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Fashion   /  時裝工業與品牌風格流變 紐約篇

時裝工業與品牌風格流變 紐約篇

全世界四大時裝展,每一個城市還是以自身零售市場需求為發展主軸:紐約基本上以美國市場美國市場為主,相較於歐洲市場對「小而精美」的品味,美國是「數大便是美」。美國零售市場對「精美設計」的需求並不大,這並無價值判斷的問題,而是在商言商,因為能賣得出去的就是好貨!仔細對美國零售市場做「巡櫃」,幾個高檔百貨Barneys New York、Bergdorf & Goodman、Saks Fifth Avenue、Bloomingdale’s等,消費者可能發現相同品牌貨色不同,有些商品在亞洲或歐洲市場市找不到的;而且很多品牌衣服內側除了品牌標簽標籤外,很可能還標示著:「Armani for Barneys NY」。這些商品基本上是針對美國零售市場生產的產品,專業採購應該很清楚:一年至少兩季,近來又流行Pre collection,擴大原稱「Cruise/ resort collection」成為早春和早秋系列(原是秋冬系列後,因應耶誕節至新年期間,客人度假需求所發展的系列;秋冬系列,客人已看膩,且已進入折扣期,而春夏系列又尚未上市)。如此一來,讓原本一年兩季六個月的流行生命壓縮至三個月不到,完全是市場不景氣,客人喜新厭舊生態下時裝工業的不良發展。

品牌時裝工業被迫發展如此,廉價成衣業要負很大責任,如Zara、H&M等,將品牌時裝每季六個月後要上市的時裝展照片攤在工作台上「複製」設計,再找「易燃物」人造纖維合作布廠「複製」歐洲布廠高成本辛苦研發的絲、棉、麻、毛等高價天然纖維時裝布料。這些廉價成衣因為研發成本低,複製效應高,上、中、下游:布商和輔料供應商―打版複製―成衣加工廠的合作無間,將流行成衣變成「速食文化」。基本上廉價成衣市場客人追求的是「舒潔面紙」式成衣,不需品質,不需做工,只要看起來還可以,維持不到一季的使用殘值即可(還有客人是穿過即丟的)!但美國零售市場因量大,不做品牌獨家代理,每家零售商採購於時裝展期下訂自己認為最夯的貨,不但要業績,還要宣示自己零售市場的「領導」地位。但也是因為美國零售市場量大,得以和時裝公司做「專案企劃」於零售商預期的「預算」內生產特別商品:可能是質料也可能是顏色,再次強調了美國客人的文化是:品牌價值就是數大就是美;美國零售市場要的是「看起來美美的衣服就好」。美國零售市場消費生態造就了美國設計師,美國唯一財政穩固的品牌是Polo Ralph Laurent,讓他揚名立萬的是藍標休閒服,更精準的說是Polo衫和卡其褲。

所以說就設計和打版而言,美國時裝設計師的系列,相較於歐洲時裝來說,都是平面的,沒有強烈識別性的,如在美國站穩腳步的Ralph Laurent一直想往時裝發展,但他的紫標男裝和金、黑標女裝只能說基本上難以跨足美國海外市場。Polo休閒服印象根植人心,鮮少有人會花大錢去買休閒服牌時裝。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美國設計剪裁方式都是基本公主線(Princess cut)、褲子四片,要不就是針織布(Jersey),再加印花小碎花。就歐洲市場言就是買一件佔地方,不買也無憾!幾年前Narciso Rodriguez還以幾何剪裁線出線,但也是後繼無力,Michael Kors當年做Celine,當時的Celine本就是一個覆塵「古墓牌」形象,識別度就是古典、保守和馬蹄鐵,以及一套套保守的套裝和罩衫,所以Kors不過是推出一整個年輕化的商業系列,至今還有誰有印象,能明確說出那是如何一個立場?那是如何的一個形象品牌?不過是水過無痕!

美國設計師唯一受教於巴黎大師Balenciaga和Givenchy的是Oscare de la Renta,但當年他掌舵的Balmain也只能說平盤局面,說不上開創新局面。Calvin Klein這30年是笑話:前10年Armani紅,它的版型、色彩是和Armani如出一轍;後來Gucci紅,它又向Gucci靠攏;最後自稱是極簡大師和John Varvatos同時向Jil Sander「致意」。當然如此牆頭草的設計風不是美國設計師獨步全球,巴黎亞裔設計師Barbara Bui,打開她近20年來的設計史,儼然是一本20年來流行史!真虧了這些設計師以商品為流行寫歷史注解,所以紐約時裝展無須多著墨,不過就是「商業小品」一語敝之。

Junot
曾留學巴黎、紐約,在香港工作
目前因工作定居杜拜
本業金融法律
曾為時尚精品代理零售業者
亦為時裝及皮革製品設計師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