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從垃圾城到希望之都,歐洲市長如何用色彩為城市注入生命能量?

從垃圾城到希望之都,歐洲市長如何用色彩為城市注入生命能量?

有形的事物,如何創造出無形的喜悅?《喜悅的形式》作者英格莉‧費特‧李(Ingrid Fetell Lee)是前IDEO的設計總監,她探訪所有世界上所有帶來喜悅的地方,歸納出10大喜悅美感,大至城市與空間設計,小至個人家居布置與造型穿搭,微小改變就能創造更有生產力、更健康、更喜悅的生活。其中在阿爾巴尼亞一個曾被稱作「垃圾城」的城市,如何只靠重新粉刷建築,就找回整個城市的生命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00年秋末,一群油漆工把阿爾巴尼亞的首都地拉那(Tirana)的一棟歷史建築物漆成了亮橘色。橘色的色調吞噬了舊有的建築外觀,恣意地佔據牆面的石頭和水泥,只有窗戶保留原貌。油漆工程從早上開始,到了中午的時候,已經有一群人驚訝地在街上圍觀,交通因而打結。眼前的景色令他們困惑,有些圍觀者大聲嚷嚷,還有其他人大笑了起來,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灰色市容中突然出現的大膽顏色。

引起這麼大的騷動,這可能看起來像是大膽的惡作劇,但這並不是塗鴉,委託創作的人也不是普通的街頭塗鴉者,而是地拉那的市長本人。埃迪.拉馬成功重振了這個阿爾巴尼亞的首都,在當選後四年、2004年就榮獲世界市長獎。今天,你若造訪地拉那,已經看不太到拉馬上任時那個骯髒又危險城市。地拉那因為共產黨數十年的鎮壓獨裁統治,市容殘破;而共產黨垮台後又歷經十年的混亂,導致資源匱乏。

到了九○年代末期,地拉那已經成為腐敗和組織犯罪的溫床。扒手和妓女在街角遊蕩,街上堆滿了沒有人處理的垃圾。正如拉馬所描述,「這個城市已死,看起來像個轉運站,人們只有在等待要去下一個地方時,才會來到這裡。

這次的建物油漆工程,就是這位市長在面臨財政空洞和民心士氣低落的困境時的孤注一擲。學藝術出身的拉馬自己勾勒出第一批設計,選擇鮮豔的色彩和華麗的圖案,翻轉了城市原本的淒涼景觀。隨著拉馬的計畫迅速從整個城市蔓延開來,其他建築物也效仿這棟橘色房子,包括公共和私人建築,通通換上新衣。

起初,大家的反應各有不同:有些人感到震驚,有些人覺得稀奇,少部分的人很高興。但不久之後,奇怪的事開始發生。人們不再隨手亂丟垃圾到街上,他們開始繳稅,店家也把窗戶上的鐵窗拆下。市民說,感覺街上變安全了,儘管警察人數並沒有增加。人們開始再次聚集在咖啡館,談論如何在這個重生的城市養育下一代。

除了外觀的改變,地拉那的其他面向並沒有任何改變,就多了一些紅色、黃色、土耳其藍和紫色的點綴。然而,一切都不同了。這個城市重新活了起來,熱情洋溢。令人喜悅。

色彩帶來的快樂能量

有多少次,你在一週辛苦的工作之後,疲憊地去參加派對,堅持你只會待一下,喝完一杯酒就走,但是一聽到音樂節拍後,馬上又充滿精神?或者,你是否有注意到,和陰天比起來,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起床比較容易?我開始想知道,為什麼有些環境會對我們產生這種作用,以及我們怎樣能夠為生活注入更多喜悅的能量。

從我開始研究喜悅的那一刻起就發現,最充滿能量的地方和物件都有一個共同點:明亮、鮮豔的色彩。無論是一整排漆著糖果色彩的房屋,還是在文具店裡展示的彩色馬克筆,鮮豔的色彩總能激發出令人愉悅的感覺。世界各地的節慶都由鮮豔的色彩來點綴,而且看起來幾乎是顏色愈強烈,喜悅感也愈強烈。在中國,色彩鮮豔的舞龍迎接新的一年,巴西的嘉年華閃耀著華麗的羽毛盛裝。印度灑紅節期間,人們不用物品裝飾,而是抓起各種純色粉末撒向彼此,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盛況,五顏六色的煙霧,把狂歡者從頭到腳都染上色彩。

我們不太會刻意去想,但是色彩和情緒兩者是分不開的。我們的語言也時常以色彩代替感覺,我們會形容心情為之一亮或黯淡;難過的時候,我們可能覺得頭上籠罩一片烏雲,或心情只是有點藍色(憂鬱);事情進展順利時,我們說是黃金時期;我們可以從陰暗的角度,或者從光明的一面來看事情。雖然隨著不同文化,不同顏色象徵的意義會有不同,但明亮似乎普遍被認為有喜悅的氛圍。小孩會直覺地感受到這種關聯,學齡前兒童的繪畫研究發現,小孩用鮮豔的色彩來表現快樂和興奮,而棕色和黑色等深色常常用來表示負面情緒。大人也是一樣的,平面設計師歐菈.歐布萊恩進行了一項研究,讓英國人和愛爾蘭人把顏色與情緒連結在一起。受試者在圖表上選出代表喜悅的顏色,結果幾乎都是明亮、活潑的顏色,其中鮮亮的黃色和橘色佔了近一半的面積。

如果明亮的顏色能提振我們的精神,那麼人們付出大量努力來獲得最明亮的色彩,也就不足為奇了。

顏色讓我們能看見能量,啟動了古老的神經迴路,所以尋找甜食的想法會讓人心情愉快。現在我們擁有很多人造的彩虹色東西,即使色彩繽紛的物品沒有實質的營養,我們仍然會感受到同樣的喜悅。更廣泛地說,顏色代表我們周遭資源的豐富程度,它是一種無意識的信號,表示環境不僅能夠立即維持生存,而且能夠長期供應我們的所需。用德國表現主義畫家約翰.伊登的話來說:「顏色就是生命;沒有色彩的世界看起來就好像死了。」能量這個美感元素的核心就是讓我們知道周圍的世界是活的,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成長繁榮。

知道這一點,就能解釋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的神奇轉變了。市長埃迪.拉馬替建築物牆面重新上色,把看似已死的地方注入了生氣,這個舉動告訴市民,他們的家不再是「垃圾城」,而是生氣勃勃、充滿朝氣的地方。一旦明白了我們與色彩的關係並非偶然,而是關乎生命和支持生命的必然,我也察覺到顏色會改變我們與環境的關係:從戰或逃,到留下和成長。五年內,地拉那的商業活動成長三倍,稅收增加到原來的六倍。稅收的增加替公共工程提供了資金,例如拆除五千棟在公共場所的違章建築,並種植了四千棵樹。

阿爾巴尼亞藝術家安利.薩拉描述了這個獨特的變化:「一開始是變的是顏色,現在你看到城市也跟著顏色而改變。」這些壁畫就像在城市的中心點燃的火焰,具有催化作用,引發的轉變最終勝過最初的衝擊。正如一位居民表示:「即使是盲人也可以見證地拉那徹底的轉變。」

我這一生很多時候,都從別人對我的看法來思考我要如何選擇顏色。我有勇氣穿紅鞋嗎?和客戶開會時,穿粉紅色洋裝,會讓人不重視我嗎?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最後老是選白色家具和穿黑色衣服。我對色彩的研究解放了我,我不再根據別人的想法選擇顏色,而是基於顏色帶給我的感受。

自從我開始注意色彩和光線,我周圍的世界也完全改變。街道標誌和自行車道上、窗台前的花架和塗鴉,在城市景觀中發現的這些色彩已經成為我的小禮物,為我注入一點點的溫暖和生機。能量,讓你能創造自己的壁爐、自己的太陽。

更多創造喜悅感的秘訣,請見《喜悅的形式》!

【內容簡介】

★超人氣TED演說超過1700萬次觀看,《快公司》、《Inc.》、《Elle》、《TechCrunch》年度選書
追求外在有形的美,一點也不膚淺。前IDEO設計總監英格莉‧費特‧李發現,人的心情深受顏色、空間等環境因素影響,但我們被教育快樂要向內心追尋、把快樂想太難了!改變外在環境,快樂隨處可得。鮮花讓人心情好,還能增強記憶力;在明亮環境工作的人更愛笑、睡得也更香。

英格莉結合神經科學、心理學與設計美學,十多年研究發現,有形的東西,可以創造出無形的喜悅,身邊的環境就是隨時供我們取用的正能量寶庫。不順心的日子,用小東西融入生活就可以提振精神,不會崩潰無助。本書也帶你參觀世界上最喜悅的地方,如完全由球形構成的海濱泡泡屋、萬人空巷的日本櫻花季;也探訪知名藝術家與設計師,看他們如何尋找和打造喜悅。大至城市與空間設計,小至個人家居布置與造型穿搭,透過微小改變,就能創造更有生產力、更健康、更喜悅的生活。

【作者簡介】
英格莉.費特.李(Ingrid Fetell Lee)
設計師,也是〈喜悅的美學〉(Aesthetics of Joy)部落格創辦人。她曾在《紐約時報》、《連線》、《快公司》、PRI《Studio 360》節目、CBC《Spark》節目等媒體擔任設計和喜悅專家。她的TED演講獲得全場觀眾起立鼓掌,已累積千萬點閱。英格莉曾擔任國際創新設計公司IDEO設計總監,也是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產品設計課程的創始教師成員。她擁有普瑞特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碩士學位和普林斯頓大學的英語和創意寫作學士學位。

Share:

希望無論幾歲都能用滿滿的少女心粉紅濾鏡,以及永遠不消滅的好奇心探索這個世界!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