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Luxury   /  我喜歡思奔,和陳昇的歌|從歌詞昇華的哲學

我喜歡思奔,和陳昇的歌|從歌詞昇華的哲學

一首歌能帶給你什麼?通勤時在搖晃的捷運中幫你隔絕周遭的防護罩;傷心至極時讓你宣洩情緒的催化劑;又或是蘊藏著人生經歷豐富,讓你陶醉不已的哲學家。

 

出生彰化溪州的創作歌手陳昇,自1988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擁擠的樂園」以來,縱橫樂壇30餘年,他的歌曲散發著難以模仿的雋永韻味,尤其情歌更是獨樹一幟,自成一家成為招牌的「昇式情歌」。個性自由不羈有話直說的陳昇,儘管在三年前傳出遭中國文化部列入黑名單,他也絲毫不畏懼這樣的威嚇,剛強的大叔性格更讓陳昇被樂迷稱為「昇哥」。純樸的嗓音與隨興的調子,陳昇的歌曲就像是老友一樣的親切,不走華麗的技巧,也沒有酷炫的旋律,就是那樣瀟灑的唱著,唱出你心中那矛盾又難以排解的愁緒。

哲學對大部分人來說聽起來很遙遠,更不用說要從歌曲裡談哲學,但來自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系的張穎博士,他在書序中寫到,哲學是用理性反思生命和生存的意義;音樂則是詩化的哲學,探觸邏輯概念所不可表達。陳昇在他眼裡是一位隱藏在音樂背後的哲學詩人;在荒謬且孤獨的數位e世代,我們聽陳昇的歌,尋找生活的意義。

「陳昇的歌,帶有許多私人的意識流和個體的記憶意涵,是織進歌者生命肌理的音符。但他歌曲所運用的追溯方式可以引發聽者的共鳴,唱出我們內心的那片沉默……」──張穎

很難想像,一個在大學教授哲學的博士,怎麼會去鑽研一個台灣大叔的歌曲,有次張穎博士,在無意間聽到馬世芳的音樂訪談節目《馬世芳音樂五四三》。聽了陳昇的幾首曲子後,她一下栽進了陳昇的音樂世界,開始被他的歌聲所吞噬。為了記錄這段瘋狂的經歷,她做了一個衝動的決定:乾脆寫些和陳昇有關的東西。張穎博士花了3、4個月的時間,寫下14萬字,完成了這本書。

陳昇有一首歌,名為〈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我要說:「我喜歡私奔,和陳昇的歌」。轉念一想,「私奔」未免自作多情,還是「思奔」為好。──張穎

書中張穎博士依其深厚的哲學素養,替我們梳理出那個隱藏在音樂背後的哲學詩人。她以「存在主義」闡述陳昇悲劇的人生意識,用莊子理解陳昇喜劇的人生態度;更藉著陳昇的創作,提出十四個對生命的哲學探問。

本書記錄了一段因音樂而魔瘋的奇幻旅程,是華語音樂難得的歌詞詮釋文本,更寫下了哲人之間的心靈交會。在音樂感性的驅動與哲學理性的思辨下,我們不但理解陳昇,同時也藉著陳昇審視自己。

雲的那邊,什麼也沒有
不過是夢一場

──〈二十年以前〉

陳昇的這句歌詞似乎有些口是心非,因為他自己不就是那個一直在追夢的人?而他的歌迷們也在不停地想像著「雲的那邊」的風景。正如美國劇作家奧尼爾在他的劇作《天邊外》所描述的那位從小希望離開農莊、出海遠遊的羅伯特小弟。奧尼爾可是靠為此劇榮獲普立茲戲劇獎呀。奧尼爾筆下的少年羅伯特在某種程度上很像那位躺在臺灣彰化縣溪州鄉稻田上的少年陳志昇(陳昇原名),那位喜歡做夢、喜歡幻想、渴望「雲的那邊」的年輕人。

有夢的人,是最美麗的。

──張穎

隱藏在音樂背後的哲學詩人

陳昇就像位音樂詩人,他用歌曲擷取人生,同時他也是個音樂哲學家,他用歌曲梳理人生當中的許多矛盾。你甚至很難鐵口直斷的將它分類在「老歌」,因為人生當中有些情緒,唯有你經歷了那樣的年紀,才能深深體會當中的滋味,他就像是一瓶經典的美酒,值得你在對的時間品味。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