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6|永遠都是那些「老面孔」?收藏家點出藝術界不為人知的一面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6|永遠都是那些「老面孔」?收藏家點出藝術界不為人知的一面

先前《「你,注意到了嗎?」- 2020 Art Taipei台北藝博展後回顧》一文中,關於台灣收藏家藝術收藏觀念變化的觀察,獲得廣大的迴響。有鑑於此,本訪談延續該議題,將視情況陸續推出幾則差異性較大的收藏心得訪談整理,供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了解,不同收藏族群各自的心路歷程,或許將有助於預測未來台灣藝術收藏文化的發展趨勢。
第六位受訪談者:

 

【新進收藏家S先生】

年齡:35–40

行業別:外商白領專業人士

正式收藏資歷:6年未滿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Q:為什麼會進入收藏?收藏多久了呢?

S:小時候偶爾會和家人到美術館參觀,那時只是湊熱鬧去看看而已,對藝術沒有概念。我家裡沒有人真的懂藝術,但我從小就喜歡看著好看的肖像和靜物作品發呆,歐洲人的審美觀好像幾百年下來沒什麼改變,有些作品真的歷久彌新,非常耐看。進入職場後,有次去歐洲出差時趁機和同事去看了一下當地的美術館,在禮品區瞥見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作品的海報突然非常有感,還因此買了件T恤當紀念品帶回家。

 

克林姆,《吻》The Kiss,1907–1908。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圖/非池中提供)

 

2014年間,有朋友約我去華山文創園區看日韓新銳藝術家聯展,剛好有展出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1929 – )的版畫。朋友告訴我這位藝術家很有名「以後一定會漲價」,我看看也覺得還不錯又「心起貪念」,就買了一件小張的綠色南瓜,回家後才聽說草間彌生因為太受歡迎,她的版畫在市場上已經有不少偽作流通,馬上嚇到,於是趕快上網查閱相關資訊。在網上搜尋時,發現很多各式各樣有趣的作品,於是就去買了幾本藝術史相關書籍來閱讀,從此開啟了我的收藏之路。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Q:平時透過什麼管道學習藝術相關知識?

S:剛開始不懂時只能接受印象派的畫風,在閱讀了不少藝術史相關書籍後,深受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蘋果靜物作品的吸引,但也沒人能跟我說清楚到底吸引人的地方是哪裡,於是我就積極去參加一些周六下午的藝術史課程,或是到北美館、當代館聽各式各樣的講座,在幾周內將台北所有具一定規模的畫廊都看過一遍。另外也透過朋友介紹以及臉書上的活動資訊,認識了一些藝術家和藝術圈的人。總之,剛開始大部分藝術知識的來源,除了基本的藝術史外,當代藝術的資訊都是聽來的。

 

塞尚,《靜物》Still Life,約1898。Image source: WIKIMEDICOMMONS(圖/非池中提供)

 

之後我開始關注國際拍賣公司的作品時,赫然發現國內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大部分「都很弱」也有點「老派」,沒有什麼很強的當代感,實在不怎麼吸引人。此外,當時拍賣公司的主要作品都還在推中國當代(註:當時已經在價格暴跌的轉捩點),但我對於中國當代作品的審美觀實在難以接受,不懂為何有些「氣質那麼差」又「醜到爆」的作品會達到那種高價,於是就轉向關注西方當代藝術。這部分我會找西方當代藝術新聞、相關著作或是上網查閱訊息,之後就進入了自學的階段。

很多人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大部分都靠聽來的,但經驗告訴我,用聽來的還不如「自己看得透澈」來的精準。我比較認同歐美人士的美學判斷,而既然國外前幾線畫廊才是全球藝術市場「品味的決定者」,於是我大部分都是上網看國外大畫廊的西方藝術家作品比較多。現在的話大部分是看Artsy或artnet,或是自己谷歌找些有趣的東西自己看。當然,我也會追蹤Instagram上不錯的作品,但我認為社群媒體上比較炫的那些東西,長遠來看恐怕也終究都會是過往雲煙。(笑)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Q:你都收藏些什麼樣的作品?你的收藏中,國內外藝術家比例為何?聽起來好像比較沒在關注國內藝術家嗎?

S:我現在主要關注英、美、德這三國藝術家平面和攝影創作為主,亞洲主要就看日本藝術市場,其他的我沒有花太多時間。西方藝術市場中最為成功的,大概不脫這幾個國家,即使其他幾個文化強國還是有出現幾位不錯的藝術家,如法國的蘇拉吉(Pierre Soulages, 1919–),但前述幾個國家因為藝術市場競爭很激烈,從那邊競爭出來的作品也不可能差到哪裡去。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我剛開始有收藏過幾位中國和台灣當代的繪畫和紙上作品,但講不好聽的,大部分華人藝術家其實是被藝術市場中的玩家在消費的可憐人。2014年我在畫廊裡或拍賣圖錄上看到的那些號稱「明日之星」,前陣子我還在大陸的網拍上面看到他們作品估價已經剩下不到前幾年畫廊定價的五分之一,作品品質也都每況愈下。

地區性藝術家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你還沒記住他們名字時,他們可能就已經被忘記、被藏家所摒棄,或因經濟上誘惑而墮落了。這種現象在很多日本以外的亞洲藝術家身上很常看到。因為這些藝術家除了向國家申請各式各樣補助外,大概沒有其他謀生能力,多禁不起金錢的誘惑,而且都認為「行銷能力」比「創作本質」和「藝術家核心理念」還要重要,但這是真的嗎?或許短期是,但長期我認為並非如此。

在我的觀察,西方和日本藝術市場是個相對成熟的市場。炒作現象在哪裡都會有,但「競爭的原則」是不會改變的。打個比方來說,在國內某某縣小姐選美比賽的第一名,可能就以為自己長得多正。但如果讓這位某某縣選美比賽第一名的小姐到東京、倫敦、紐約或巴黎的比賽,可能連應徵選美比賽場區的工讀生都被刷下來,大概類似是這樣的道理,這就是經過競爭原則下很明確的實際情況。西方和日本市場當然也很多炒作和投機的作品,但基本上西方的競爭機制是有比較多的制約,相對透明而且穩定成熟,即使很多世界級藝術獎項的評審結果常常引起軒然大波而受詬病,但大體上「公正性」甚少受到質疑。當然,西方傳統藝術體系中的「政治正確」味道濃厚,也很令人受不了。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反之,在華人藝術圈要能生存,很大部分就是要「靠關係」,但這種「靠關係的文化」要怎麼和「公平競爭的文化」去競爭?靠關係賣作品的那些人,大多都是讓那些「可憐的狗腿」在畫展或拍賣時幫忙買作品。這些狗腿在私下或底下買的心不甘情不願,但還得稱賣爛作品的人「老師」或「大師」,實在令人為他們感到十分不捨!(笑)

另外,比較資深的收藏人士都心照不宣,今天國內藝術家走不出去,「國內各大藝術學校恐怕要負很大的責任」!國外老師通常都鼓勵學生要挑戰老師,千萬不要和老師做出一樣的東西,當老師的如果要出名,往往還都得靠傑出學生出頭後才能在藝術史上被記上一筆。反之,華人教育下的藝術家,作品一旦不受老師們青睞就沒什麼機會出頭,作品要依照「老師的標準」的才是好學生。特別是在繪畫和傳統書畫類別,學生的創作很多都得要依照老師的那一套,「要像」但卻不能太像,當然絕不能像到「趁老師不在時,可以直接簽老師的名字的程度」!(笑)我聽過許多國內新銳藝術家竟然連作品訂價都要看老師和學長姊臉色?新銳藝術家會有這樣的心態,你說這種處處考量人情算計、畏畏縮縮藝術家的作品能收嗎?雖藝術家常說他們創作很辛苦,難道收藏作品的人工作賺錢就不辛苦嗎?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還有一點我也覺得很奇怪,國內的策展人、藝評人,和重要藝術單位的掌權者,怎麼永遠都是那些「老面孔」在大風吹?這些推薦人在展覽開幕時個個講得口沫橫飛,但他們自己「有花過半毛錢」收藏過自己策展藝術家的作品嗎?這些老面孔自90年代的國內藝術雜誌中出現到現在,佔據資源,或是在那幾個位置上「轉來轉去」,主宰了國內藝術圈發展的生態,台灣這二十幾年來在國際當代藝術界的地位有提高多少嗎?這種情形要有所改變,恐怕只有當發生「重大爭議事件」後才能「吹走」部分人。(笑)因此,在這樣一個由那一群千年老面孔封閉互捧,禁不起開放式公開市場檢驗的作品,即使我喜歡也不太願意收藏。

我聽過一個講座,講者曾經提到未來的藝術市場會越來越扁平化,因為科技創新和社群媒體的全球化,即使區域性藝術家依舊可以保留在地創作的特色,但全球藝術市場對於「藝術評價的標準」會逐漸趨於一致性。我想無論你是否喜歡這樣的結果,這樣的趨勢似乎已經沒法回頭了,我非常認同他這樣的看法。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Q:收藏方面妳有什麼偏好嗎?

S:除了前述的西方、日本當代藝術外,我蠻喜歡攝影作品的。雖然很多人認為攝影在手機功能發達的時代中,攝影的技術性門檻降低許多,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但如果你廣泛大量關注西方和日本藝術市場中能夠成名的觀念或當代攝影,卓越的攝影藝術家依舊江山代有才人出,像我就非常喜歡法國攝影藝術家Guillaume Zuili(1965–)、美國新超現實攝影藝術家Cig Harvey(1973–),和德國超現實攝影雙人組Ringl + Pit的攝影作品。他們可能不是那麼有名,但能夠收藏這些價格很平實的高品質世界級作品,我感到非常滿足。(笑)

至於一直有畫廊問我要不要收一些強調觀念方面的裝置藝術,我會先問他們:「你們都看好這些作品嗎?」他們大概都先入為主,認為華人年輕收藏家都很有錢,而且都有很強的投資屬性,會跟我說「絕對看好!」(absolutely!),而且強調之後會在某某美術館舉辦回顧展或雙年展,到時候作品將會供不應求等等。我會問那些人已經工作多久了?如果他們的回答是超過5年,我會建議他們自己將作品留下來!(笑)

這麼說雖然有點失禮,但我認為除了美術館和超級富裕的收藏家之外,真的不建議去收那些裝置作品,尤其是很多為了「省成本」,拿「撿破爛」的現成物去東拼西湊,說成是藝術品的東西,已經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創傷和視覺上的困擾。也許有些裝置藝術成本也很高也很用心製作,但我認為,如果當代中做裝置的藝術家沒有追求世界級標準的品質和決心,那些「作品」就讓真心覺得那是傑作的人「自己去收」就好了。(苦笑)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Q:一年大概會花多少預算做收藏?

S:我自己的預算大概是一年200萬新台幣,超過的話會影響到我的生活品質。雖然我家人現在也鼓勵也願意資助我擴大收藏,但我個人比較保守一點,我只願意收藏我經濟能力所及的作品。我曾經看過和聽過很多人鼓勵去追高,尤其許多拍賣公司的專家和部分書畫藏家都非常鼓勵這樣的行為,認為「買好作品比買貴重要」。從「語意上」聽起來這觀念是正確的,但誰知道什麼叫做「買到好作品」?今天他們說的好作品,絕大部分在五年後他們自己也不想要了。

收藏的原因百百種,每個人可能都不太相同。許多的資深收藏家們都分享過他們倉庫中那些「滿坑滿谷」、「難以處理」的「過氣藝術品」。我的看法可能不見得很多人會同意,但我覺得收藏應該「要有一些規劃」,例如投資性和單純喜愛的比例要有一個配置。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收藏真心喜愛的藝術,另一方面也可以維持足夠現金流來擴大收藏廣度。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圖/非池中提供)

 

Q:收藏前後帶給你生活什麼樣的改變?

S:就藝術投資而言,買低賣高,尋找潛力作品,和研究股票有很多雷同之處。研究作品時,能夠看到別人沒注意到的東西和作品的潛力時,會很有成就感。對我來說,收藏的過程中讓我更謹慎審視我對於不同事物分析的切入點。
至於,那些天天把藝術作品拍賣天價當成頭條新聞掛嘴邊討論的人,明明東西也不是他們買的,更不可能是他們賣的,也不知道在「嗨」什麼,就比較令人百思不解了。但看這些人時常在社群媒體上興奮po文又講得口沫橫飛,生活中增添了不少樂趣。(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非池中(原標題:「怎麼都是那些『老面孔』在大風吹?」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六)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