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王建文 旅法畫家 光影狂想曲

王建文 旅法畫家 光影狂想曲

色彩從來都不僅只是顏色,透過意念的延伸、想像力的帶領,色彩交織出光影、空間、動態甚至聲音,在旅法畫家王建文的筆下,繪畫猶如交響樂,綿密而清脆的色塊演奏樂曲動人的小節,盡顯調和之美。

是巴黎改變了他。學院派出身的王建文,12年前遠赴法國巴黎進修繪畫,踏上了一段尋找自我的新旅程,初到巴黎的他曾因找不到繪畫的意義而暫停創作將近四年的時間,如今,他以新作《Rhapsody in Blue藍色狂想曲》見證了自我的成長,於尋找自我、盡情釋放想像之後,重新看見色彩的魔力。

「法國擁有良好的古典文化,同時也發展現代藝術,法國人對於藝術的接受度高,藝術涵養豐富,你聽他們談論藝術,大師很少成為談論的重點,他們更常討論的是二線、三線的藝術家。」與台灣注重技法的訓練不同,法國人學畫、賞畫更看重對於意義的追求。「其實當時同期的法國同學們技法並沒有台灣學生訓練的扎實,但他們的想法好多,比起畫面上的技法與質感,他們比較注重為什麼要畫,而這樣的思考是我所欠缺的。」學院派出身的他,過去習慣了由老師指導方向,而在法國學畫則是要靠自己去找尋答案,截然不同的觀念,讓他一時之間也疑惑起來,失去了畫圖的意義,甚至不知道該畫些什麼,將近四年的時間不再提筆作畫。

一段尋訪自我的旅程

他形容這段過程就像是一個鍛鍊自我思考的途徑,暫停繪畫時,他轉而進修攝影或建築等學科,從建築裡對光影、空間與人三者之間關係的探討,帶給他許多新的想法,「我學著從三度空間來感受,思考著如何把人帶入空間裡。」漸漸地,找回了繪畫的意義與熱情。「繪畫對我來說是終生的志業,還記得我暫停繪畫的那段時間,期間曾去拜訪一些藝術家、畫家工作室,看到現場的許多圖,自己也常會忍不住地想要畫。當時覺得自己可能能力還不夠,還未找到畫面上對我來說最重大的意義,那段時間我是不能畫的,就算畫了,也覺得不行。」

這期間他經常旅行,造訪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西歐等地,他明白要常出去才能看得多,才會多思考。親眼所見與觀看書本裡的照片是截然不同的經驗,他回憶,一直要到真正抵達威尼斯的那刻,他才發現原來水都是座泡在海裡的城市,當下的震撼改變了他慣性的思維,開始專注於觀察許多細節,後來水的倒影成為他在繪畫時信手拈來的元素,也促成了作品《夜城》的誕生。

目前正於尊彩藝術中心展出的《夜城》是他今年新作,8月構思、9月中完成,他首次嘗試新方法,將光與時間抽象化,透過這樣的手法展現一種時間流動的氛圍。從前,他總是要求自己要畫得具體、畫得清楚,而現在則不拘泥於此,畫面的構成取決於最終想要傳達的畫裡的氛圍。「這件作品我做過四、五幅草稿,我自己是屬於會畫到最後一刻的人,有時交稿之後我還會再改,《夜城》上面的光點便是後來加上去的,因為畫好之後,我覺得還少了一些流動的東西,我想到威尼斯,想到水影與浮動的燈光,而《夜城》從某個角度來看,便像是港口之類的城市。」

「繪畫是我對外溝通的方式,我將自己認為美好的事物傳達給別人,進而影響別人,那裡頭是我吸收消化過的想法。」有時候他試圖畫出一座城市的氣氛,有時則是連一般人都輕忽的生活細節。「我前一個系列畫的是瑣碎的小事物,有一天我返家時看到出門時不小心灑落在地面迴紋針,當時外面陽光剛好灑入,感覺這地面上的小東西好像在跟我說些什麼,於是趁著光線還在,我將其餘的迴紋針丟下,開始了一個以小事物為出發的創作,這都是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而其實他們會有屬於自己的聲音。在生活裡,我們忽略了許多看起來很小但很美好的事物。」

繪出音樂的調和之美

現在他開始嘗試畫一些帶有諧和性的作品,他從音樂裡找題材,從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來思索。新作品《Rhapsody in Blue藍色狂想曲》中,他如同交響樂一般去呈現調和之美,是他現階段最大的目標。透過繪畫,將自身所感受的空間、聲音、動態與精神,以不同媒材與想法、感受相互調和,進而呈現出來。他表示,此畫取材於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在畫面上隱約可見雙簧管、小提琴、鋼琴、大提琴和指揮等演出者,在繽紛的背景下,用融合的方式與部分強而有力的筆法,分成五個區域,表達這首曲目令人難忘的幾個小節作為開端。

跳脫具體清晰可見的意像,王建文試圖於畫面中呈現聲音。追求美的衝動沒有侷限,當能自在地任由想像力於畫面遊走時,色彩便有了感受,是熱情或不安,是狂放或浪漫,無限的張力自然而然啟動觀者無盡的想像空間。●○

Photo/尊彩藝術中心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