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Fashion   /  時尚製造「分裂感」!談綠色環保、環境汙染等問題,反之卻深陷消費主義的桎梏

時尚製造「分裂感」!談綠色環保、環境汙染等問題,反之卻深陷消費主義的桎梏

時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出場自帶華麗光圈的詞彙,會讓人聯想到最新潮的著裝、最精緻的妝容、以及《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那些夜夜笙歌的酒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時尚不僅僅關乎精緻,它帶給人的「分裂感」,和生活帶給人的,是息息相通的。

前幾天,網上的一組惡搞圖真實地呈現了現代打工人無時無刻在「分裂」的狀態:一邊在網絡上抱怨工作不合理,一邊在工作群回覆「好的,收到。」

所謂「現實裡唯唯諾諾,網絡上重拳出擊」說的也就是這個情況。很多人無法想像的是,其實所謂聽起來高大上的時尚也常常會讓人感同身受。

拋開那些大多數人在腦海中臆想的完美「時尚」,那麼它又究竟是如何製造矛盾、帶給人「分裂感」的呢?

01.借可持續時尚淺談「分裂」

時尚界在近幾年刮起了一陣「綠色」風潮,環保、可持續時尚等字眼被反覆提及。這很符合時尚常常帶給人的故弄玄虛之感:

– 為何要推崇可持續時尚?

– 舊衣垃圾無法被降解;服裝染料污染…

– 怎麼做才算可持續時尚呢?

– 這…

面對這一靈魂拷問,很多時尚專業人士也會一時語塞、難以回答。但是論起掉書袋能力——某某牌最近推崇了「碳中和」減少排污、某某牌改用綠色環保手袋、某某牌利用舊衣改制——人人都略知一二。

簡而言之,如果單純侃大山、聊些關於可持續時尚的熱點資訊,battle知識貯備量沒人服輸;但是若真心求教,討論如何將其付諸實踐?打擾了,告辭。

聽起來夠「分裂」了吧?——公式我都會,做題我不行。

人云亦云、作壁上觀、紙上談兵,諸如此類的行為終不是一種美德。因此,可持續時尚行動派請來這裡,看這樣一組數字:

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生產一條牛仔褲與一件短袖T恤,從種植棉花、織布水洗到生產完整加在一起需要兩萬升的水。

以成年人每日喝2升水的平均值來算,兩萬升水,夠一個人喝27年。

所以,搞可持續時尚是不買牛仔褲和T恤?也不是這個意思,苦行僧這一套理論在當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承受。在這裡不妨再看另一個「分裂」案例:

人人都在罵ZARA、H&M快時尚不環保,你也跟著罵,但是發了工資轉頭就搖身走進這些店舖裡大買特買。

所以上述行為究竟怎樣界定,等式的兩頭如此羅列:快時尚=不環保,你買快時尚,你=不環保——這是數學題裡典型的偷換概念,放到現實中來說,這是道德綁架。

說到底,環不環保,主要在於量與尺度的把握。要知道談及服裝產業對環境的污染,一部分源自化學染料,另一部分源自過多無法降解的廢舊衣物。

因此,說個極端的例子:半年才去ZARA 買一件心心念念的外套,對比週週去非快時尚品牌買一筐衣服,乏味了就丟棄。哪一種可持續?哪一種環保?

又有人會說,那所以實施環保,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少買少浪費囉?對的,少買少浪費是最環保的一種方式。

但是這又是時尚製造的一個令人「分裂」的陷阱。

隨著消費主義時代的來臨,李佳琦的一句「買它」成為了通過買買買安撫當下打工人內心的咒語;「剁手一時爽,一直剁手一直爽」的觀念深入人心;「看著一櫃子衣服卻覺得沒衣服可穿」這種看似輕鬆的言辭其實放到可持續時尚的語境裡也不再僅僅是一句吐槽那麼簡單。

所以剝開來講,即便人們知道可持續時尚最達觀的一種方式是少買少浪費,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再加之,可持續時尚這個如此概念又是如此小眾,對於絕大多數業內人士來說都難以做到,更無法要求其具有普世的適用性——這個事實人人心知肚明。

老生常談的一句話:道理我都懂,但是…

但是,這就是時尚所鋪設的讓人「分裂」的陷阱——她一邊為你編織一些虛幻的、高級的、人道主義的理念(例如可持續時尚),讓人覺得應該高舉歌頌、委以己任;又在一邊不斷用百變的風格、更替的潮流、每季推陳出新的設計去引人購物,深陷消費主義的桎梏。

她一邊告訴你理想有多豐滿,一邊又在用現實的骨幹揉搓人們不堪一擊的內心世界。

到最後,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分裂」,總有些人選擇放棄思考和抵抗,做個簡單的工具人——理想獨立自主、擺在遠處被束之高閣;現實讓人身不由己,因此只好我行我素。

02.在「分裂」中前行的時尚

時尚太善於為人製造理想了,每一個最初被她吸引的人無不沉浸於她的華麗、精緻、無盡的創意以及匠人精神帶給人的感動。

但是隨著逐步加深的了解你就會發現時尚「偽善」的一面——除了上文剖開來講的「可持續時尚」,在最近頻頻提到的「多元文化包容」,同樣在用一種理想主義的情懷,編制了一個高處不勝寒的夢境。

近來的時尚界,尤其在去年美國發生的黑人「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後,開始高舉著對不同種族包容的口號,一票黑人模特如雨後春筍全都浮現。

誠然,這對於黑人模特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然而,說一個相對偏激、甚至有些憤世嫉俗的觀點:

– 亞裔模特難道不在「多元文化」的範疇內嗎?

– …

認真你就輸了。時尚用冠冕堂皇的話術為你設下一個又一個美妙理想後,到頭來你卻發現認真聽的人卻只有你自己,因為僅憑一己之力,完全無法實現她拋出的這個過美以至於不真切的東西。

於是,時尚愛好者們沉浸在彷彿失戀一般愛而不能、求而不得的痛苦之中。

或許也正因為這種無奈,時尚界裡「分裂」出了一群「反時尚」大軍。問問周圍愛好時尚的資深人士,多多少少都會說自己在某些方面推崇anti-fashion的理念。

在當下提起反時尚,人們會自然而然聯想到Maison Margiela、川久保玲、山本耀司這類響噹噹的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衣服代表酷、代表高級、代表不俗的品味。

– 但他們究竟「反」的是什麼呢?

– …反正是與眾不同的、特立獨行的就對了。

簡而言之,這些蘊含反時尚力量的服裝演化為一種區別自身與他人的「符號」,而服飾設計之初所蘊含的衝破傳統時尚體系的能量卻在不斷消解。

如同龐克這一風格,在最初它被視為對社會精英階層體系的顛覆與推翻,帶著一股大膽的、令人振奮的力量。現在卻被簡化成黑色、鉚釘、破洞等幾個風格特點就能概括的詞彙,從小養尊處優、不知人間疾苦的小孩子可能也會沒頭沒腦地和你來一句:我愛龐克。

因此諷刺的是,即便是「反時尚」,也不在時尚的系統體系之外。用數學中的集合概念來說,它從屬於時尚集合的一個子集。

當你越是努力證明自己是一個「反時尚」的人時,這反而證明了你早已深陷時尚的怪圈。就像麥當娜曾經說過的:「If you don’t like me and still watch everything I do. Bitch, you’re a fan.」

這就是時尚,它在一邊創新出先鋒的理念,又在一邊損耗、瓦解自己固有的生命力(例如早已失去越軌效應的龐克);一切深奧的理念經不起推敲,當每每被提起時卻又讓人沉迷。

可持續時尚是這樣、多元文化包容是這樣、反時尚也是這樣。在被提出時,這些先鋒的理念讓人感受到新鮮感和值得一試的行動力,卻在現實的打壓下與自身的「分裂」之中,將那些理念符號化,成為了一種華而不實的物件。

但是這些先鋒的理念要繼續做麼?要推崇下去麼?要還是要的,這是鋪路者和獨行俠注定的歸宿,他們的前瞻性注定將與當下的時代格格不入。

說到底,如果給時尚「擬人化」,她絕對是一個bad girl的形象——總是你為製造一些無比美好的理想主義外殼,卻又在不斷用現實的齟齬打破你的幻想。

但是即便如此,時尚愛好者們依舊一邊分裂,一邊甘之如飴。因為只要將「分裂」視為常態,一切都會顯得不難麼難捱。

這就是時尚與生活的共通之處。回歸生活,亦是如此,成年人都是在不斷的妥協和「分裂」之中前行:

辛苦工作一天后想著「明天辭職」,回到家看到房間裡熟睡的貓又會覺得「一切值得」——逐漸人們發現,「分裂」其實是一種常態,超現實主義樂觀是一種境界。

PHOTO:Shutterstock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ASHIONOMY(原標題:時尚是如何讓人感受「分裂」的?)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