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齊聚寶瑄國際,品味極致德式饗宴
始終鑽研更多精緻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寶瑄國際以「醉在萊茵河」為題,結合了德國國宴用酒與德國當代藝術,五感被打開,交織出一場無與倫比的雅致盛宴。
當日午后,在寶瑄國際創辦人鄭書瑄的歡迎下,由雷布雄酒莊的講師Jenny Lee及 Julia Wu分別介紹德國酒特色,探索德國的特殊風土、主要產區,以及分級制度。德國風土大致分為三塊,摩塞爾—排水良好,溫度易上升、法爾茲—白堊土、萊茵黑森—紅土,摩塞爾產量少,「今年甫進入市場,貴賓們第一時間便嚐到了。」於講師帶領下,品飲四款頂級Riesling,分別是Riesling ”Pur” Saar Feinherb off-dry 2017、Filzener Herrenberg Riesling Alten Reben dry 2016、Ockfener Bockstein GG 2017、Ockfener Bockstein GG 2018,從純淨、老藤、特級至半乾,搭配微辣小點與甜點,依次享受味蕾微妙的層次與變化。

下半場則邀請藝術總監王焜生主講「德國當代藝術為何成為市場寵兒?」,他從戰後新表現主義到統一後的新萊比錫畫派,分析德國藝術為何在市場看好,歸因於德國的民族性十分嚴謹如包浩斯學院的播種,將生活與藝術嚴整地結合;而德國依地理區域不同,分北德、南德,及眾人熟知的東德與西德,地域造成各地民族性不同,「是人,把風景聚集起來」,也產生各種不同人文風情。而這一切,皆反映在當代藝術作品上,他從最具代表性的Gerhard Richter對20世紀和21世紀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到Anselm Kiefer、Neo Rauch、Daniel Richter、Documenta Kassel等等德國藝術家的作品風格與呈現,透過社會各種現象與階級制度等的生活壓力,藝術家們藉由創作闡述國度裡的政治氛圍。自戰後讓世人較為熟知的西德藝術,到2000年後因東德逐漸開放而崛起的新萊比錫畫派,讓人對德國當代藝術有一概括性的瞭解。
講座之餘,又搭配兩款特級Riesling,逐漸進入較甜的酒味境界,從Filzener Pulchen Riesling Kabinett Fruity、Filzener Herrenberg Riesling Spatlese,到德國極為少見、包括在樹上凍結而保留高糖分和高酸度的葡萄所釀成的冰酒,以及最高等級的TBA貴腐酒,由於德國天候加上暖化影響,可說是「倚賴上天給予的美好賞賜」,不管是從藝術或醇釀,從多方文化面向,讓人重新認識德國板塊。
出席貴賓包括了誠品集團董事暨璟誼生技董事長吳國男、宏泰集團長媳王菁菁及其公子林子耀、香港宜諾管理顧問集團執行董事王劭仁、門諾基金會董事長陳永興、健康力董事長黃千芬、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曾志隆博士、台灣歐洲聯盟研究協會理事長周朝國等人。
一次品飲八款佳釀帶來的尊榮感受,不少嘉賓紛紛表示意猶未盡。在美好氛圍的圍繞下,寶瑄創辦人鄭書瑄表示,藝術陶冶人心,立基於良好且正向的互動,這是一種「善的循環及美的傳播」,未來將創造更豐富的主題,開啟更多元的對話,創造更加精緻生活美學的交流與分享。
PHOTO 蔡秉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