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關注劫後人生 《1428》紀錄片導演杜海濱

關注劫後人生 《1428》紀錄片導演杜海濱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一場史無前例的地震襲擊了四川,根據官方統計,至少有六萬八千多人死於這場災難。在地震發生後,無數的人們湧入災區,想要盡一分綿薄之力,協助受災的居民。紀錄片導演杜海濱也是其中的一員,剛開始抱著單純助人的心態,直到官方救援部隊抵達之後,他開始思索可以替災區做什麼。於是他選擇拍攝紀錄片,《1428》成為在新聞熱潮之外,我們得以看到災難真正帶給人們衝擊的真相。

沒有經歷過的,所有的經驗沒辦法派上用場

杜海濱一開始就決定,他不要像新聞媒體的報導那樣,以敘述災難為主題,「好比把某些人的傷痛,重新拿出來告訴大家,因為這會造成二次傷害。對我來說,我的心裡也會不舒服、難以接受,我不能用這些方法表現我的作品。」因此在當下,就是先拍,先與當地的居民與環境做誠實的紀錄,拍下感受之後慢慢形成觀點,「當拍到一個程度,拍到有『我融入拍攝對象』的時候、感覺結尾已經出現了,就會結束工作。」因為身處在環境中,客觀是必要的姿態,但中間過程人還是會被情感所干擾、影響,最終還是要回到客觀的立場,「這場地震是以前沒有經歷過的,所有以前的經驗沒辦法派上用場。」

陝西出生的杜海濱,對於唐山大地震,只停留在童年的記憶,「我當時四歲、人在西安,所以沒有多少印象。只記得大家住在街上,對小孩來說是很熱鬧的記憶、挺好玩。這次對我來說,是經歷很近距離、很大的接觸,印象非常深。」因此他感觸最深的,原本以為地震會讓大家有所改變,「因為我們看到人類的痛苦,喚起我們對於以前種種泯滅的人性或感受,開始建立新的價值觀。但我主觀地覺,地震後一切歸於平靜,一切的問題又浮現上來。從各個角度來看,現實當中的荒誕不僅在地震當下發生,也在地震後繼續發生。人性也在地震中表現各種各樣的面相,也不像我們以為救援那一刻人性都是光明的。這些在地震前可能被我們忽略的事實,但地震卻讓我們直接、毫不加掩飾地面對。重建的過程當中,還是出現很多荒誕的現象,但這就是我們的現況。」

前後加起來約有兩個月的拍攝時間,最後在剪接室當中,必須加以取捨。「 178個小時的素材,必須剪接兩小時的影片,所以必須刪除許多片段。當中有個12小時的素材,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我還是不得不顧及兩個小時的片長而捨棄。所以必須選擇自己感受最強、慢慢地整理、剪接出來,把可能重複的、影響結構的放棄。有些素材單獨看會很好,但放在一起會產生不好的效果,這樣的話都要捨棄,因為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文本,而非多個文本。」

身為一個紀錄片工作者,所觀察到社會各角落不同的現象,遠遠勝過常人。杜海濱認為若不是抱持著想要改變社會的理想,也就不會投身紀錄片的工作,「假若你想拍一個作品就能解決問題,這也不像紀錄片可以做到的事情,應該是新聞媒體該做到的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這個事件僅僅一個作品就可以改變,其實那也不是一個紀錄片該做的。」對杜海濱而言,《1428》是他關注四川地震的第一個作品,之後也有回去繼續拍攝的計畫,「但沒有太多預設的想法,好比說重建的想法、人們安居的情況、工作有無下落,包括心理重建等等,都是我有興趣的,但不知道會拍到什麼。」●○

 

photo/Ben Wang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