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藝成東方,再現榮光——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

藝成東方,再現榮光——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


王爾德曾說:「倫敦是沒有霧的,因為惠斯勒把這霧畫了出來,倫敦才有了霧。」伯樂之於千里馬的慧眼識英雄,猶如藝術經紀之於藝術家的共生關係。適逢開春最令人期待的台南藝博會之際,聽聽深耕三十餘年的藝術圈大佬張逸羣如何接軌國際,創造台灣藝術榮光。


精銳之師,號召廊二代全狼並進

 

張逸羣本人語速飛快,言談間流露出風趣、活力與自信,在藝術圈大佬中實屬異數;現為傳承藝術中心負責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GA)理事長、亞太畫廊聯盟(APAGA)主席。張逸羣早先想做企業家,因緣際會走進電視台多年,又因公出差杭州西湖,被年輕藝術家一語動念,遂返台辭職開畫廊。這趟「人生不經意的轉彎」使他縱身一躍藝術圈三十餘年,基因裡的美學天份如泉水般湧現,他打趣說道:「我的命格裡都是文化,跑也跑不了。」

目前畫廊協會一年主辦四次展會,從開春後的三月台南藝博會(ART TAINAN)、五月藝之獨秀藝博會(ART SOLO)、七月台中藝博會(ART TAICHUNG)和十月台北藝博會(ART TAIPEI)。2023年適逢畫協30週年的重要時刻,更是任重道遠地要透過「廊(狼)二代」(畫廊產業二代)共識營,以「全狼並進」之姿找出台灣藝術圈解方。「你們年輕一輩的要趕快,否則台灣能走到哪裡?你們未來在哪裡?」張逸羣心繫產業共好,道出只要協會做好產業就會跟著好。

美學欣賞隨時在變,惟情感不變

 

台南藝博會自2012年起持續在台南舉辦飯店型藝博會,歷經十年的在地深耕,今年3月17日至19日集結國內外53家展商於台南晶英酒店登場。2024年即將見證台南建城四百年,談及小而美、接地氣的台南藝博會,他拋出自己的圈內觀察:「美學欣賞隨時在變,隨著時代在改變。」張逸羣坦言文化是延續性的,即使二代藏家浮現,畫廊仍須照顧老客群,每家畫廊也有其「養成教育」及作戰方針。

席間話鋒一轉,面對許多年輕藏家不知如何轉手藝術品,張逸羣直言,只要買得好,拍賣公司就是藏家的下一手。「一家好的畫廊,賣給藏家之後,你還能轉手、還能再賣。」藝術結合商業,張逸羣向來是箇中翹楚,目光既銳利又精準。

至於南北藏家的收藏品味有何不同?「南部人比較安靜、相對保守,你得帶著感情聊天、慢慢培養感情,」張逸羣順道分析,台中藏家偏好雕塑型、ART SOLO是展現鮮明個性,台北藝博會則是集大成。「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我們作為產業一定要深耕地方。」二度上任畫協,他組成「南方館際聯盟」,今年ART TAINAN更串連九大美術場館,從初期換票到展前視訊講座,再推出第一線的《藝術聲鮮》Podcast、經營《藝術行旅》Youtube頻道,意圖集結眾人之力,以嶄新數位工具拓展全新族群。

產業自救,新銳藝術家走出國際

 

活躍於兩岸藝術圈的張逸羣,2005年曾舉家遷至北京,2013年再次返台,其畫廊「傳承藝術中心」遂見證兩岸藝術市場的變遷。彼時兩岸市場油畫當道,以中國水墨藝術家為主力的張逸羣很是辛苦,但他眼光看得遠、趨勢抓得準,隨中國市場崛起便迎來紅利;其後藏家的蒐藏習慣轉變,台灣藝術消費逐漸看好,張逸羣因而返台接下畫協理事長一職。

「世界很大,人要走出去看世界,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長年行旅兩岸,張逸羣重新觀看世界,也累積了不少亞洲藝術圈的豐富經驗及觀點。他分析,年輕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具有國際競爭力,只有他們有機會往外走,然而台灣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售價偏低,確實是盲點。「台灣的孩子是個機會,但是產業要帶他們走出國際,所以台灣要產業自救、區域自強。」善於談判、看準潛力藝術家,張逸羣的畫廊走專業經紀,不只全買斷藝術家創作,更是出錢出力培育藝術新星。

「藝術之都在東方!」肩負使命感的張逸羣點出結論,相互結合與支援,共同拉抬亞洲整體文化是必然目標。期許言猶在耳,將來藝術市場主力是否會往東移?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Text&Editor/Lena Lin
Photography/ShaiWei
Special Thanks/ The Escape Artist
Share:

ᴇᴅɪᴛᴏʀ, ᴘsʏᴄʜɪᴄ, ɢᴀᴍᴇʀ.|ᴀʀᴛ, ᴇɴᴛᴇʀᴛᴀɪɴᴍᴇɴᴛ & ᴡᴇʟʟɴᴇss|ʟᴇɴᴀ@ᴡᴇᴘᴇᴏᴘʟᴇᴄʟᴜʙ.ᴄᴏᴍ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