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青木淳 從建築到藝術創作

青木淳 從建築到藝術創作

日本建築設計師青木淳

連續多次替路易威登設計精品旗艦店,打響名號的日本建築師青木淳,終於把內心深處長久以來對於藝術的想法,以裝置藝術表現出來。甫於日本結束展出的《睡午覺的時候偷開的牽牛花》展覽,立刻空運來台,向台灣觀眾展現有別於建築設計的思維。

藝術本為打破框架

《睡午覺的時候偷開的牽牛花》,乍聽之下是非常文藝與浪漫的名稱,但作品卻是宛如檯燈一般,彎曲的銅管末端垂掛著有如足球般的燈飾。其實這當中隱藏著青木淳的幽默與創意,「因為如果真的做成牽牛花的造型,那就沒人會來問我『為什麼』,所以就故意做成足球,這樣大家都會來找我發問啦。」他解釋銅管是為了詮釋爬籐植物的曲線,因此故意選擇長度五公尺的銅管製作,「但銅管無法直立,如何讓它不要倒下來,就只能彎曲形形色色的線條。」因此每一個作品,就在彎曲銅管的過程中,呈現不同的樣貌,如同大自然的牽牛花也是每株都有不同的外表。當然,他最得意的是當參觀者觸摸銅管時,會讓燈飾內部亮起來,模擬人與大自然的互動關係。

把展覽從東京搬到台北,青木淳對於兩座城市各有不同的看法,「感覺上兩個地方都是步調很快的城市、也很大,城市當中每個區域的差異也很大。但台灣不一樣,沒有那麼大的改變、速度也沒有那麼快。」他解釋即使台北市的古老建築,也許只有50年,「但50年與現在相比,就是古老,而古老是需要被珍惜的,古都並非只有上百年才值得被保存。」因為當人們以「這不夠古老」為由、不斷丟棄,未來又有什麼可以留下來?青木淳說,展覽的出發點就是提醒人們,對於無休止的都市喧鬧有所省思,這是他身為一個建築師所觀察到,期望透過藝術展覽與大眾分享的訊息。

對於藝術創作與建築設計,青木淳認為藝術與其他事物截然不同,「生活當中總有框架,藝術就是要打破框架才能成立;但建築設計恰好顛倒,本身就是有框架,設計必須按照建築物的用途為出發點,例如住家、商店等等不同的用途著手。」同時藝術著眼在於對人產生影響,建築物則是對週遭事物產生影響,但能否將藝術理念與建築設計融為一體,他很謙虛地說,這不見得非要他才能辦到不可。

photo/Ben Wang、忠泰建築藝術文化基金會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