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什麼像什麼,是傅孟柏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過往總習慣替角色找理由、找角色形狀的他,在即將上架的新戲裡,卸下過往的慣性,回歸本能,挑戰視道德為薄紙的反派;在戲外,成為父親後的他,開始慢慢放下別人的期待,走回自己的節奏。謙虛笑說自己不擅長拍照的他,這回在《WEPEOPLE》的鏡頭前嘗試了許多劇場式的魔幻痞帥風格。

事實上,從公視學生劇場演到Netflix原創劇集,他始終像隻變色龍,總能在戲與戲之間游刃有餘地轉換,可以是《商魂》裡的林燈,精準拿捏台灣一代實業家於商場之上的各種運籌帷幄,也可以是《美食無間》和《童話故事下集》裡那有點痞,又有點幽默彈性的警探和前男友,但總脫離不了正派的形象。而今,在即將於2025年第三季上架的年度台劇《回魂計》裡,看見與過往截然不同的傅孟柏。
從「暖男」到「惡人」
說起這部《回魂計》,除了突破過往戲劇形象框架,表演習慣上也有著重大突破。先說角色框架,這回不再是沉穩可靠或深情幽默的暖男,而是一名詐騙集團首腦、也是全劇核心的反派角色「張士凱」,預告中的角色造型更因為蓄鬍和濕油的長髮,與《古惑仔》裡的張耀揚有些神似,因此被部份媒體稱為「台版烏鴉」。再談表演習慣,總會替角色「找理由」、讓自己更貼近角色,連自己都說:「不知道習慣幫角色找理由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有時候可能是在說服身為演員的我吧?」不過這個習慣,也在這部戲被打破。

「這次我試著不幫角色找理由了,在戲裡,我就是詮釋一個純粹的惡、沒有含糊空間的惡。」如同先前所說的習慣,喜歡替角色找線索似乎讓他察覺不見得也不適合每一次的演出,「這次導演也給了我很多不一樣的嘗試機會,所以我試著讓自己更野性,不要把過往的邏輯與習慣套用在角色上。」不再分析角色、以本能導向表演,將自己交給最純粹的感官瞬間,反而擦出不同的花火,「我也很開心在這個階段,在演戲的各方面經驗相對比較豐富時,可以反過來用直覺呈現表演,反而覺得有了更好的效果。」傅孟柏道。


與天后對戲緊張到靈魂出竅
此外,與華語圈的兩大天后李心潔、舒淇合作,使他在拍戲時,他沒時間思考下一步。「如果你要我舉出華語影壇裡五個我最喜歡的女演員,她們一定在名單裡面,」回想起當時對戲的緊張感,至今仍讓傅孟柏印象深刻,劇裡雙方關係的對立,需要不斷地去挑戰對方的氣場,「劇裡有大量的機會要與她們抗衡、互瞪,但她們單一個眼神就能將你淹沒,當下想要欣賞,又知道自己不行。」那種矛盾與衝突,是粉絲遇見了偶像,卻礙於工作關係,必需保持鎮定,使得戲裡戲外的情緒都非常豐沛。他笑說,那三個月根本像是在越級打怪,不斷地在「佩服、欣賞、不能輸、不行示弱」的複雜情緒中游移,上戲時要聚精會神的對峙、下戲後還得不斷「嚕鐵」為角色維持狀態,雖然累但也過癮。

每部戲都是全新挑戰
從影多年、角色無數,傅孟柏依舊認為:「演戲沒有難跟容易的分別,拿捏角色靈魂的難度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角色對我來說是在舒適圈內的,每一次都是重新來過的挑戰。」基於對角色的好奇、想探究角色在故事中所扮演的位置,透過這些出發點詮釋所屬角色,全都不是件易事。即使是客串,也會不厭其煩地與導演討論、花時間摸索,尋找角色的魅力。

每次演戲都是挑戰,不是謙虛也不是官方回答,而是發自內心的誠實體悟。「每次收工回家,都會再想到更好的,但無法重演,沒有一次是收工後隔天還覺得『完美』,總是覺得似乎哪裡還可以做得更好。」雖詮釋角色的方法沒有對錯,他也無法預設哪一次能真正貼近角色的靈魂,只能盡力在當下做到最好。
對角色負責
自認嚴肅也謹慎看待每一份角色,不少人將傅孟柏與文藝銜接在一起,演得戲也多半偏斯文正經。2023年的《美食無間》、2025年的《童話故事下集》,是近年少數讓他比較放飛自我的角色,「但即使是這麼形象輕鬆的角色,我們私下也是跟導演花了很多的時間討論與溝通,很奇妙吧?看似輕鬆的角色,反而花了最多時間討論與雕琢。」越是簡單、越難表達,何讓文字裡的人物變得鮮活?如何讓角色為戲劇加分?這些思考,成為他接演每一個角色時的必經之路。

他也堅持要對每個角色負責任,直言如果接戲的初衷只是為了成名或獎項,「不覺得這想法對不起你演的角色嗎?」他語氣緩慢溫柔,卻堅定地說著自己的想法,「我不要是為了什麼去詮釋一個角色。我就是為了故事、為了這個,我為了接近它而去詮釋它,不為其他。」願意消去自己的形狀,貼合每一個角色的靈魂輪廓,成為角色的容器,只希望在一部戲裡,觀眾記住的是那個角色與劇,而不是「傅孟柏演了這部戲」。
下一步,喜劇?
《美食無間》與《童話故事下集》的輕鬆詼諧感、《回魂計》中毫無道德感的壞,似乎也成為他的轉戾點,問下一步想要挑戰什麼?傅孟柏思考了一下,想到了喜劇,「喜劇很難,技術性又更高了些,喜劇本身要演到讓觀眾笑到哭、在對的拍子做對的事情,又不會一直跳出角色,這真的很難。」自詡嚴肅正經的人,將如何詮釋喜劇,看似衝突,也很值得期待,或許也能成為另一種他的經典風格?「經典有時是一個表情,有時是一句話。」傅孟柏這麼看。從學生時期大量涉略的經典文本,從莎士比亞到貝克特、從文藝復興到荒誕戲劇,或是近年王家衛電影或是《教父》系列,舉出經典的各種形式:「可能是風格、語氣、情感、節奏等細節。其實可以發現每個時代的經典,都象徵著當代社會的氛圍,或是當時興起的風氣。」這使得他相信經典沒有框架與形式,可以是台詞、眼神、風格,更是與時俱進的不斷演進,也期待自己能在接下來的演員生涯中,留下屬於這個時代的經典。

從已知到未知
「每個演員的特質都不一樣,這特質通常來自於生活,不論主動與被動,多半都是拿生活經驗來取材。」眼前的傅孟柏緩慢地述說著自己的論述,「我思考的速度慢,是怕話說不清楚,想要傳達很多事於一個問題上,而且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詮釋,所以我回答的慢,只是因為想要好好回答。」也不擔心被他人冠上「想太多」的標籤,「以前的確會有一點配合他人、想要照著別人的流動去流動,但有了小孩之後,反而變得更自我一點。」
高中就讀藝術組、玩熱舞社,大學轉戰戲劇系,傅孟柏的「文藝氣質」,似乎是依據歲月而逐漸演替。對於過去、現在與未來,傅孟柏用「已知、已知、未知」來形容,曾經的年少輕狂與自我,出社會後面對現實的妥協,他說:「如今妥協完了,或許也慢慢找到最舒服的方式。好像小時候那份任性又悄悄回來了一些。這些年累積了一些心得,也讓你不再那麼不安,也多少找回一些年少的自信。」

進入人生另一階段,生活習慣更會隨之更動,讓傅孟柏更沒有心力理會他人評價。興趣多元、不將演員當作人生唯一,直言自己已做好隨時轉型的準備,他強調人生是可以轉彎的,「因為我覺得永遠沒有終點,既然沒有終點,要去哪裡、想做什麼就去做,不想做現在的事,也可以做別的事。」這是傅孟柏,不為誰定義自己,也不急著證明什麼,忠於自己的節奏與選擇,相信經典是一種生活態度,透過堅持,自然有人會看見。
EDITOR in CHIEF/Angie Wang
TEXT/Zoe Chen
PHOTOGRAPHY/Chuan Zhou
DIRECTOR/Shuian Hsu
STYLE/Fred Feng、Wayne Chen
FILM/ATHENA席娜、Ray
MAKE UP/好容羿工作室 Molly Wang
HAIR / Juntsai Chuan Chuan
FASHION / Balenciaga、Loro Piana、Hermès、Dunhill
WATCHES / BREIT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