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Luxury   /  Arthur George Smith 生物擬態主義珠寶

Arthur George Smith 生物擬態主義珠寶

現代主義珠寶設計的傳奇

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印第安人居住的墨西哥Taxco發現了銀礦,恩威並施脅迫當地印第安人進行礦藏開採;19世紀墨西哥獨立後,殖民者自Taxco撤離,大肆摧毀銀礦,使白銀手工業一時之間幾近絕跡。直到廿世紀二○年代中期,來自美國的建築學教授William Spratling深入Taxco探訪傳統手工藝者,重振銀器手工作坊的昔日榮光,William Spratling不但被譽為「銀飾之父」,也成為催生獨特化石礦藏躍登廿世紀珠寶設計舞台主角的一代推手。 屬於一代現代主義珠寶設計師的傳奇,降生於紐約的格林威治村,由黑人珠寶創作家Arthur George Smith,刻擘奇材雕塑的創意之美。

波士米亞的創意中樞

格林威治村是紐約城的波士米亞精神表徵,同時也是現代主義繪畫、雕塑、文學、音樂與珠寶金工的溫床,而滿溢著現代主義精神的珠寶設計,則是格林威治村最具創意可見度的藝術型態。在三○年代早期,小型的珠寶設計工坊成為藝術家與顧客談論藝術、政治與社會議題的藝文沙龍,而這些現代風格強烈的珠寶,更串接起高深莫測的純藝術與普羅大眾的時尚觀點,同時自格林威治村向美國其他地區擴散。1946年,現代藝術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策畫一場名為「當代珠寶設計」(Modern Jewelry Design)的特展,一舉展出二十幾名珠寶藝術家的風格珠寶,兩年後,位於明尼蘇達州的渥克藝術中心(Walker Art Center),策動了「五○美元以下的現代珠寶工藝」(Modern Jewelry under Fifty Dollars)巡迴展,向大眾宣示這股審美風潮的盛行,全新的風格珠寶,在戰後席捲了一群愛好自由、接受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群眾的目光,此時蓬勃興起的消費主義,急欲拋除大戰時期漠然疏離的時代情境與核武殲滅的威脅恐懼,現代主義風格導向的珠寶設計便成為抗拒過往記憶、迎向未來生活想像的創意能量化身。

格林威治村的美學勢力

崛起於四○年代的黑人現代主義風格珠寶設計師Arthur George Smith,除了象徵開創現代主義珠寶設計的「格林威治村」風格復興,也代表著五○年代黑人前衛藝術圈的美學品味勢力,Brooklyn Museum所展出的「From the Village to《Vogue》」珠寶工藝展,展出廿一件發跡於格林威治村的黑人珠寶藝術家Arthur George Smith之作,以及Elsa Freund、William Spratling、Frank Rebajes、Eva Eisler、Ed Weiner、Claire Falkenstein與Jung-Hoo Kim等珠寶藝術家的三十件作品。所有現代主義風格珠寶藝術家都受到Alexander Calder的抽象生物動態立體雕塑影響,捨棄了傳統慣用的黃金、白金、鑽石、紅寶石等貴重寶石,而選用紅銅、黃銅、鋁、銀、陶土、玻璃,以及石英、蛋白石與瑪瑙等具有硬度的化石礦藏,他們鍾情於創作過程中潛意識能量的塑形效果,傳承了廿世紀初藝術與工藝運動打破疆界的核心價值,並與當代思潮如超現實主義、生物擬態主義(Biomorphicism)、結構主義及抽象表現主義等迅速接合,也因為他們幾乎未曾接受正式的金工訓練,因而更樂於由嘗試與失敗的過程中,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珠寶設計語彙,他們的珠寶創作為摩登的廿世紀藝壇鑲上有機蓬勃的景框,並將人本主義的強烈意識,牢牢嵌入頸項之間動感招搖的微型建築。

黑人藝術家的社交天堂

1917年出生於古巴的牙買加裔黑人藝術家Arthur George Smith,於1920年舉家遷居紐約布魯克林區,童年時期便嶄露藝術天份的他,就學時曾研修建築相關課程,但在對於數學精算欠缺興趣的狀況下,轉而從事雕塑創作,自1940年畢業於藝術學院後,他一邊在黑人女性珠寶設計師Winifred Mason位於格林威治村的珠寶工坊擔任助理,一邊在紐約大學修讀珠寶設計的夜間課程,並於1946年開設自己專屬的設計工作室。五○年代中期,黑人編舞家Talley Beatty將Smith帶入紐約前衛黑人藝術家的社交世界,Smith因而結識了作家James Baldwin、鋼琴演奏暨作曲家Billy Strayhorn、歌手Lena Horne、Harry Belafonte、演員Brock Peters與表現主義畫家Charles Sebree等人,並影響他的珠寶創作風格往巨型量感擴展創意格局,他的珠寶作品數度刊載於《Vogue》與《Harper’s Bazaar》,並獲選為《紐約客購物指南》的珠寶設計首選。

陰性空間的強勢能量

Arthur George Smith的珠寶風格向來以生物形貌般的不對稱線性結構聞名珠寶設計界,同時也傳達出對於女性生理解剖學精準而敏銳的創意手法,他不以抽象的想像性作品敘述取勝,也不以精緻的線條勾勒擄獲人心,在他的創作視野中,受到忽略的陰性空間往往具有震懾人心的強勢能量,對於Smith而言,人體與金屬、寶石都是創作的重要媒材,在1969年發表於當代工藝美術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Craft)的個展展覽手冊中,他曾自述:「沒有了人體律動的參與,我所有的創作都只是半成品,在珠寶與身體發生關係、產生連結之前,你無法將它們視為珠寶。就珠寶創作的過程來說,身體如同線條、形式與色彩一般,都是創意產出的重要環節,如同合音的聲部,可以激射出情感的火花。」Arthur George Smith的「火山岩」(Lava)手環,創作靈感便源自運用於熔鑄焊接的漆暗銅鏽,他將銀質表面予以啞化處理,增加了作品的深度視覺意涵與戲劇性張力層次。鋒銳的稜邊形貌、流體般的幾何圓潤線條與立體空間雕塑的軟刃雕鏤,聯袂堆疊出超越時代美學觀點的玄秘異境,Arthur George Smith這名以流動蜿蜒線條為尊的全能珠寶雕塑家,融合建築觀點所媒合促成的臨摹自然意象與澎湃情感之作,強勢抗衡鑽彩寶石的奪目絢爛,無懼時光的淘洗,綻放出內斂的鋒芒。

Photo/Brooklyn Museum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