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Life & Design   /  為何包浩斯大展當年如此轟動?揭秘百年前的超強展覽模範

為何包浩斯大展當年如此轟動?揭秘百年前的超強展覽模範

「我凝視著一個剛成形的世界,」藝術史家齊格飛‧基提恩在1923年8月和9月參觀過包浩斯大展後,如此寫道。這場展覽展出包浩斯到當時為止的成就,也展出——如同華特‧葛羅培斯在開幕演講「藝術加科技:一個新整體」所表明的——包浩斯期盼變成什麼?

葛羅培斯和師生們將展覽(政府提供貸款的要求)的機會發揮到淋漓盡致,創造出一次備受讚譽的活動。展覽將變成包浩斯存在期間以及關閉之後自我推銷的重要方法。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展示在觀眾眼前,從工作坊的產品櫥窗到陳列在當地博物館的繪畫,外加可提升建築物品味的壁畫和雕刻。同時,還有實驗性的號角屋可體驗建築和室內設計的新想法;有講座和劇場演出,包括《三人芭蕾》的首演和歡快活潑的「包浩斯週」;以及一場「國際建築」展, 包含柯比意(Le Corbusier)和法蘭克‧洛伊‧萊特的作品,讓包浩斯成為當代論述的對象。

雖然經費的限制相當緊繃,包浩斯還是花了兩成的預算「宣傳,印製推銷文件,以及設計出參訪行程建立與工業界的聯繫」。行銷活動包括特別設計的鐵路海報,宣傳明信片,以及有史以來頭一回的產品圖錄。展覽附贈的專刊被形容為「現代運動的第一份偉大出版品」,展現出包浩斯在「新編排」上的發展。

「在威瑪這三天,你可以看到夠你用一輩子的方形,」批評家保羅‧韋斯翰(Paul Westheim)如此咕噥。但這次大展讓埃利希‧李斯納(Erich Lissner)激動不已,那些產品讓他「留下深刻印象」,包括「瓦根菲爾德(Wagenfeld)的包浩斯檯燈,馬歇爾‧布魯耶的椅子,伯格勒的陶器和哈特威格(Hartwig)的西洋棋組」。李斯納後來將會登記入學,和許多人一樣,因為包浩斯在大展中傳遞出來的訊息而皈依門下。

作者介紹:法蘭西絲•安伯樂 FRANCES AMBLER

英國作家與藝術史家,和全球各地的博物館與藝廊合作,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倫敦維多利亞暨亞伯特博物館以及蘇格蘭雕塑信託等。對二十世紀設計特別感興趣,著有《世紀中葉的現代:設計圖符》(Mid-Century Modern: Icons of Desig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原點出版《包浩斯關鍵故事100:最簡明的新世代版本,讀過就像看了一場百年紀念特展》

Share:

我們相信,每一本書都具備感動讀者的原創力, 希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美好的生活提案。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