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美伸學—以藝術育療穿越情緒邊境 | How Art Therapy Is Used to Help People Heal

美伸學—以藝術育療穿越情緒邊境 | How Art Therapy Is Used to Help People Heal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道牆,牆的這端是各種壓抑與粉飾下淤積的情緒,而牆的另一面則是反芻內化後重新建構的自我認同;為何一牆之隔卻大相徑庭?只因美伸學的藝術育療正是一種媒介,讓所有頓挫都能逐步轉化成另一種專屬於己的力量。

 

承襲霧峰林家百年來的藝術底蘊,第十代傳人林美伸所創立的「美伸學」以藝術做為楔子,透過課程的規劃,讓學生了解媒材與創作表現方式建立正向的觀念,並由外而內,緩慢又深刻的影響所有參與者。

 

而從事藝術療癒多年的美伸學執行長曾國良,歷年接觸過七百多位學生,目前長期關注的對象近百位,對於藝術多元的形式瞭若指掌,因此他也特別強調藝術育療不只是學習創作,而是藉由藝術的引導與自我建立關係,因為「學生們將透過創作的媒材跟不同類型,更有自信的表達自己,而不用別人去告訴他,他是什麼樣的人。」也唯有發現自己、接納自己才能成就自我獨立。

 

因此在「美伸學」課程規劃上,主要利用創造性活動,讓參與其中的孩子能透過創作達到自我實現,於是在一開始師長會先了解不同兒童的成長背景,並在課程中慢慢觀察兒童的個別差異,進而與之建立信任關係。曾國良表示,「除此之外,育療師會根據個案的狀況、能力與需求訂定療育目標,也會帶領孩子們熟悉藝術媒材,引導兒童與藝術創作建立關係。」特別是有些孩子會自發性的藉由藝術表現慾望,有些則是經由創作時的揮灑才慢慢正視到自己的內在情緒,並透過與師長的互動,學習到正向的價值觀,以及如何與他人及環境和平共處的平衡。

 

獨一無二美伸學課程規劃

 

而目前美伸學在規劃上主要分為「常態性藝術育療課程」以及「高階常態性藝術育療課程」,前者包括塗鴉創作、黏土雕塑、雜誌拼貼、複合媒材,主要提供非語言的表達與溝通機會,並分成認知育療課(活化腦力、潛能開發)、情感育療課(情感宣洩、自我接納)、行為育療課(問題解決、互動能力、感覺統合與協調),因為藝術育療藝術創作即是治療,學生可透過創作過程緩和情感上的衝突,提升對事物的洞察力,甚至賦予一種心靈上的平靜。而個案和藝術治療師初次會面和評估後,老師會安排個案做一個禮拜一次的藝術育療課程。原則上每堂課兒童為一個半小時,青少年為二小時,上課日期與時間由育療師與個案方共同協定。

 

至於高階常態性藝術育療課程,則聚焦於塗鴉創作、黏土雕塑、雜誌拼貼、藝術創作,甚至和遊戲結合。課程上除了原本有的三種之外,還加入了綜合育療課(攝影育療、行動育療、美感育療)、作品互動育療課(遊戲育療、複合媒材創作育療、藝術見證育療)以及親子育療課(親子共創)。同樣一星期一至兩次,原則上每堂課兒童為一個半小時,青少年為二小時,上課日期與時間由育療師與個案方共同協定,課程將記錄每堂課的學生身心量表及家長對話量表,每次課程結束後,將定期與其家長進行討論,評估是否達到育療目標或需要修正,暨而達到重要的評估目的。最後,除了既定的課程之外,美伸學未來也會提供開放畫室,以美式空間自由無拘的形式,讓參與者可來此隨興作畫,以達發洩情緒與自我探索的目的。除此之外,美伸學亦提供成人小組油畫與壓克力課程、私人課程與企業育療的服務。

 

因為我們都需要出口,而藝術育療正是療癒心靈的秘境,不只消弭外在世界的雜訊,更是將柳岸花明轉化成日常的風景,讓所有荒蕪的心靈都能被滿山的春色環伺,而不再感覺孤單。

 

TEXT\Christine Chen   Photo\曾國良

Share:

無可救藥的老派性格,熱愛一個人旅行,熱衷滑雪,偏好獨立電影與英式搖滾,且酗咖啡成癮;總是在前往喝酒的路上、喝完酒的路口,或在酒館裡。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