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Luxury   /  回到生活 台灣家醫科權威林青穀的健康忠告

回到生活 台灣家醫科權威林青穀的健康忠告

「四十不惑」當真不易,林青穀在40歲前是活躍於社交圈的醫師,眾人稱羨他的名利,殊不知身心崩潰的壓力幾乎將他擊垮,幸而一場大病,讓他展開自我療癒,領悟「回到生活」才是通往不惑人生的唯一法門。

始於餵養

因為一本新書《便秘‧腸癌‧胃食道逆流通通再見的顧腸胃天然飲食》前來採訪台灣家醫科權威醫師林青穀,我以為我會聽到很多保健腸胃的常識,沒想到最後得到的是一個非常「身心靈」的故事。「這幾年我就算看診直到晚上九點多才下班,下班還是會去超市買當季的蔬菜,回到家大概十點一刻,我和太太簡單料理一下,十點還是可以全家開飯,這時候小孩子大概從學校晚自習回家了,或是念書念到一個段落了,正好吃點清淡的菜當宵夜,一家人吃著熱騰騰的菜,邊吃邊聊,感覺真好,會開始愛上自己下廚,堅持跟家人吃飯,都從幾年前憂鬱症復發有關。」林青穀微笑地說著,介紹自己寫的腸胃保健書籍,他不急著講解書裡的種種飲食法則,反而先從自我療癒的經驗講起,因為雖然書裡說「臨床實證,90%的腸胃病是吃出來的」,但林青穀說,「好好吃飯」不止關係著吃了什麼食物,還關乎生活態度,「沒有好好餵養自己」便是萬病之源。

林青穀的優秀,眾所皆知,曾任台大醫學院家醫科總醫師,在家庭醫學觀念尚不流行的1988年便開設全台第一家家庭醫學診所;因為親人在國外過世的經歷,因此主動詢問飯店是否需要提供外籍旅客醫療服務,進而聲名遠播,不僅成為君悅、寒舍艾美、國賓、喜來登、亞都麗緻、遠東等著名飯店的醫療顧問;也曾擔任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麥可傑克森來台的隨行指定醫師,甚至在1998年曼谷亞運與2000年雪梨奧運期間,兩度擔任中華台北隊醫等等,他的名氣與影響力可想而知,但種種成就其實也成為某種「難以承受的重」。「還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的時候,我父親帶著姪女到南非出國,那班SA295班機失事了,我一個人到國外去交涉父親跟姪女的後事,那種震驚、悲傷跟壓力讓我罹患憂鬱症,我知道不能自我隔離於人群,所以一邊在精神科醫師建議下服藥治療,一邊繼續工作;後來我開業,還特別讓精神科醫師也專職到診所來為我的病人服務,這麼多年來,我有了一些事業成績,可是也壓得我喘不過氣,在前幾年母親也過世以後,憂鬱症就復發了,這次很嚴重,我擔心自己會走上自殺一途,開始跟精神科醫師展開長期的協談治療。」

減法生活

為期三年多的心理治療,除了服藥,與醫師深談,林青穀說自己改變最多的就是「回到生活」,「我過去總想做別人做不到的事,覺得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可以一直做事,但這其實已經超過自己的極限,在母親往生後,身邊的很多事都頻臨崩潰,比如事業的困境或是衝突,還有台大EMBA的學位,我一直試圖克服,但發現很難兼顧後,我開始對自己覺得失望,自責種種『不夠好』,雖然表面上還是一如以往地看診,也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病了,所以更專心地看診,但實際上是陷入很深的低潮。在醫生建議下,我開始讓生活變得簡單,比如離開扶輪社,減少很多社交活動,包括EMBA也不讀了,但同時我也『回家』了,我爬山、跑馬拉松,每天做菜給家人吃,身體變健康,家人感情也變得更好,我本來就對做菜有天份,開始天天下廚後,料理很多好吃有創意的菜。」林青穀書裡介紹許多蔬食、輕食食譜,推廣多吃蔬菜水果對保健腸胃的好處,那些一般人認為味道不佳或過於清淡的抗癌蔬果,經他料理,全都成為美麗又新穎的菜色,回家煮飯與吃飯不只讓他照顧了家人的脾胃與心靈,也帶走他積壓多時的成就壓力。

食物自有大藥

「很多人都會問我,身為上班族很難有時間自己煮飯,該怎麼辦?但其實重點是你有沒有為自己『Take a Break』?有時候診間難免大排長龍,我給自己設一條界線,至少不捱餓,逼不得已也要趁空檔,吃點高纖麵包或抓把堅果,慢慢吃,不要吃得心浮氣躁。我到波士頓旅行的時候,看到午休時間很多上班族特地從高樓大廈走出來,拿著食物到公園綠地悠閒地坐下來吃飯,這就是一種Take a Break,就算你無法為自己料理食物,也必須為自己保留空間,至少好好吃頓飯,如果身體不快樂,心裡不快樂,人生很難走得健康長久。」採訪末了前,我還試圖要問出一些「腸胃保健的飲食建議」,但他說「如果都不願意撥時間,或自認沒時間,沒辦法找較好的食物來吃,那麼認識再多飲食法則,也是無用,吃維他命嗎?維他命的營養全都能在食物中找到,攝取起來也較無副作用,人類為何要這麼本末倒置?我們要吃化學元素還是吃營養?」林青穀再三強調,飲食健康說到底是一種態度,而非百科似的知識!●○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