主修生物科學,雖然頗早走入婚姻,相夫教子之餘依舊保有完整的自我,不像同輩婦女那樣完全隱沒於家庭之中,只因為人超級低調,極少接受媒體訪問。不過,出身自洋派家庭的她,卻深深著迷於非常傳統的華夏針黹工藝。3月18日起至3月28日,她創立的「台北市母親的藝術發展協會」,將於松山文化創意園區舉辦《洛書之美─華夏文化生活藝術展》,與大眾分享飛針走線的刺繡之美與拼布藝術。

母傳女的精巧工藝

陳曹倩女士與中國女紅藝術的淵緣始於少女時代。「我去美國念書之前,姑媽特別用兩千多塊六角形小布片,親手一片片拼綴縫製成一條百納被,還繡了一對枕頭套讓我帶著用,從那一刻起,我就愛上刺繡了。」她緩緩解釋,「可惜當時太年輕,只覺得很漂亮而已,不懂得向長輩討教這門技藝。」嫁作陳家婦,看到婆婆嫁妝裡的一幅百子圖刺繡,她再一次被震撼;「我婆婆是書香世家的小姐,那個年代,大戶人家女子出嫁之前,家裡都會請繡娘繡一整套床幔、被面、枕頭套、鏡套等等日常用品當作嫁妝。象徵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的百子圖,是必備的圖案之一。」

陳老夫人傳贈給她的百子圖屬四大名繡之中的湘繡,最大特色是繡出的花草鳥獸最具立體感和真實感,素有「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由於原件太過珍貴,陳曹倩女士捨不得時時拿出來翻看,便於20多年前找人一模一樣複製了一件,繡工雖比不上原件精細,可也稱得上得之不易的臻品了(將於這次的展覽展出)。不過,更令人驚喜的是,她特別找了電腦動畫團隊,以這幅百子圖為藍本,運用現代科技新媒材,以360度立體環繞投影的方式,呈現百子嬉戲玩耍的靈活百態。採訪當天,陳曹倩女士將複製的那一件拿出來與《WE PEOPLE》分享,只見有的下棋、有的提燈、有的踢毽、有的敲鑼打鼓、有的舞獅舞龍、還有的玩老鷹抓小雞,各個靈巧活潑栩栩如生,配色尤其雅致,令人更加神往原件的超高水準絕活。

保存即將失傳的絕活

事實上,陳曹倩女士於1996年創辦「中國女紅坊」、2006年設立「台北市母親的藝術發展協會」,便是為了保存與推廣此一幾乎被現代人遺忘與疏忽的工藝─舉凡染布、刺繡、拼布等等都包括在內。在古代,無論家境好壞、身分尊卑,女紅是每位女性必學的手藝─看《紅樓夢》就知道,即便是賈府的大小姐們,閒來無事也會繡荷包、繡手巾打發辰光,而這門技藝,則由母女代代相傳;「媽媽們不曾受過學術性的藝術訓練,她們的老師就是自己的母親,一針一線都凝聚了她們的愛,一圖一字都寄託了她們的期許。『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就是這個意思。工業化社會講求快速,無形中也讓我們遠離了親手縫製的樂趣,現在的女孩子人人會打字敲電腦鍵盤,但鮮少有人會做針線活。」

反觀西方,很早便知曉該如何保存這門工藝;身懷絕技的師傅一個個被fashion house高薪延攬,在高級訂製服中一針一線留下他們的印記,殊不知,這只是中國古代媽媽們的日常功課。「過去我們舉辦展覽的時候,許多朋友表示非常喜歡我們的作品,鼓勵我們推出量產系列商品。」陳曹倩女士表示,「起初有點困難,因為我們志在文化面的推廣。後來,喜歡的朋友實在越來越多,我開始花時間研發商品,思考什麼東西能貼近大家的日常生活,進而從每天的使用當中看見這些美,老工藝才會再度回到我們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傳承與延續。」她隨手拿起櫃子上擺放的老虎玩偶,一隻結合客家花布與刺繡工藝的成品,模樣逗趣可愛;「以前是小孩子的玩具,現在很多人買回去當擺飾,捨不得給孩子玩。」幾件刺繡的胸針亦精美絕倫,絲毫不輸國際精品級的設計,讓人愛不釋手。

賦予傳統工藝時代新面貌

陳曹倩女士接著拿出幾件即將於展覽中展示的作品,向《WE PEOPLE》詳細介紹;「這幅叫『花開富貴』,用手染綿布和麻布一格格拼縫起來的,我們先將牡丹花經過電腦特效處理,影像數位化之後分割成兩千多片三公分平方的小布塊,共計80多種顏色,再一塊塊拼成牡丹花的形狀,呈現幾何美感─技術很古老,但作品的樣貌很現代。」另一幅大型作品「六角長壽紋」,則是用深淺不一、彩度有別、圖案各異的手染藍色印花布拼接而成;「這幅作品揉合了染布與拼布兩種工藝,非常傳統典雅,但一點也不給人過時的感覺。」

為推廣「母親的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此次展覽將展示台灣近20年來布藝與插花藝術的多件作品,並藉由不同主題的展區,多角度展演女紅文化豐富的藝術風貌與內涵。展覽以四季交迭輪迴為骨幹,共有《春萌》、《夏旺》、《秋滿》、《冬蓄》四個主題,演繹《洛書》中陰陽相生相剋、互補平衡的美學與共生之道。此外,台灣原住民族和大陸少數民族亦受邀攜帶作品參展,如庫淑蘭剪紙、洛川娃娃虎、漢族福娃、排灣族琉璃珠背籃、藏族盤繡、侗族刺繡、羌族刺繡、漢族珠繡等等,隨手拈來的色彩與創意,皆是各民族俯首可拾的生活美學,元素多數來自對大自然的觀察。藝術不該存於殿堂,而是落實日常生活之中,陳曹倩女士深諳箇中意涵。

 

 

《洛書之美─華夏文化生活藝術展》

地點:松山文化創意園區東向製菸工廠一樓

展期:2016年3月18日至3月28日

時間:10:00至22:00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台北市母親的藝術發展協會

布藝與花藝DIY教學體驗:3月19至28日,每日10:30至12:00

座談會:3月19日10:00至12:00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