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2010台北雙年展 藝術、文化與政治的三叉路口

2010台北雙年展 藝術、文化與政治的三叉路口

當作品不像作品,藝術家不像藝術家,觀眾不像觀眾,所有的問題都被反向思考,意味著對「藝術的政治性」的關注,這也是2010台北雙年展的主軸。藝術是什麼?藝術的生產又被如何操作?從藝術創作本身出發,藝術家、藝廊、觀眾、藏家、美術館、市場,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共生社群?誰影響了這個時代的文化生產? 

關於雙年展的雙年展

「反思雙年展」,2010台北雙年展談論的是,藝術的政治性,這是來自藝術界對藝術的反思。你可以選擇經過,或是身在其中地來一場自我觀照。

雙年展,在想像中,被認為是城市行銷或是藝術家發跡的一個重要管道,然而,雙年展本身有其更關鍵的策展企圖,就是開放而自由的實驗精神,是展覽,更是一個社會空間。除了延續雙年展一貫的實驗性展演風格,2010台北雙年展更企圖透過改變展演的方式,反思雙年展本身的意義,所以展演除了與七個空間發起聯動計畫,並舉辦多場論述性活動,審視雙年展自身脈絡。因此,「自我反思」,為這一次的台北雙年展的主題,在一開始,2010台北雙年展就引起了一些喧囂與聲浪,因為這次雙年展的展出,以「藝術的政治性」挑戰了北美館乃至於多數美術館在做的事情,並且繼而檢驗了所有和藝術相關的角色與脈絡,包括藝術品、藝術家、策展人、觀眾、藏家、商業市場等面向,這一屆的台北雙年展都有所檢討與反省。

本屆的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為林宏璋與提達‧佐赫德(Tirdad Zolghadr),而參與此次展覽包括24組藝術家的38件作品,12件作品是集體創作,回應雙年展向來自由而富創意的精神,參展作品多元化,類型包括錄音、錄像、概念、表演、行為事件與空間設計等等,從許多角度拋出批判而後設思考的政治性問題,從意識形態到社會關係,從藝術的內部與外部,部署政治行動,瓦解生活與藝術原本的界限。也因為這次展覽試圖聚焦在雙年展的特殊性,2010台北雙年展的展出作品具有兩項特徵,首先,展覽中依然延續歷屆雙年展「機制批判」的精神,以各種不同方式呈現多樣的反思向度。另一個特徵則是強調作品的對話性,包含作品之間以及其對應經典作品的歷史向度,加深雙年展的在縱向以及橫向上的脈絡軌跡。也因此,除了首度參展的作品,其中也有避免展覽總是從頭開始的考量,2010台北雙年展邀請了參與2008年台北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以批判的眼光重新溫習他們過去的參展作品,讓現在與過去有所對話。

進入藝術的後台

身為策展人之一,提達‧佐赫德(Tirdad Zolghadr)認為,與其向外看,倒不如向內看、向後台看,關於藝術的生產並不是單純的存在於那裡,事實上,藝術的製造、消費與流通模式,所代表的就是「藝術的政治性」、直指藝術的內部構成,這也是另一位策展人林宏璋所言,2010台北雙年展關注藝術本身如何構造自身的方式,藉由不同的觀看視野,讓隱而不見的規範與框架浮出檯面,試圖重新分配整個藝術場域的位置與關係。

所謂框架就是從藝術家到觀眾再到美術館本身這一整個社群,所共同建立起來的一套互相認可的常規,例如,藝術的價值由誰決定?哪一種形式的藝術創作能稱得上是藝術?以不同的主題發問,2010台北雙年展有許多「過程性」的創作與藝術事件,並適時地回溯2008台北雙年展,以打造一個不在框架與體制之中、具實驗性的雙年展。自1998年起,北美館首度以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規格辦理台北雙年展,七屆以來,其建立的藝術網路,已成為台北與國際之間藝術交流的文化資產,然而,2010台北雙年展主題既為反思過往的雙年展,並提出藝術之中就有太多政治性的問題,需要被認真觀看,包括從藝術家到藝廊、藝術家到市場等被模糊帶過的諸多過程,這本身就是一種挑戰,挑戰承辦單位北美館是否願意接受顛覆、也挑戰觀眾對這樣「藝術對藝術的批判」的展演買不買單。 

藝術生產界定社會關係

現今台灣的藝術環境也被攤開在這一次的台北雙年展中探討,當藝術被接收、分類與觀賞,是一種權力的實踐、是一種互動下的產物,林宏璋在策展論述中便指出,「展演本身不只是藝術作品的集合展出,相反地,它是一種從一般觀眾到專業藝術社群的社會關係界定,藉由生產而定義其本身。」其中饒加恩夭折的《夜間雙年展》頗有挑戰美術館的勇氣。眼見將要到來的花博會與本屆雙年展最後一週的展出時間重疊,饒加恩建議雙年展在當週應該停止舉行,直到花博會開放時間結束後,雙年展才於夜間繼續上演,但由於許多美術館的行政考量,這一充滿野心的計畫終究無法實現。除了館方本身的準備工作,夜間觀展,對於台灣觀眾來說,也是一種「大膽」嘗試。雙年展不只是展覽,它從社會關係中各就其位的角色位置,反映出雙年展文化的慣性集體意識與行動。

另一件直指藝術場域被刻意淡化的賦權一事,由克里斯坦‧揚可夫斯基(Christian Jankowski)以《館長剪輯版》影射了北美館館長決策過程中的非公開性。北美館遲遲未決定新任館長,於是克里斯坦‧揚可夫斯基公開甄選美術館館長,企圖從應徵的人選中,反應出大眾心中何謂理想的北美館館長特質與能力,他在報章雜誌刊登求才廣告,然後錄製候選人發表政見的過程,並邀請來專業的評審評選。然而,就在計畫仍在進行的同時,北美館遲遲未定的新任館長便被指派下來,顯而易見,當藝術的創意遇上政治的考量,誰當館長,就不只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美術館不等於藝術場

這次雙年展展出作品也思考了藝術本身的起源、效用以及結構。紹樂人在北美館教授騷莎舞極具新意,每堂課程後,紹樂人詢問學員對一堂課所願意付出的金錢成本,試圖呈現一般民眾對於藝術的認定價值與觀感,然而這對藝術家本人則是一種殘酷的考驗。來自香港的白雙全的《回家計畫》讓藝術家在雙年展期間,提著宣傳旗幟與椅子在北美館大廳等候觀眾,然後陪伴他們回家,於回家途中,白雙全與觀眾進行交流,從陌生到熟悉,而他會將過程與際遇發表於他的部落格。另一件白雙全的作品是《儲物間》,在北美館設置多個儲物櫃,讓參訪觀眾寄放個人物品,淡化了美術館的物件就必定是藝術品的遐想。在館內與館外、創作與創意之間,參展作品重新定位美術館、藝術家、藝術品與觀眾所在的位置。

對花博會作出批判的作品還有石晉華的《台北的X棵樹》。石晉華指出,在興建展館的前提下,北市府已移除超過一千兩百棵樹木,造成一百六十棵樹木死亡。為了替無辜樹木立紀念碑,石晉華以《當代藝術練金術四部曲》中5毛的滾雪球效應來籌募資金,引入如同墓碑的石塊群,目前已有三十七塊石塊躺在展場,為了繼續籌募資金,石晉華並將他在展場的部分使用權拍賣給悠閒藝術中心,於是在雙年展展場中出現了商業畫廊所展示的台灣前輩畫家作品,畫面既弔詭又無奈,突顯創作者與贊助者之間糾結不清的權力關係。

批判精神的必要性

如果總是從文化大眾化的面向拉近藝術與人們的關係,而時時「簡單化」藝術,或許就過於淡化了藝術背後,對當代社會、文化做出精緻探索的存在意義,不論是從嚴肅、浪漫或是詼諧的角度出發,或許過於實驗的精神令人不知該如何回應,但2010年台北雙年展不只是一個展覽,它拋出了許多問題提醒人們思考,用一種藝術的政治性取向,帶領人們關注藝術的內部結構。

沒有理所當然的藝術場域,只有如同食物鏈關係一環相扣一環的約定俗成,欣賞蔡國強或是皮克斯,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美術館之旅,但如同香港藝術家黃慧妍邀請了三位職業的中醫師在北美館內免費看診,中醫義診這件看來不像藝術作品的藝術作品反應的是,藝術常被視為是一種人們在忙碌生活之外的精神養分,然而,處於緊張工作狀態的藝術家,或許才是最需要出口與救贖的一群人。中醫義診幽默而詼諧地回應了「藝術作為治療」的刻板印象,並以此陳述,「怎麼樣的藝術作品出現在美術館,才不會讓觀眾感到奇怪?」

讓藝術家不像藝術家、美術館不像美術館,挑戰與質疑藝術體系的既有架構與生態、重新界定在展演中形成的社會關係,一次充滿實驗性的台北雙年展無論如何與瓦解文化工業的企圖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兩位策展人相信,「只要能讓觀眾對藝術產生一些疑問就夠了。」你願不願意讓一位陌生的藝術家陪伴你回家?願意花多少錢向一位藝術家學習舞蹈?其實我們該以另一種方式重新觀看藝術作品。

圖片提供、攝影師/北美館、Ben Wang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