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日常魅力:克拉斯歐登伯格 早期作品《街道》‧《商店》

日常魅力:克拉斯歐登伯格 早期作品《街道》‧《商店》

1960年代後逐漸崛起,作品被歸類為普普藝術的眾多藝術家中,唯一在世就是瑞典裔的克拉斯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1929),今年他的早期之作重新展出後,藝評界對他的藝術定位有了新觀點。

 

瑞典裔,卻求學並定居美國的克拉斯歐登柏格(以下簡稱歐登柏格)是知名的普普藝術大師,他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中晚期的許多戶外公共藝術之作,例如美國賓州大學校園中的巨型白色鈕扣、美國費城市政大樓前高聳的大型洗衣夾,或是德國科隆新市集購物中心一角的巨大蛋捲冰淇淋等等,這些巨型的日常物件看來溫馨、歡樂,並且令人聯想到歐登柏格所隸屬的普普藝術。

 

舊作新視角

 

普普藝術(Pop Art)是1960年代盛行於美國與英國的藝術運動,在當時反越戰示威運動與美國黑人引發的民權運動等背景中形成,在當時無所不在的媒體資訊與資本主義刺激下,有一群藝術家們多採用最通俗、日常卻對現代生活具有重要影響的生活題材來進行創作,例如可口可樂、瑪莉蓮夢露、暢通商品的商標等等,知名作品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62年的作品「200個康寶罐頭」,然而今年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重新盛大展出歐登柏格創作於五○到六○年代的早期作品,引起藝評界高度關注,大家發現,將這些早期之作重新放回當時的時代脈絡、藝術家本人的成長歷程加以比對、審視後,歐登柏格的創作概念不僅具備高度原創性、啟發性,其創作視角與關懷更可能與所謂「普普藝術」有著根本的歧異。

 

歐登柏格曾說過:「如果你真的想做藝術家,你就去審視自己,你會發現很多設計來自早年的經歷」,這句話其實已經昭然若揭,他的創作情懷是復古與懷舊的,對比他從小因特殊際遇而時常處於遷徙狀態的人生,一介異鄉人心中的創作原鄉會是什麼模樣?就更可堪玩味。1929年1月28日,歐登柏格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他的父親是駐紐約的瑞典外交官,約莫七歲時,他隨著父親一起移居芝加哥,並度過了美好的童年。1946年至1950年,他就讀於耶魯大學,之後回到芝加哥進入頂尖的藝術院校芝加哥藝術學院繼續深造。24歲時他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也加入了美國國籍,27歲,他搬到至今都以自由氣息著稱的紐約下東區(The Lower East Side)。下東區自那時起已具備新興的文藝氣息,自19世紀以來,愛爾蘭、德國、波蘭、烏克蘭等多國移民都聚居在此,直至20世紀二戰後的五○到六○年代,此地的塗鴉文化、波西米亞風格、猶太和拉丁文化形成一股充沛的街頭能量,藝評家咸信初移居此地的歐登柏格深受這些多元文化影響,今年展覽呈現的作品便是呈現該時期,使歐登柏格創作初期便聲名鵲起的作品。

 

當代藝術先驅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首席繪畫雕塑策展人安‧特姆金(Ann Temkin),也擔任策畫今年歐登伯格展覽的要角,她稱歐登伯格的首件成熟之作《街道,The Street》為「絕對的傑作」。彼時「裝置作品」一詞尚未出現,但這件作品最初展出時,便已初具裝置藝術的概念,牆上便是掛滿了粗糙、以硬紙進入黑色染料作成,勉強可以辨認的人、汽車、自行車和槍等等下東區常見的生活元素,甚至地面上還佈滿了歐登伯格在住家附近的人行道上撿來的碎屑,而除了展覽之外,當時歐登柏格還與一些同輩藝術家表演過一些「特殊演出」,例如名為《城市快照,Snapshots From the City》的表演中,他穿著破布在垃圾堆中翻滾抽搐,最後掏出硬紙板作的手槍來自殺,特姆金認為後來興起的「裝置藝術」、「垃圾藝術」、「行為藝術」都能看見歐登柏格早期作品的印記。

 

除了充滿原創性,對後來的藝術浪潮極具啟發意義,還有一說認為歐登柏格早期之作中對日常氣息的敏感,也見證了美國自甘迺迪總統當選後,紐約經濟轉型的時刻。歐登伯格的第二件重要作品《商店,The Store》在1961年首次亮相,依舊與「街道」相同,充滿街區生活元素,在街邊的一個模擬店鋪中,放滿了用石膏製作,幾乎全是歐登柏格住處附近店鋪裡常見的許多物品,如領結、胸罩、連衣裙、收銀機,甚至還有兩個乳酪漢堡。到了1962年九月份,該作品在畫廊展出,除了上述多種物品外,還加入了巨大、柔軟的冰淇淋甜筒、漢堡和軟糖等等,如果這些物品是下東區市民生活中的表彰或說是美好事物,當時如此借重傳統生產機制的商業模式,其實正漸漸自紐約城中瓦解;而以金融、廣告等服務為主的經濟模式,伴隨著無數玻璃與鋼筋組成的摩天大樓,方興未艾地出現在城市中,成為新時代的象徵。

 

向舊時代致敬

 

歐登柏格至今仍住在較少高樓的紐約蘇活區,也曾對媒體表示自己選擇住處會刻意避開摩天大樓,當年他仍初出茅廬,就已無視於新興經濟繁榮盛景的到來,依舊故我地呈現舊街區的生活氛圍,這也許可以稱為守舊,但當時的同輩藝術家曾指出,來自歐洲的歐登柏格「能從局外人的角度理解下東區當時遇到的危險」,人們展開雙手,擁抱進步的同時,許多獨有的街區文化性格與人文風采也正快速泯滅,從這個角度來看,歐登柏格雖被許多藝評歸類為普普藝術家,但從他早期作品刻意呈現對舊街區的關懷,這樣的不合時宜與桀敖不馴,其實與普普藝術「把商業元素與高尚藝術結合」的目的背道而馳,比起越來越浮華,充斥著消費商品的六○年代,當時年輕的歐登柏格更關心的是他幼年時看見的美國,那個越來越遙遠的三○年代。

 

從這個觀點來定義歐登柏格早期之作的意義,最近也得到若干資料的支持,他早年的作品與「特殊演出」令人聯想他本人也許正像下東區典型落拓藝術家,狂野不羈,但見過他的記者都訝異於他的儒雅氣質,歐登柏格之女,瑪莉姬歐登柏格近來為父親整理相關文件後,也對媒體表示「大家以為很狂野的這位藝術家,生活其實相當自律而有條理,早期的日記甚至載明每天的飲食與體重」,更重要的是,這些生活紀錄顯示,來自「父親為外交官、母親喜歡唱聲樂」如此具高度文化修養家庭的歐登柏格,很早便意識到了「權力與財富的不公平」,甚至曾在筆記中寫下:「我真的站在弱勢群體這一邊。」

 

可以想見,在高雅環境中成長的歐登柏格,當年來到紐約下東區時所產生的文化震撼,他人看來混亂而充滿衝突的街區,在藝術家的眼中可能反而散發奇異的光芒,不典雅卻是生猛有力,不受約束反而洋溢著個性,所以他的作品及其意義,因而與土生土長的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有了分野,一點也不急著將日常物品與摩登或藝術畫上等號,而是安然自若地停在舊時代,當舊時代裡的物品被誇張放大,以至於出現了某種紀念碑的氣氛,在後來的許多新時代裡反而能散發出一種復古的神性,一種「日常魅力」!●○

 

Photo/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