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Fashion   /  藝術香港 千載難逢 第三屆香港國際藝術展

藝術香港 千載難逢 第三屆香港國際藝術展

正當倫敦和紐約仍受經濟衰退影響,作為全球第三大藝術市場的香港,隨而成為今屆國際藝術展的舞台。在金融市場正處復甦週期的氛圍下,全球藝術業卻有驚人的發展,其中亞洲地區者尤其顯著。香港國際藝術展在每年五月於俯瞰維多利亞港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僅花了三年時間,便成功躋身亞洲當代藝術博覽會舉辦單位之前列。 

香港,屬於亞洲的藝術新舞台

亞洲的各種優勢,包括GDP正面增長、中上社會階層不斷擴大、文化產業的消費不斷上升、貿易設施具透明度等,均促使香港國際藝術展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

去年底,Sotheby及Christie總銷售額近30億港元,反映香港愈趨有望成為商業藝術中心。展覽總監Magnus Renfrew表示:「香港國際藝術展成立的目的,在於反映多極的世界秩序。隨着大家增加對當代中國藝術的興趣,加上中國經濟力量急劇擴大,我們顯然需要一個屬於亞洲的藝術博覽會。」

本年,來自29個國家、超過150家畫廊參與這一次的藝術展,其場面可媲美各大藝術品拍賣展。過去縱使香港國際藝術展深獲媒體口碑,然而多年來的主要贊助商雷曼兄弟2008年宣告倒閉一事,亦曾對藝術展的籌辦工作造成打擊。幸而,隨着2009年多件重要國際和地區展品成功賣出,加上德意志銀行承諾自本年起擔任為期5年的主要贊助商,香港國際藝術展故可望得以延續下去。

各國藝壇先鋒雲集

這一次藝術展,讓東西各地的藝壇人士雲集一地,其中包括英國設計大師Gilbert & George,以及著名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和張洹。Damien Hirst更首次在香港國際藝術展公開個人作品,向外界展示其以大型蝴蝶圖案為標誌的系列。對這次藝術展而言,他的參與可謂別具意義,並為香港國際藝術展起了一定宣傳作用。

再者,多所著名畫廊亦有參展,來自歐洲者包括Gagosian、Lisson及White Cube,亞洲者則包括藝門畫廊、梅花畫廊及對比窗畫廊。展覽週期間,香港國際藝術展無疑成為香港最大焦點。除了展覽會開幕日外,每日傍晚時分,均可見展覽場館內有著熙來攘往的人群,邊走邊看,賞析近在身邊的精彩藝術作品。

展覽總監Magnus Renfrew縱橫亞洲等地的藝壇,籌辦活動經驗豐富。Philip Dodd、伍穎瑜、張明及榮譽贊助人鄧永鏘爵士等人,也為這次藝術展籌劃工作給予寶貴的意見,其貢獻廣獲認同。

正如其他盛大展覽會一樣,香港國際藝術展也促使不少藝壇活動接踵而至,為廣大的藝壇人士們提供廣闊的交流平台,並吸納更多人士欣賞各種動人的時尚創作。Simon Birch舉辧大型展覽「Hope and Glory」,而KEE Club、10 Chancery Lane Gallery、Cat Street Gallery及上海灘也分別舉辧盛會,慶祝藝術家作品展出順利及香港國際藝術展舉辧成功。

展望香港璀璨藝術潛力

隨着展覽於星期四揭幕,香港國際藝術展在《東西雜誌》、TONY&GUY、Starz People model agency、Paul Gerrard、AliveNotDead.com 及E.V.E.N.T.的贊助下,當日在香港展覽會議中心舉辦一場晚間欣賞會,為「關懷愛滋」(AIDS Concern)籌募經費。當晚舉行一場時裝表演,展示本地年青創意設計師楊駿業、范進鵬、陳夏靜及Kanchan的作品,而Green2greener也展出由John Rocha及Diane Von Furstenberg設計的Eco Chic女裝。此外,多位本地舞蹈員在場館入口處載歌載舞,一盡視聽之娛。

展覽週過後,香港國際藝術展獲《東西雜誌》贊助,在The Pawn舉辦派對,當晚,逾500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貴賓出席派對,其中包括本地名流、設計界和藝術界鉅子等,活動至次日清晨才結束。

2010年度香港國際藝術展圓滿結束,讓藝壇對香港發展藝術潛力予以肯定。是次活動的成功將帶動Para/Site、Asia Art Archive、以及火炭、灣仔和牛棚一帶的藝術團體,發展本地藝術市場。展望來年香港國際藝術展,多個本港創意工業將聚首一堂,攜手展現本地的藝術價值。

text/Jing Zhang
translation/Nicky Ng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