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Art & Life   /  Arts   /  仙樂飄飄 東方古典美 王心心,國寶級南管音樂演奏名家

仙樂飄飄 東方古典美 王心心,國寶級南管音樂演奏名家

總是橫抱琵琶,一面吟唱唐詩,歌聲婉約,使人如聽仙樂,她是王心心,當代華人最重要的南管音樂家。從泉洲到定居台灣,為培養更多南管聽眾,王心心成立了南管樂坊,推廣漸漸消逝在時代中的南管音樂,旨在延續這一深遠傳統。

未成曲調先有情

每當王心心於舞台上吟唱南管,一曲一調,總令人屏息凝神,忘記朝代更迭,由她所主唱、詮釋的唐朝人物,彷彿走出歷史,重現當時風華與哀愁。「未成曲調先有情」是人們對王心心的評價。

   「南管也可以很時尚」,王心心要從南管傳統中提煉出精髓,讓南管音樂再度活化起來。南管,即南音,在台灣稱作南管,是相對於傳自中國大陸北方的「北管」。北管,以嗩吶、鑼為主,激越高昂,南管則以絃樂中的琵琶伴奏為主,清麗典雅,含蓄地表現出古樂之美。「古文化也需要再生,不應過度保護,我相信即使被列為文化遺產,並不表示傳統音樂就不能有新的時代表現,融合古典的南管曲風與嶄新的創作概念,南管的定位並不狹隘,就如年底我將於兩廳院演出的『霓裳羽衣』便是改編自崑曲『長生殿』,日後,我也不會設限合作的音樂形式。」既維護珍惜南管傳統,呈現出音律之美,王心心同時要將南管的時尚一面帶給大眾。

南音是我的搖籃曲

    從小的生活就十分南管的王心心,四歲跟著周圍大人唱起南管音樂,「我出生在泉州一個小村落,距離都市相當遙遠,當地生活只有音樂這一娛樂,南音宛如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大家總是一面聊天喝茶,一面唱歌,只是大人們也希望能發現一些後輩知音,接續南管音樂的傳統,因而當我演唱的天賦被發現,便被帶著參與鄉里的民間活動,南音是我的搖籃曲。」回想自己與南管相遇的緣分,王心心笑著表示,一切都是無心插柳,她沒想過長大要以南管維生,「我只是喜歡唱歌、喜歡熱鬧,每回出門演唱對我來說,就像要去玩。」

   「直到1984年,福建省藝術學校的南管專科首度招生,考進去等於是拿下終生鐵飯碗,畢業後學校會為學生安排出入。」雖然學科表現差強人意,但王心心卻破例以術科第一名的成績進到了學校,她笑著回想自己錄取的那一幕,「當時是省長親自錄取我,因為他們看中我在藝術上的表現,認為學科的成績可以慢慢補強。」天賦異稟的王心心開始師從專業,深入學習南管的知識與傳統。

從劇院到常民生活

只是自八○年代起,各種現代音樂類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也讓中國傳統音樂的存在性逐漸被取代,「當時Disco日益盛行,南管漸漸地不受一般民眾的青睞,而我原本期待受邀到海外表演時所感受的肯定與掌聲,也在當地人只將南音表演者視為一般娛樂工作者,而非藝術家看待的反應,有了很大的失落。」在王心心的心中,藝術有著崇高地位,從音樂本身到音樂家都應該被更認真的對待,因而在南管音樂的專業性被淡忘的同時,唱了多年南管音樂的王心心,甚至萌生結束這一專業生涯的念頭,「我那時心想,在30歲之前,做好一些南管保存的工作,然後就離開。」

「但不久後,我來到台灣,台灣觀眾對南管音樂的高水平欣賞態度,又興起我延續南管使命的信心,加上我慢慢體認到南管本是小眾文化,總是存有不同層次的觀眾,不應太過要求,只要他們首先願意聆聽南音、給予掌聲,便是這個文化再走下去的鼓勵。」從劇院到常民的生活之中,除了教學傳承與持續創作,王心心也有一套宣傳的想法,「走進劇院的聽眾,已屬喜歡南音之美的一群人,但是還有許多人沒有接觸過南音,我們希望能透過各種管道的包裝推廣南管音樂。日前到嘉義藝術村進行兩天一夜的『南管人文體驗營』,即是要讓南部民眾也能聆聽南音,不過再進一步來說,這活動也並不只是為了推廣南管音樂,還希望能和當地文化有所結合,大家一起懂得『體驗』,不要一切求快。」透過南管的古典韻味與雅致特性,王心心盼普羅大眾的生活能回歸到慢的舊時代步伐。●○

photo/Ben Wang

Share: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