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同性伴侶的下一代可能?!走進科技與藝術的明日對話框 

同性伴侶的下一代可能?!走進科技與藝術的明日對話框 

還記得美劇《真實的人類》(Humans)裡,當合成人(機器人)擁有意識後,人類既有價值是否蕩然無存的假設嗎?近年人類社會在科技發展下,不斷地想要藉由最尖端的技術來探索未知的世界,但這些科技的發展,常常伴隨著許多未知的影響,衝擊人類社會原有的價值體系,產生需要重新定義的需求。

               

在㗊機體和伊日藝術台北空間聯手推出的《非典人類》展覽中,這場科技與藝術的對話以6個東亞跨領域藝術家聯展,開啟了一連串關於實驗假設的藝術展演。顧廣毅透過科學研究得知海豚是少數類似人類,不單以繁殖為目的享受性生活的動物為發想,他以《海豚性樂園》,透過「虛構設計(Design Fiction)」的研究方法,建構一個虛擬,能服務海豚的娛樂公園。而長谷川愛的《不可能的小孩》則是討論生殖議題衍生在社會學、文化和倫理學上的爭端,透過幹細胞技術讓沒有生殖能力的同性伴侶也能有下一代。林沛瑩和荷蘭病毒學家合作的《病毒馴獸師計畫》,主要探究病毒與人類誰馴服誰,是否能共生的可能性。宮保睿的《樹懶效應NO.1:腋下的雨林》則是透過雨林中裡的生態機制,想像人類腋毛如雨林時,在現今社會中與文化、美學與性別之間的關係。郭城的《呼吸抑制》,著重網路數據的互動裝置,陳逸云的《病著唄》則是透過虛構設計,來思考養老院和人類對於疾病的關係。

想深入了解這些看似艱澀實則與日常息息相關的議題,即日起至9/3可至伊日藝術台北空間,透過展出作品可重新思考由科學與科技延伸出的社會議題與文化現象,並體驗未來世界的各種面向與多元思考與辯證。

Share:

無可救藥的老派性格,熱愛一個人旅行,熱衷滑雪,偏好獨立電影與英式搖滾,且酗咖啡成癮;總是在前往喝酒的路上、喝完酒的路口,或在酒館裡。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