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2021高雄獎首獎:看三位青壯藝術家,帶著家的羈絆去漂泊

2021高雄獎首獎:看三位青壯藝術家,帶著家的羈絆去漂泊

走過25年的2021高雄獎,歷經約一年的徵件、選出了三件首獎,分別是蔡國傑的《家園》、李奎壁的《TransBorder邊境計畫》與魏柏任的《渠道、膠捲與機器》三件裝置藝術作品,他們使用的媒材、呈現方式、表達的議題皆大相逕庭,卻同樣都有著「家」的元素,一者表達出邊境跨越者們對的家的認同及想像,一者以難民的地契及手繪圖重新定義早已回不去的家,一者運用影像與物體連繫家的記憶,三者都牽連著家的羈絆,但同時也帶出離家的漂泊感。以下就來看這三位藝術家如何詮釋作品:

蔡國傑:家園

藝術家蔡國傑,身上本就有著漂泊的基因,學生時期就從新竹北上念書、工作,後來與妻子旅居澳門,竟然還是猜拳決定的,他說:「我是個可以說走就走的人,即使是我現在澳門的家,也是隨時可以搬離的狀態,因為做藝術就是喜歡新鮮感。」

除了喜歡居無定所,蔡國傑也喜歡四處遊歷從事行為藝術,尤其是對人與土地的連結,一直是他非常感興趣的部分,在就讀大學時就曾從事過相關的行為藝術,他投幣租下停車場的停車格擺起地攤,引起了路人注意,甚至還被警察關切,不過他這麼做,只是為了探討「人到能擁有什麼樣的土地權力?」後來他更在法國、美國、中國等地方從事「買賣土地」的行為藝術,他解釋:「土地權狀劃分界線與現實上總有一些誤差,所以我就以藝術之名買賣這些誤差,實際上根本不會買到什麼土地,而是買到與土地相關的藝術行為。當然,也有人質疑我憑什麼這樣做?這就對了!從這次的質疑裡,可以去反思、延伸這個觀念,我們憑什麼要花二三十年的努力去買一個居住的地方?這樣真的值得嗎?」

而這次的首獎作品《家園》也是與「土地買賣」相關的作品,是在2019年時在法國巴黎等地接觸到了當地的難民,蔡國傑購買了他們在家鄉的「房屋邊界」權狀以及親手繪製的房屋的外觀及四周景物圖畫,並與他們一起拍照、錄影、聊天,聽著難民們訴說為何離開家鄉,又為何流離至此,蒐集著一個個「家」的故事。這其中當然不乏一些特別的案例,像是蔡國傑曾經找上一個吉普賽家庭,他們的家就是兩張彈簧墊,於是就用10歐元買了彈簧墊的界線,接下來請他們畫下家的輪廓,就畫了幾個人,並表示「我們在哪,家就在哪」原來對有些人來說,家不是個空間,而是人與人的連結。

 

不過這件作品也遭受到一些挑戰,蔡國傑說:「有人質疑我這是在消費難民,老實說我不會去否認這樣的批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懷方式,慣於漂泊的我,總是在探索人、土地與家的關係,所以邀請難民來談談家園,對我的作品、對我關心的議題都有重大意義。」

李奎壁:TransBorder邊境計畫

李奎壁探訪南亞、東南亞,將見聞到的社會議題、人文關懷以裝置藝術的方式來表達出不同國境的視野以及與台灣的巧面連結。

《TransBorder邊境計畫》這件作品起源於李奎壁2014年時隨著NGO到印度的西藏村參訪,接觸到了這麼一群「邊境跨越者」他們大多是在1959年前後中國政府與西藏當地民眾發生劇烈衝突後所流亡的藏民及其後代,因為政治因素沒有國籍,也無法回到故鄉,只好不斷在異地漂泊,尋求庇護,她發現:「跨越邊境後,族群的發展會隨著新的環境,演變出不同的認同。」他們現在的文化、生活方式可能已經不同於現在的藏族人,二、三代後甚至沒有故鄉的記憶,僅憑著長輩的口耳相傳,試圖去抓住那飄如陌上塵的血脈之根。

這群政治難民跨越邊境後,有些透過婚姻、仲介等方式轉換身分,從南亞、東亞,輾轉到歐美重獲新生,甚至2008金融海嘯前的台灣,也曾是個熱門的中繼站,。李奎壁分享:「就我的接觸,他們有些骨子裡就是個美國人,但又想要與父母、祖父母輩的根有所連結,不過他們回不去被中國控制的故土,所以那個故鄉一直是想像的,他們從來沒有在那個群體裡面過,甚至去到故鄉也不一定被接納,那個『家』,變成了一個概念,而不是真正的家鄉。」

而本作在高美館的呈現方式相當特別,李奎壁在現場虛構了一間跨境旅遊公司「TransBorder」,提供邊境跨越服務,還邀請在台灣的邊境跨越者來擔任形象大使並拍攝廣告,現場還提供著以跨境移動路線圖、異國風景等圖像製成的明信片。她也在現場擺設行李箱做為觀眾休息區,讓觀眾可以坐下來觀賞這群邊境跨越者的生活影像。最有趣的是,現場還有個「旅行人格量表」,請來歐美人、無國籍者、台灣人等做測試,問卷內容包含出生地、護照、金融使用習慣等相關問題,她發現:「台灣人這個設計量表裡的分數是很高的,非常適合當『跨越邊境』,這部分與無國籍者非常相像。」

說到這裡,李奎壁才緩緩道出她這件作品的背後用意:「其實我想處理我們台灣人自己的問題,希望填寫的觀眾回過頭來省思,我們的國際處境、所映照出來的一些想法跟無國籍者其實有類似的部份,那我們無國籍者共有的未來會是如何?這就是我的作品想探討的。」

魏柏任:渠道、膠捲與機器

有別其他兩位藝術家以時代下的大議題為創作主軸,魏柏任的《渠道、膠捲與機器》則是回到比較微觀的角度,從自身的家庭經驗出發,探討「家」的記憶該如何連結與保存。

談到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得從魏柏任的人生經驗說起,他說道「從小歷經父母離異、家庭重組、外出求學,在成長的過程中,約每隔三到五年就會搬一次家,對環境、空間的感情依附變得很短暫,每回搬家對物件的留下或捨棄都是一次抉擇,因為這些東西的保存,是關於『家』的記憶是否能存續。」這些記憶可以是物件、也可以是影像,像是母親賴以為生的餐廳營業用具、繼父所拍攝的家庭錄影帶等,而他也將這些物件融入他的作品之中。

《渠道、膠捲與機器》首次問世,是在2019年魏柏任於FreeS Art Space的個展,他當時依附空間去發想該如何設計:「展覽的場地是個經樓梯才能到達的地下室,動線有點迂迴,於是畫了模擬圖,卻發現平面圖與VHS錄影帶的外觀重疊,因為這樣的巧合,促使我去將它擺設成有如錄影帶內部的機器樣貌,尤其是架設渠道流水,就如同播放中的帶子不斷流轉。」走進這個空間,就像踏進一間機器廠房內部、就像一窺錄影帶裡頭的成像,同時也揭開了魏柏任的心中的情感。就像展場中所播放的一段「魏柏任母親拆卸錄放影機」的影片,這舉動看似在破壞,其實也是透過分解,去回溯這個物體本身所成在的記憶。

而此次移師高美館展出,除了依照展場大小去調整擺設外,還加入了魏柏任母親經營餐廳所使用的油炸機、加熱爐等設備,並且與渠道相結合,象徵這些物件,總能著勾起他的回憶如錄影帶般播放,如細水般生生流轉。

圖/高美館提供

Share: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