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Luxury   /  身心同源-賴宇凡談自然療法與情緒健康

身心同源-賴宇凡談自然療法與情緒健康

擁有美國加州大學學校心理諮商碩士學位,美國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執照,同時也是多本飲食及健康暢銷書作家,賴宇凡提倡美國正方興未艾的自然療法概念,從飲食著手促進身心平衡,也從心理層面談論情緒的力量與危機。


賴宇凡曾在美國以心理諮商師的身分執業多年,在當時工作的私人診所中,有多位同時接受諮詢與抗憂鬱藥物治療的重症憂鬱症患者,對諮商治療沒有太大的回應,直到她透過門診追蹤病患的飲食紀錄,才注意到病患攝取的食物與身心症狀之間顯著的關聯。「我最重症的憂鬱症病患都是吃全素的,」她表示,「這引領我發現了飲食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旁人看來,這些病患也許是順隨美國的素食、愛護動物風潮,或僅是因減重等等多重因素下的巧合──賴宇凡卻不這麼想,她找出了這七位重度憂鬱症病患的飲食共通點,由於在美國實行嚴格的全素飲食非常麻煩,這些病患竟不約而同地靠著一直喝咖啡提神,反而是很偏頗的飲食方法。在她帶著病患去超市,教他們選購選購並食用真正的食物後,一般需要五、六年治療的重度憂鬱症病患,在她的門診只需幾個月便好轉。

醫不用藥,走進自然療法

這是賴宇凡第一次領受到食物的療癒能力,卻為她的職業生涯帶來麻煩──監管協會的律師強調,她沒有營養師執照,依法不能建議病患如何飲食。這消息聽來氣餒,但賴宇凡那時全心想著如何理解並運用食物對人體帶來的效益,律師口中「營養師」這三個字,彷彿一盞明燈指向她該走的方向。經過多方打聽,她發現,在美國的企業與學術研究單位關係緊密結合,畢業後有些人去了政府單位,制定政策,另外有些人,則去了藥廠和食品公司。她提到,研究單位如果不與企業分離,它就不能獨立評價,產出的研究報告可能不夠客觀,這樣的運作方式總讓人覺得怪怪的。賴宇凡說:「我非常沮喪,大部分的主流教育單位並不教導如何吃得對、不吃藥;這樣的單位不是我要的。」身處美國傳統醫療教育及產業體制下,無法滿足她想藉由飲食幫助病患的志業,直到她開始接觸自然醫學。

在熟識的健康食品店老闆,同時也是史丹佛大學畢業的營養師建議下,賴宇凡開始接觸自然醫學領域,從心理諮商起步到進入自然醫學,花了她一年多的時間:「雖然我知道很多人是因為飲食錯誤才憂鬱,但我在諮商中只能與他們談家庭創傷,還要收他們諮商費,這是很沒有效的事。我不能治療的病人,往上送就是心理醫師,再往上送就是精神科醫師,就是要開藥。但我親眼見過透過飲食調整就改善病症的事實,那時我急著找受訓單位和系統,我不想再往回走到提倡西藥的地方、走回我原本要逃走的體系。那一年多的尋尋覓覓,對我來說是非常黑暗的時期。」進入自然醫學領域至今七、八年, 一路走來的柳暗花明,終於讓她到達了桃花源:「自然醫學有各式各樣的診療手法,但最大的共通點是不開藥,也不使用西藥,僅以我們知道的(自然療法)方式,修正身體的失衡,而不是用吃藥解決症狀,這是它跟西醫最大的不同。」

從情緒的根源直探身心症狀

賴宇凡在美國實行自然療法的診治過程,是先檢視病患的身體檢查報告數據,再藉由諮商洽談病人的身心症狀,先判斷並找出病人失衡的系統,在進而從失衡的系統中找出失衡的根源。是飲食失調?還是有表層或潛藏的壓力源?「找到根源很重要,」她解釋,「因為我們開的是保健品,若無法從根源著手,僅是視症狀開藥,可能治標不治本,找出根源方可移除根源。如果是飲食就修正飲食;如果是壓力就從心理方面修正壓力。假使是生理問題引發,在一小時左右的問診時間內通常很快就發現,倘若是心理問題,便需一陣子才會顯現,因為有時病患並不知道問題出在哪。比如他跟某人的關係其實是不健康的,但自己不明白。」這些因為情緒或是人際關係等心理壓力引發症狀的案例,往往是在病患已經修正飲食,且表示沒有其他壓力來源,但症狀仍持續存在的情況下,賴宇凡就會著手往心理層面尋找根源,「有時候是生活關係有問題,但心裡不知道。」

由西醫領導醫學發展至今,我們對健康的認知與概念都變成表格上的數據:體重、血壓、還有各種指數與量表數字,我們透過這些加上小數點的阿拉伯數字拆解人體密碼,如同電腦透過0和1組成的二進位系統運作並統率數位世界。但這些由理性腦統御的思維模式,並不能解讀由情緒、壓力、複雜的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等引發的身心症狀。很多時候,身體的直覺與常被忽略、壓抑的情緒反應,常是先一步的預響警鈴,但我們往往忽略或低估這些「情緒化」、「莫名奇妙」的感覺,而為心理產生的問題根源戴上層層面具。「比方說,有人惹惱我們,我們因此產生情緒,處理情緒的方法可能是禪修、打坐、感恩、正向思考等等,我們希望靠自己解決情緒。但情緒出現的原因是要保護我們,就像有人掐你,而你會痛,那是神經系統製造那個痛感,告訴你有人掐你,所以你應該要保護你自己,這便是感覺的最終目的,是要保護你。」賴宇凡在今年七月出版的新書《守衛你的情緒界線》,即是要讓民眾認知情緒,界定並守住自我的情緒界線,拒絕不良人際關係帶來的侵害與身心疾病。

 守住情緒界線,抵禦人際關係裡的「狼族」

「感覺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保護你,情緒也是一樣,它出現就是要告訴你,你的心理界線被冒犯了。但我們常會不停的壓抑它,希望可以化解它,但只要情緒沒有達到它的目的,它就走不了 ,就往身體裡面去。你可以改變自己怎麼看待這件事,但改變不了其他人如何對待你,所以最終的結果他人會不停地侵犯你,那你就不停有情緒警訊。我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生病了。」她再次顛覆了我們對情緒的慣常認知,傳統品德所追求的「好修養」、「好脾氣」,可能正是引起身心症狀的共犯。面對職場、婚姻、家庭、親子與社會環境難以面面俱到的人際往來,許多人在有意無意間都允許或忍讓了他人過度的情緒要求,但身體不是無止盡的黑洞,這些情緒上的「吞忍」,猶如在體內四處亂竄的蛇,不論如何擠壓,終究會從空隙中鑽出漏洞,甚而有一天爆滿而出,不知在何時何處會被反咬一口,終究還是傷了自己。透過認知情緒,承認情緒的存在,下一步就與造成情緒的對象溝通,賴宇凡在新書中提供了「溝通減壓法十招」,引導讀者學會有效的溝通招式,真正化解與他人的磨擦與紛爭,進而舉出了人際關係中,用小腦思考的「狼」。

「所有依靠社群而生存的動物都依靠著小腦思考」賴宇凡說,「而小腦的思維模式是以社會階級排序,來決定個體如何彼此對待。」例如在雞群中,由力量決定排序,排序高的雞可以啄排序較低的雞,以此類推而產生排序最高的領袖,成為雞群抵抗外敵的屏障,但也同時成為雞群低階排序個體的壓力來源。而人類在演進過程中,大腦發展出語言、文化機制,得以傳承禮義廉恥、互敬互愛等團結合作的概念,優先取代以競爭為主軸的小腦思考,而形成大、小腦混合的反應模式。但如果一個人習慣以小腦模式與他人相處,用階級排序優劣決定如何對待他人,即是賴宇凡新書中稱為「狼」的族群,對於習於健踏情緒界線,用情緒勒索取得優勢地位的狼,單靠溝通是無效的。在《守衛你的情緒界線》中,賴宇凡指出了「狼」群的四大特點,五大制約他人的伎倆,也依序提供了反情緒勒索、反霸凌、反打壓、反鄉愿、反排序等方法,讓習常以大腦思考的文化人,能夠智取狼群,保有自己的情緒界線與身心健康。

均衡攝取原形食物

近幾年活躍於台灣努力推廣自然療法,賴宇凡其實頗樂觀看待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在食品工業發達的美國,大部分家庭最常使用的廚具是微波爐,拿來加熱冷凍速食,不論成人、孩童或青少年,都很少攝取原形食物,台灣的飲食習慣與烹調方法仍保留並攝取多元食材。此外,相對速成速效的西藥,民眾仍對中醫食補概念保有信任感,這些都是實行自然療法的重要基礎概念。不過,面對「少油、少鹽、多吃蔬菜、少吃肉」的營養觀念,她認為「肉、菜、鹽、油」都要攝取,不要偏頗地避開任何食材,或是攝取單一對身體好的食物,什麼都吃得均衡,情緒、身體、心理獲得均衡的養分,便能有足夠的燃料,應對人生迎面而來的難關與挑戰。

PHOTO Cheng Chen 
STYLING Tricky Chang
ASSISTANT Wendy Chou
MAKE-UP Nash Chen
HAIR Dereck Chen(Four Hair Concept)
SPECIAL THANKS 好氏品牌研究室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