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Luxury   /  擇食之學 養生專家邱錦伶

擇食之學 養生專家邱錦伶

說到養生專家,近幾年台灣書市上最火紅的名字當屬「邱錦伶」,她是眾多名人熱烈推崇的養生老師,眾所周知,這些年公認瘦得健美又能氣色紅潤的天后歌手蔡依林就是曾找她求助的病人,還曾親自為其養生書寫序。本刊特地情商閉關中的邱老師,讓她現身說法,與讀者分享獨特的邱式養生法。

邱錦伶與許多專家、達人們相同,鑽研養生最初是為了自己。她的前半生是個拿金錢換取健康的女強人,盲目追求事業成就感,直到自己與家人親身經歷病魔纏身的痛苦,她不只賠上自己的健康,也眼睜睜看著父親罹癌過世,因而領悟「不在乎身體的人,勢必要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也走上了追尋健康之路。

邱式養生法

為此,邱錦伶沉潛、進修了許多年,先後在知名中藥店與養生機構擔任諮商師工作,後來她也發展出特殊的養生觀點與方法,最初僅是分享給幾個身體有病痛,想要嘗試的朋友,沒想到後來因為口碑太好,竟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都找上她諮詢。近年她更公開這些養生觀點與方法,將鑽研多年的心得以書本的形式傳播給更多人,從第一本書《擇食》有系統地說明養生理論;第二本書《擇食二:邱老師的瘦身食堂》呼應讀者需求,配合擇食理論發展出食譜;第三本書《瘦孕》是孕婦們從準備懷孕到孕程,乃至於生產後的全方位養生手冊;今年的新書《擇食参:男人腰瘦,女人性福》則是針對男人中年發胖的種種健康疑慮對症下藥,每一本邱老師的書都在健康養生類的暢銷書榜上名列前茅。究竟,她的養生法有什麼特殊之處?可以影響無數讀者起而效尤,進而得到健康?

「總的來說,我提出的『擇食』養生法核心在於蛋白質,我對蛋白質的認識跟過去台灣普遍的營養學觀點不一樣。」邱錦伶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本為了研究新的養生理論而長期閉關,這回因本刊多次邀請而特地出面受訪,她以較書中更簡明的方式分享養生觀點,也透露接下來在發展養生方法上的新突破。她提到,就她諮商經驗所觀察,只有「溫暖體質」的人不易生病,也較易維持體態;而影響體質的四大因素,天氣、食物、情緒、基因遺傳之中,唯一能控制的僅有食物,她當初因此開始研究「如何吃,才能擁有溫暖體質」,而其中關鍵就是蛋白質,「六大營養素有屬性,寒性的東西吃多了,身體就寒;反之多吃屬性溫暖的東西,身體就溫暖。六大營養素中,只有蛋白質的來源,肉類是屬性溫暖的,蔬菜與水果是寒性,水與澱粉則是中性。」邱錦伶說,現代人的身體會出問題,就是從體質冷熱失調開始,在她書中這個現象可以統稱為「上火」,上火一詞就字義上來說可能令人誤解,以為若身體感覺熱,那便是上火,但實際上「上火」的意思比較接近西醫的「細胞發炎」,可能表現出的症狀包括身體水腫、疲倦、脹氣、便祕或腹瀉、長痘瘡、過敏等等。

蛋白質觀點

「有些人天生的體質就是『冷底』;但有些人是寒極生熱,他們跟我說,身體很燥熱,很上火,是否該吃些蘿蔔、白菜,就可以平衡?其實那是陰虛火旺,身體過寒,卻又上火,吃更多生冷食物,身體症狀只會更糟。」邱錦伶說,除了極少數身體的確屬於燥熱體質的人,一般人想要調理體質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讓體質變溫暖,必須要從飲食均衡開始,忌口上火的食物,並且補充讓身體溫暖的食物。但在六大營養素中,唯一有此功能的蛋白質,也不是吃了就能見效。「魚是冷血的,沒有溫度;黃豆與蛋、奶也沒有溫度,只有肉是有溫度的,這裡頭又分為兩隻腳的雞鴨鵝,與四隻腳的豬牛羊;在我的認識裡,在調整體質時,如果想要快一點讓體質變溫暖,要多吃四隻腳的豬牛羊,也就是紅肉。」許多營養學的說法都不建議大家吃紅肉,唯獨邱錦伶獨排眾議。

「台灣受到西方營養學影響很多年,但一直沒有注意到『優質蛋白質』這個概念,所有蛋白質,只要煮的時間超過15分鐘,就會從優質變成劣質,劣質蛋白質正是身體酸化的來源,大家過去沒有注意到烹調方式這個因素;中國傳統菜餚的紅肉,普遍烹調時間超過15分鐘,我認為這是吃紅肉使身體酸化的原因,所以其實不是紅肉不好,是我們吃的方式不對。」除了烹調方式,邱錦伶也在書中提出一個每日應攝取蛋白質的計算公式,教讀者計算自己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只要烹煮方式得當、吃得適量,人體就能因攝取優質蛋白質而獲益。

全方位生活指南

除了推薦大家攝取紅肉,邱錦伶對奶蛋豆類的觀點也很特殊,在她的諮商經驗中,很多人在戒了奶蛋豆類食物後,許多過敏或身體不適症狀都獲得明顯改善,也就是過去長期對這類食物嚴重過敏而不自知,「我自己就是嚴重的黃豆與蛋過敏者,曾經整整忌口六年,前面兩三年是一口都不吃含有豆與蛋的食物;接著就是每半年會測試一下含蛋的東西,比如麵包、餅乾或蛋糕,一開始是兩三天後有反應,後來是一周後會有反應,那是代表身體在試著分解,分解不掉了,狀況才會出來。到了第七年,我對蛋過敏的狀況才幾乎消失。」邱錦伶的養生法中,某種程度上是一套極為精緻的飲食生活指南,每種體質的人必須攝取適合自己的營養,徹底杜絕令自己失調的食物,才能獲得健康,在現代人雜食的環境之中,這忌口的哲學當然有其難度,尤其對於許多素食者而言,這套養生法幾乎不適用。

「我的確過去不太接素食的諮詢者,因為我的養生法,核心是優質蛋白質,但素食者多半都吃容易引發身體過敏的奶蛋豆類來補充蛋白質,如果按照我的建議來調養,他們只能吃有蛋白質的蔬菜,進展非常有限,也不易持續。可是我最近改變了想法,今年開始閉關,就是為了研究適合素食者的養生法。」邱錦伶動念鑽研素食養生法,始於2013年所經歷的深刻低潮,生性低調不喜交際的她,當初出版書籍的動機是希望讀者能因為閱讀而解惑,跟著書做就能獲得健康,不需要親自找她諮商;沒想到出了書後,更多人想找她,但邱錦伶畢竟無法照應所有患者,不少人因為無法實際接觸到她、或對書中所寫有疑惑而心生不滿。

低潮中的領悟

「我從來沒有想要出名,承受那些情緒,讓我覺得很苦,沮喪到懷疑自己當初是否不該出書。」帶著沉重的心情,邱錦伶去年遠赴中國四川峨嵋山散心,在那裡,她遇到報國寺方丈,方丈一席話,點破了她的煩惱。「方丈說了個故事,有個佛門弟子向師父發問,『為何我的煩惱總跟雜草一樣,此消彼長,永遠清除不完?修行對我真的有幫助嗎?』師父說:『我也不知道,既然你說煩惱像雜草,那我們試試,有什麼方法可以令雜草不生。』師父便將寺廟的田地分給徒弟們耕種,一人一塊,也包括師父自己,他要大家以一年為限,各自想辦法照顧田地,使其不生雜草。後來大家奇招盡出,包括日日拔草、遍灑毒藥等等,一年之後驗收成果,每個人的田地還是長了雜草,唯獨師父的田地沒有,他在田裡種滿了稻子。」

報國寺的方丈告訴邱錦伶:「專注於種稻子,雜草就沒有空間長出來了。」一席話令她淚流滿面,「我得到的領悟是,從現在開始,只專心做想要做的事,至於那些要丟到我身上的東西,當我不理會的時候,那就不是煩惱。」方丈化解了邱錦伶的心結,也意外帶給她新的研究方向,「我看得出方丈身體狀況很差,寺院裡既濕又寒,出家人吃的也不均衡,方丈說對他而言,病痛也是修行,他能做的就是,該念經的時候念經,該做事的時候做事,生命交由菩薩來照顧。但我想如果我能做點什麼,總是希望方丈可以活久一點。」邱錦伶當下就發了願,要閉關一年半來研究素食者的健康之道。方丈啟發了邱錦伶,讓她從低潮中得到領悟;身為讀者的我們,能夠不對醫者、寫作者的初衷懷抱感恩與敬意嗎!

Photo/張嘉興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