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 旅遊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是否好奇每一屆的世界博覽會結束後,那些雄偉的建築是淪為蚊子館?還是另有他用?以1873年奧地利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為例,當時策劃單位邀請貴族御用的建築師Theophil Edvard von Hansen在維也納建造了一座專門用來作為接待旅館的「宮殿」,在世博結束之後,先後轉作住宅、公家機關辦公室,直到2013年才又恢復了其原本的「旅宿用途」,也成為世博建築再利用的一大案例。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為世界博覽會而建的宮殿型旅館

這棟由19世紀歷史主義建築大師Theophil Edvard von Hansen所設計的宮殿型建築,原本建來作為1873年世界博覽會的接待旅館,博覽會結束之後,建築轉由建商改作住宅用途近七十年載。1941年之後又成為維也納市政機關,橫跨哈布斯堡帝國晚期、納粹德國時期及戰後重建時期,看著奧地利恢復完整主權,見證歷史風雲的更迭。作為歐洲19世紀歷史主義代表建築師之一的Theophil Edvard von Hansen(漢森男爵),對於維也納城市面貌有著非同小可的影響力。深受古典主義與拜占庭風格的影響,設計上注重對稱性與古典柱式和雕刻細節,從奧地利國會大廈、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維也納證券交易所,乃至於漢森宮都是出自於他的手。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時隔140年重新走向旅宿本質

從漢森男爵的設計風格可知,漢森宮宮殿外型之於維也納,是崁進城市肌理的一段詩詞,也奠定整條維也納林蔭大道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完整性。在走過歲月長河,漢森宮終於在1997年開始啟動重回旅館用途的齒輪,2013年由凱賓斯基飯店集團承租、作為五星級酒店營運,並從2024年由安納塔拉集團承接,改造修復後以奢華酒店之名問世。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如今的「安納塔拉維也納漢森宮酒店」,一樣保有那座列入遺產名錄的樓梯,還有當年的大理石地板、灰泥天花板與愛奧尼亞風格的柱子。152間客房與套房則使用了溫暖的中性色調,搭配不同質地的飾面營造房間的溫潤感,營造古典宮殿裡的現代感。

一晚550歐元起的高奢享受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 【全球奢華旅宿筆記】走過帝國與戰火的奧地利漢森宮,成為安納塔拉酒店集團的新版圖整座酒店從住房、休閒中心到用餐空間也經過大幅度的調整與重新規劃。Theo’s酒廊及酒吧將維也納咖啡館文化與高調酒體驗相融合;Brasserie Sophie 餐廳以漢森男爵夫人的名字命名,透過全球視角重新詮釋奧地利美食;全球知名的安納塔拉水療中心在這則佔地800平方公尺,更設有芬蘭三溫暖浴、土耳其蒸汽浴、低溫三溫暖與美容中心,當然也提供歷史巡禮導覽,在現代舒適與古典優雅之間,走一場跨越世紀的旅程。

Share:
Zoe Chen

editor
藝術、建築、家居、選物,還有一點愛吃、愛看劇、愛逛展的成份。 可透過zoe@wepeopleclub.com與我聯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