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稻禾 雲門舞集四十周年新作首演

稻禾 雲門舞集四十周年新作首演

如果「雲門」是一個人,成長的路既艱苦又幸福,有過熱情狂飆,也曾困窘無以為繼,但仍一路舞出精彩的自我辯證與東方式的真理,四十歲這一年還要以舞作《稻禾》帶領觀眾致謝腳下的大地,這個最初的起點。

夢想家典範

「有時候我覺得好像住在一個洗衣機裡面,在那邊迴旋著、攪動著,快樂嗎?沒有想過,可是大概還可以活下去,我是這樣想的,我一直把自己當成雲門的一個小齒輪……」今年九月29日,林懷民在公益論壇「TED×Taipei」的演講台上回顧創立雲門舞集的心情,這一天正是雲門舞集首演40周年,1973年九月29日雲門舞集在台中中興堂舉辦了創團第一場演出,如今「林懷民」與「雲門」兩個詞的國際知名度與對台灣人的意義,已無需贅述,但在許多老字號企業精神遭受嚴重質疑的2013年,當我們聽見66歲的林懷民不假雕飾地說出自己40年來的生活心情是「好像住在一個洗衣機裡」、「快樂嗎?沒想過,可是大概還可以活下去」,實在無法不在心中升起敬意與謝意。

11月底雲門40周年創團舞作《稻禾》,不僅由國際鐘錶巨擘勞力士擔綱首席贊助,還未演出就獲得包含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德國德勒斯登歐盟藝術中心等五個海外劇院的贊助,也獲邀在台灣好基金會舉辦的「2013池上秋收藝術節」上演出經典舞作的選粹,作為宣傳;首演當天除了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的舞台,還首開先例,在新竹、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屏東、宜蘭等七縣市轉播,離島地區以網路直播,連中華電信系統手機也首度直播,這是雲門創團以來最大規模的即時轉播,也締造台灣表演藝術的紀錄,雲門創辦人林懷民說:「這是雲門四十歲獻給台灣的禮物。」《稻禾》的確是一個來自台灣的故事,編舞靈感來自台東池上鄉的美麗稻田,兩年前林懷民來到當地「稻米達人」葉雲忠種植的有機稻田,除了被一望無際、沒有電線桿阻擾的稻浪美景撼動;也震驚於農民們展露的高度人文素養,許多池上農民習書法,葉雲忠家裡牆上掛的是米勒的《拾穗》、梵谷《星空下的咖啡店》與《日本橋》,這群農夫過著久已不復見的耕讀生活,彷彿從稻田中領悟了,人取之於大地,也需懂得禮敬大地的真理,林懷民也決定帶著雲門舞者來實地體驗割稻,創作一支舞碼來表現稻田帶給他的啟發。

稻米情結

在嘉南平原長大的林懷民曾對媒體說自己有「稻米情結」,稻米對他來說,太熟悉也太難講了,「就像講母親一樣」,這並非雲門首度講稻米的故事,七○年代雲門的代表作《薪傳》,舞者在舞台上表演插秧;1994年《稻香》稻粒如雨而出的舞台上,舞者跳出青春的愉悅;同一年稍晚首演的《流浪者之歌》,稻米是舞台上莊嚴的生命之河,引領舞者踏上生、老、病、死的流浪旅程;而這一次《稻禾》的舞台上沒有真正的稻米,而是運用光線與幻影,讓稻米成為一種意境,一種背景,呈現從播種到收割,乃至於燒田一系列過程中的泥土、風、花粉、陽光、穀實、火、水等元素,換言之,《稻禾》表現的是生生不息與生機無限。

生生不息與生機無限,對台灣而言無比重要,創團40年的雲門最懂得什麼是希望,七○年代林懷民創團並不以為自己能走到世界的舞台,他只想「到學校,到社區為民眾演出」,而1978年在中美關係飄搖極度的那年,他編出傳頌閩南人唐山過台灣的《薪傳》,同年12月16日中美宣布斷交日,林懷民在故鄉嘉義體育館首演《薪傳》;1980年展開義演行程,不定期到偏遠地區,為社區與校園免費演出;1999年九月22日,九二一大地震隔天,林懷民與舞者前往東勢參與救災工作,同年12月與隔年,雲門不僅前往東勢與民雄等重建區公演,更於2000年2月到重建區展開為期三年半的「藍天計劃」,以舞蹈協助孩童重拾歡顏,而雲門能為台灣民眾付出,並不是因為他們向來資金充裕。

在創辦雲門之後,1983年,林懷民也創辦了北藝大舞蹈系,然而長期身負募款、管理、編舞與教學的壓力,讓1988年他經過兩年準備,安排好舞者出路後,宣布雲門無限期停演。這個休止符曾令他心痛難捨,也令台灣民眾深感惋惜,三年後,林懷民與其他雲門創團大將經過旅行與學校進修的洗禮,對表演藝術的想法變得更成熟,對雲門的夢卻仍未止息,於是1991年8月,雲門舉行了復出首演,此後呈現出一連串東方風格成熟的經典之作,如《流浪者之歌》、《水月》、《行草》等等,這些作品讓雲門舞向國際,讓林懷民成為國際舞評口中「亞洲最重要的編舞家」,也深入台灣各個角落,「看雲門跳舞」漸漸成為台灣人的精神需求。

生生不息

「九○年代以後,國際上越來越覺得我是一個好的編舞家,我是這幾萬個觀眾訓練出來的……在戶外這樣幾萬人的場合裡,如果你不是拿出讓他們目不轉睛的作品,小朋友開始鬧,大人就走掉,我要把他們耗在那裡,所以他們給我最大的考驗,所以只要是能通得過幾萬名戶外演出觀眾的考驗,我想紐約時報也要買單,是的,我是這些基層觀眾訓練出來的。」在林懷民的演講裡,他感激台灣民眾帶給他的啟發與力量,今年四月他參加大甲媽祖遶境,在溪州的某個清晨三點,灰暗天色中,「一位農村婦人來拉著我的手,跟我說:『多謝你美麗的藝術。』這句話從基層的朋友講出來,我覺得40年的辛苦,能夠求魚得魚,能夠這樣的把頭髮白掉,是一件幸福的事。」雲門的開啟是為民眾而舞,因此番大願而步履蹣跚,卻也因為鄉親的支持而得滋養、能克服困難,雲門與台灣之間的故事就是如實的生生不息,當雲門向台灣致謝,我們也該感謝林懷民,感謝雲門,40年來成為勇氣的代名詞,成為一以貫之,晴雨無阻,將夢進行到底的台灣典範,讓年輕世代沒有頹廢的理由!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