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Image Alt
  /  People   /  Celebrity   /  彭文苑永不妥協的建築試煉

彭文苑永不妥協的建築試煉

建築大師Zaha Hadid 曾說,「既然有360 度,為何要拘泥於一側?(There are 360 degrees, so why stick to one?)我相信實驗應該永無止境。(There should be no end to experimentation.)」

當我們來到座落於福華長春名苑B1, 這裡是「FutureWard Central 未來產房」的共用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 佔地600 坪, 目前由福華集團第三代廖炳坤(Jonathan)擔任營運長,他將原本閒置的飯店餐廳改裝成新創辦公室,而我們就在由行一建築事務所創辦人彭文苑所設計的「多功能公共區」光影下,談設計,也談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與建築女帝Zaha Hadid 共事的七年。

去年Zaha Hadid 過世的消息震驚全球,她是首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建築師,2010 年《Time》雜誌所選的百大人物:影響力思想家中的第一位。出生於伊拉克的Zaha Hadid 自11 歲起便立志成為一名建築師,1979 年成立自己的事務所,幾乎戰無不克地拿下各大重要國際建築競賽獎項,她曾因大膽複雜的結構被批評難以興建,並淪為紙上建築師,然而她傳奇且迭宕的一生,亦造就她成為全球頂尖建築圈裡罕見的關鍵少數。彭文苑說,Zaha 的第一棟建築是她開業第十年才蓋出來,但事實上這期間她拿下不少競圖首獎,其中包含愛丁堡歌劇院。從首次國際競圖獲得首獎,被當時議會否決,再進行第二次國際競圖時,Zaha 又再度獲勝,市政府仍不願意興建,最後連民眾票選都是她獲得最高呼聲,但這個項目卻始終沒有下文。她的事務所合夥人Patrik Schumacher 為此曾說,Zaha早在20年前就該紅透半邊天。然而才華洋溢的Zaha,始終以女性獨立且無所畏懼之姿,對抗一整個社會與體制的不公平、排斥、質疑與反對聲浪,並站上一向為男性所掌權壟斷的建築舞台,以她獨到的流線美學,從銳角、直線到充滿有機、張力的弧形曲線建築語彙,征服了全世界的目光。

如癡如醉的工作經驗

回想2006 年,彭文苑已在美國洛杉磯工作兩年,當時想轉職的他, 曾飛去紐約面試S.O.M. 建築師事務所,同時也在洛杉磯面試Frank Gehry 建築師事務所, 並將資料寄給了位於倫敦的ZahaHadid 建築師事務所(ZHA)。最後彭文苑選擇加入ZHA,亦開始他的倫敦生活,原本以為只會待一年,但ZHA 有種讓人興奮且著迷的設計能量,因此這一待就是七年,但這段時光也是他成長最快速,觀念改變最巨大的時期。先不提Zaha, 光是事務所內就有超過一百個國家、國籍的設計師,共事同事皆來自世界各地最頂尖的人才,ZHA 基本上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化大熔爐,每個人都是菁英、極度熱愛設計,且臥虎藏龍。特別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們,想設計與做事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但每個人都勇於表達自己對設計的看法 ,並從中察覺到不同差異下每個人所重視的價值觀,與做事邏輯。

彭文苑回憶當年,身處其中確實是如癡如醉,他認為那是個令人非常享受的工作環境,光從同事身上就能產生各種火花與交流,亦開創許多世界一流的設計思維與視野,更別提「當時合作的對象都是世界一流的團隊、顧問跟廠商,我們可以為了挑選玻璃飛到德國慕尼黑,為了決定石材飛去義大利,在杜拜開會稀鬆平常,連作品發表會都在大英博物館內舉行。在這裡工作,你會看到一間頂尖事務所是如何重視建築設計的價值,這也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經驗。」

特別是一般來說,理想設計與業主的考量會有些許落差需要討論,但令彭文苑印象深刻的是Zaha對設計有自己強烈的堅持,她很少妥協,也不希望妥協,因為她追求的是某種完美的狀態。因此很常開完會後,她會嚴肅的說,我用三十年時間建立名聲,你們不要用三分鐘就毀了它。因為她對設計的堅持是「即便丟掉案子也在所不惜。」彭文苑說:「這也讓我重新去思考設計對我而言是什麼?什麼樣的設計你會為了它犧牲一切,只是希望能照自己的理想落實。」

在不完美中追求平衡

一如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所說:「在這個沒有盡頭的無光所在,求存與抵抗,分享著同一支燭光。」對彭文苑而言,Zaha 是鬥士也是勇者,多年來她經歷各種負面、不公平的環境氛圍,遭遇過各種沮喪挫折,無論是先天性別與國籍上的輕視,形式與概念上的特立獨行,抑或是她女魔頭般的行事作風,面對各界冷嘲熱諷與打壓,她都沒有一絲退縮,也未曾因此改變她的理想,或調整她的設計。彭文苑也感嘆,「這是建築的宿命,因為所有大型指標公共建築都跟政策、政績有關。」但「她時常提醒我要記得堅持下去,不要輕易妥協,其實堅持的代價很大,因為我不想走大眾市場商業路線,但如何讓我們的設計維持專業標準而非迎合市場或業主,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建築的過程是場試煉,從發想到成型,快則三年、慢則五年,中間得不斷為設計奮戰,每一個環節都在試圖挑戰你的決心。今年正式取得建築師執照的彭文苑說:「我們盡可能朝理想邁進,即便看起來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彭文苑目前致力在如何以有限的預算,去營造很好的空間感,他相信好的空間品質跟設計未必要重金打造。「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在不完美中追求最好的平衡點,在留白與不留白之間,在精緻與粗獷之間,將別人眼中的難處轉換成設計中的獨一無二,並透過設計讓大家感受未必需要昂貴的造價,也能體會到空間更美好的可能。」

即便Zaha 已辭世,然而她凌駕於世俗的前衛設計、強勁的韌性與堅定的信念,不只影響了與她共事的每個人, 同時也給予大眾各種啟發。想瞭解更多關於Zaha Hadid 的設計細節,由ZHA 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札哈‧ 哈蒂建築師事務所– 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可一窺Zaha Hadid 的建築模型、設計文件與影像素材,感受她堅持完美且義無反顧的設計精髓。

Share:

無可救藥的老派性格,熱愛一個人旅行,熱衷滑雪,偏好獨立電影與英式搖滾,且酗咖啡成癮;總是在前往喝酒的路上、喝完酒的路口,或在酒館裡。

0
    0
    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空空如也!