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郝明義 文字之道

郝明義 文字之道

大塊文化董事長 郝明義

文字無聲,白紙黑字更是靜,然而總是有股魔力吸引著人們走進其構築的靜謐世界,台灣出版界的傳奇人物、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與文字交心一輩子,三年前再度創業,跨界語言教學市場,並以「中文妙方(Chinese CUBES)」一舉拿下德國iF Design Award設計大獎,憑藉著對於出版的熱情前行,郝明義不僅著迷於中文世界,更積極開創,要令全世界也沉醉於文字魔力之中。

由於從小罹患小兒麻痺,行動不便,家人期望他做些靜態的工作,他卻聽不進耳,認為這些建議太過消極、悲觀。然而,生命幽默的回望他,讓他陰錯陽差地走上了寫作與出版之路,儘管心裡仍感到排斥,他依然努力工作,直到1995年的某個寒冷早晨,被凍醒的他隨手拿了本書讀,越讀越感到書中內容的精采,擊節讚嘆。當時手中拿的是流傳至今已兩千三百多年的《韓非子集釋》,也是在那一刻,他發現了出版的可貴,讓珍貴的文化結晶得以流傳,讓智慧能跨越世代傳承、流通,於是,在排斥了30年後,他真正愛上了自己的工作。「從那一天之後,我再沒有一刻動搖過與這個工作相守的心念。」文字,也自此成為他的良師益友。

擇善固執的出版人生

後來,他於1996年創立大塊文化,陸續出版的《潛水鐘與蝴蝶》、《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分別於台灣創下20萬冊與60萬冊的銷售記錄,2000年起陸續出版畫家幾米的《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地下鐵》、《照相本子》等繪本,於華人世界掀起幾米熱潮。對於出版,他如此深信著:「我們相信書存在的理由。我們也擁抱閱讀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可能。因此我們希望自己,足夠執著但不頑固,充滿熱情卻也從容。」擇善固執,常保熱情,牧羊座的他從未因身體的限制而受禁錮,想要寬闊悠遊的心靈始終勇往直前。

他也一直思考著如何為出版這個行業做得更多,2003年時,他於中國時報刊登一封公開信,讓台灣出版界以及政府正視台北國際書展的重要性,並於隔年創立台北書展基金會,擔任董事長,並於2005~2007年間接辦台北國際書展。如同大塊文化的信念,閱讀具有以其他型式存在的可能,網路時代興起後,他創設了「Net and Books網路與書」網站,並推出一系列嶄新嘗試的書籍,於編排上納入網路超連結、參照的特性。

數位出版的挑戰

數位出版浪潮隨著網路發展興起,近幾年因為行動網路裝置的突破而備受注目,成為出版與媒體人必須正視的現況,投入浪潮之中是不得不的選擇,然而,是否還有更多可能?多年來,郝明義一直思考著台灣出版業者到底可以如何走出兩千三百萬人口市場的局限。他揣想著各種可能,也期待變化發生。在2008年北京奧運閉幕式的第二天,他前往北京,而且是把整個家都搬了過去,為了逼自己去實踐腦中的種種思索,他甚至在抵達北京沒多久,一切尚未開展之前,便接受媒體專訪,大言未來計畫。「我要公開、大聲地說出自己心底的話。我要讓自己說的話押著我前行。」斷了後退的餘地,因而只能往前出發。

選擇北京,是因為他相信不斷增長的中國大陸,是台灣不該錯過,且可以善加利用的平台。他擬定了兩個方向,一是開發大陸市場能接受的產品,為此,他規劃結合兩岸三地學者、專家共同參與,做一個突顯大中華市場概念的立體型出版計劃。另一個方向,則是透過大陸市場元素,開發全球市場可以接受的產品,拓展華文市場的影響力。為此,他構思了一條跨越出版領域的遠路──進入教外國人學中文的市場。

要做,便要做沒人做過的嘗試;要做,便要做很難的嘗試。為難自己可說是郝明義的習慣,不喜歡重複別人做過的事,即使是重複自己他也不要。兩個計畫都不容易,在自己先斷了退路之後,他陷入長考,苦思良久。直至2009年,針對大華人市場的計畫,他舉辦巡迴香港、上海、北京、台北四地的活動,每地邀請六位學者、專家,各選一本他們喜愛的經典之作演講,同時網路轉播,事後再整編為圖文結合的系列書籍,正式啟動名為《經典3.0》的立體出版計畫。

跨界數位產品開發

但是,如何設計出能讓外國人更容易學習中文的系統?郝明義遲遲想不到滿意的設計。他發現外國人學中文,聽、說、讀、寫無法齊頭並進,總是能說,但讀、寫有困難,他希望能讓外國人與華人一樣,理解學習中文時所掌握的原理。陷入困頓之時,他亦保持著閱讀的習慣,文字有時給予提醒,更常的是領他跳出框架思考,他提及在閱讀培根的《新工具》時,對書裡的一句話印象深刻:「期望能夠做出從來未曾做出過的事,而不用從未曾試用過的辦法,這是不健全的空想,是自相矛盾的。」得先捨棄曾試用過的辦法,這套學中文的系統,必得不同於現存的系統。方向有了,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靈光一閃。

在一個凌晨,創意悄然乍現。郝明義清楚記得,那是2009年5月14日,他比往常時間早起,在天光未明的三點半醒來。他坐在窗邊向外發楞,突然,彷彿在一團漆黑中看到了什麼影像,越來越清晰,像是個方塊形體,方塊的每一面都有不同的設計與作用,不同方塊能排列組合。瞬間,他找到了苦思許久的設計,趕緊找了紙筆畫下來,同時也想到了產品的中英文名字「中文妙方(Chinese CUBES)」。他連夜註冊網域,天一亮便趕緊請秘書安排回台北。回台北後,他陸續找了過去合作《我們的希望地圖》網站的設計師Akibo與黃心健,在短短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中文妙方的原型,並於同年10月法蘭克福書展中展出。

Chinese CUBES演繹中文奧妙

中文妙方的設計結合AR(擴增實境)技術,學習者能像玩遊戲般,排列不同的方塊,以字組詞再組句,透過電腦系統學習聽說讀寫,是全球第一套以字帶詞的中文學習工具。有了大幅的突破後,郝明義訂下目標,隔年便要產品上市,同時決定一開始便要挑戰困難的美國紐約市場。卻未想到,接下來的路竟是困難重重,軟體開發截然不同於書籍出版,「不只是需要的人才完全不同,最主要的是,從觀念、組織架構到工作流程、調整方法都完全不同。」歷經協力夥伴倒閉、人事汰換,三年燒掉資金上千萬,終於在2012年4月完成產品開發,得以準備上市,並開始一連串的各地產品演示。同年11月底,第60屆德國iF Design Award大獎公佈得獎名單,「中文妙方」拿下了以數位、遊戲、媒體產品為主要參賽者的「傳達設計大獎」。

「我從三年前就等著拿這個獎了。」即使在三年開發過程的無數煎熬中,郝明義也從未懷疑過這個產品的價值。但他也坦言,期間心情歷經大幅波動,踏入數位產品開發之路,帶他逐漸遠離過去熟悉的世界,面對著自己定下的艱鉅任務,他也常自問是否太過不自量力。56歲的他,位居管理決策者,也已歷經生命無數次跳戰,於是,所有的自我懷疑與掙扎,不能顯露於外,只能放在心裡折騰。

又一次,是文字寬慰了他。在完成產品開發後,正苦惱於接下來的行銷上市難題,一天早晨,他想起自己許久未讀《金剛經》了,那陣子持續思索著「智慧」到底是怎麼回事,想明白如何才能多些智慧、少些煩惱,想起《金剛經解義》裡有對「智」、「慧」的解釋,於是他拿起了《金剛經》,打開來找到那句話:「智者,不起愚心;慧者,有其方便。」默唸了兩遍,準備放下書時,突然瞥見另一行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剎那間,波動浮躁了好一陣子的心念靜了下來。原本糾纏著的懊惱、疑惑、恐懼,全都消失了。郝明義說,那個當下自己就像是從沒讀過這部經一樣,頓悟,繼而拋下所有掙扎與疲憊,體認到現在才正要開始扎扎實實的努力。

與文字交心,為文字而努力。在紐約時,郝明義會將書中重點用手機拍下,在地鐵車廂裡,拿出來讀,甚至讀出聲音來。文字無聲,一個字一個字排列、組合,是智慧結晶的載體,是傳達知識與智慧的工具,字句悄然但有力,也是郝明義生命中,不可或缺亦從未缺席的存在。●○

Photo/鄧明昌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